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卷1劝学篇诗解4学贯五经正己诲人



《荀子》卷1劝学篇诗解4学贯五经正己诲人

题文诗:

至学真情,情通始终,学有数义,学其数则,

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学其义则,始乎为士,

终乎为圣.学数有终,积久则入,死而后止.

若其义则,不须臾舍.为之人也,舍之禽兽.

故尚书者,政事之纪;诗经也者,中声所至;

礼记也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学至礼止,

谓道德极.礼之敬文,乐之中和,诗书之博,

春秋之微,微言大义,尽天地理,毕人间情.

君子之学,入乎于耳,箸乎于心,布乎四体,

形乎动静,言微动蠕,可为法则,表率人民.

小人之学,入乎于耳,出乎于口,口耳之间,

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古学为己,

己正心正;今学为人,舍义从数,爱己非人.

君子之学,以美其身,情真义厚;小人之学,

以为禽犊,虚情假义.不问而告,谓之傲燥,

问一告二,谓啧唠叨.君子真诚,如响应声,

有问必答,如影随形,真情所至,非傲非啧.

【原文】学恶〔1〕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2〕,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3〕,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4〕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5〕;《礼》者,法之大分〔6〕,类之纲纪〔7〕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8〕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注解】〔1〕恶(wū):何处,哪里。〔2〕数:数术,即方法、办法。经:指儒家经典,即《诗》《书》《礼》《乐》《易》《春秋》。〔3〕义:意义。与上文的"数"相对为义。士:志道之士。荀书中每以士、君子、圣人为三等。〔4〕没:通"殁",死。〔5〕中声:中和之声。《诗》本是入乐的,故有中声之说。止:犹言极也。〔6〕大分:大要,要领。〔7〕纲纪:事物之纲要。〔8〕文:文明,礼仪。所谓"周旋揖让之节,车服等级之文"。

【译文】学习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答曰:学习的方法,应当以诵读经文为起始,以研究礼法为目的。学习的意义,以做有志之士为起始,以成为圣人为目标。果真能持久努力不懈就能深入进去,一直到身死才可以停止学习。所以从学习方法上说,诵读经典,是可以中止的,但从学习的意义上说,求为圣人的追求,是片刻都不能停止的。努力学习,就是人;放弃学习,就是禽兽了。《书》是记载古代政治事迹的,《诗》是中和之声的极致,《礼》是法律的根本,是万事万物的纲要。所以学习到了《礼》就达到了最终目的,可称是道德之极境啊!《礼》之敬重文明礼仪,《乐》之中和,《诗》《书》之广博,《春秋》之精微,将天地间所有的道理都包括进去了。

【原文】君子〔1〕之学也,入乎耳,箸〔2〕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3〕。故不问而告谓之傲〔4〕,问一而告二谓之啧〔5〕。傲,非也;啧,非也;君子如向〔6〕矣。【注解】〔1〕君子:有德、精进之人。在荀子书中,君子常常与小人相对而言。小人指无德而见利忘义之人。〔2〕箸(zhù):刻。指心中领会得十分深刻。端:读“喘”,同喘,指微言。蝡:同蠕,微动。〔3〕禽犊:赠献之物。这里比喻卖弄。〔4〕傲:急躁。〔5〕啧(zá):多言,语声繁碎的样子。〔6〕向:通"响",回响。即所谓"善待问者如撞钟,小叩小鸣,大叩大鸣,不叩不鸣"。

【译文】君子为学,听在耳里,记在心上,外散于身体仪态之中,而表现于一举一动之间。即使是极细小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人的楷模。小人为学,从耳朵里进,从嘴巴里出,口耳之间不过才四寸,怎么能够对七尺之躯有补益呢!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修养自身,现在的人学习则是为了获取其他东西。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身心;小人学习,只是想用所学的东西向他人显示。所以别人不问,你告诉了他,这是急躁,问一而告二,这是啰嗦。急躁是不对的,啰嗦也是不对的。君子当如钟的回响,问什么答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荀子》卷1劝学篇诗解4学贯五经正己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