我以前对自己寿命的目标是:有质量、有尊严的活到60岁。
基于这个假定,我需要在40岁的时候退休,并在此之前赚足至少500万,这样才能趁着身子骨硬朗的时候,享受最后20年的放荡时光。
当一个人(假定)自己的寿命进入倒计时,会有一种时日不多的心理暗示,从而导致行为会有所倾斜。比如在工作上,要么极度追求效率、要么完全放任不管;生活上,更注重及时行乐,美女和美酒自然不能错过,这世界的所有美好,也都想多看一眼。
以我的阅历,一旦人启动了寿命倒计时的模式,确实大大增加了人生开挂的可能。成功的人会更成功,放荡的人会更放荡,或者兼而有之,同时会给人一种幻觉:老子这辈子值了!
但问题是,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就像发动机提高了转速,确实可以带来更大的动力,但同时也加速了他的磨损,只会让油尽灯枯的那一天更早到来。
真要是只能活60岁,这种开挂模式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的,现代人的寿命远不止于此啊。
中国现阶段人均寿命有76岁,发达的国家人均寿命破了80岁,随着科技进步,我们这一代人,活到100岁都成了大概率事件。
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果还要依依不饶的以40岁退休为目标,到退休的时候,钱到位了、身子也还硬朗,这当然千好万好,但万一为了攒点钱,把身体拖垮了,那接下来的黑洞洞的大几十年,还怎么有质量、有尊严的活下去;更坏的情况是,身体垮了,钱还没赚到位,这就更尴尬了。
好吧,我承认按照我现在的路子走下去,40岁之前攒够500万事没有希望了,我才费尽心机编了上面那么多废话。
穷,让人更清醒。
那出路在哪里?
我这段时间把电视剧《军师联盟》看完了,讲的是三国人物司马懿的一生,他励精图治谨小慎微发愤图强,终于…熬死了曹家三代君王,在辅佐曹操的曾孙第10个年头、也就是在他70岁高龄的时候,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掌控了老曹家的天下,走上了人生巅峰的故事。
司马懿一生那么多的对手,比如杨修和诸葛亮,论天资、论才干,司马懿还真不如对手,所以他最大的战略就是:当缩头乌龟。当他把头再伸出来的时候,发现对手已经被自己熬死了。
笑到最后的人,往往不是能力强或者运气好,而是因为活得足够长。
当你觉得你可以活100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心态上会有转变。
首先,一件事只要长远有用,哪怕眼前的收益再小,也会坚持。
比如你会加强健身,尽管眼下没能让你减一点肥,但你知道必须要坚持,因为,病怏怏的身体活得越长,其实越煎熬。
再比如,我作为一个高考作文都不及格的理工男,先后在两个“无马区”写了10年,其实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我虽然没有靠写作赚过一分钱(呃,公众号开通过赞赏通道,接受过一块钱的赞赏),但我越来越体会到了写作的意外收获,比如知识面、词汇量、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很大提升,不是说只有写作才有这些进步,而是对我这种各方面都很平庸的人,不通过特定的途径逼迫自己,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收获的。如果这10年我不坚持下来,恐怕没机会有这些方面的提升。
其次,焦虑感可以减轻。
我们现在在焦虑什么?
工作不够理想。职业生涯那么长(可能有四五十年),偶尔有那么几年或者十几年处在停滞期,这不很正常吗。
房子不够大。一个城市的中产阶级,5到10年的家庭收入付个首付一般都不成问题。人生那么长,5到10年等不起吗。
伴侣不够理想。呃,实在编不下去了,爱咋地咋地吧。
……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我们会想着要更好的工作、更大的房子、更好的伴侣、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些欲望带来的焦虑,只有时间才能填平,或者磨平。
人类的基因设置里,天然是惧怕死亡的,所以总会有一种时间不够的错觉。但在这个科技爆炸的时代,医疗技术的进步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只要不做死,开开心心活个八九十年应该不成问题。
当我们思考问题时加上时间这个维度,当我们一旦意识到时间足够,人就会看的更长远、行动就会更有章法、焦虑也会减轻很多。
当你下次再有焦虑的时候,或许可以做一个深呼吸,告诉自己:时间那么多、人活那么久,这件事,不用那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