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同舟|每天学习一个成语典故NO.261

【成语】

吴越同舟

【拼音】

wú yuè tóng zhōu

【释义】

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出处】

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解释:吴国人与越国人虽然互相仇视,可是,当他们同船渡河时,如遇大风,也能互相救援,犹如一个人的左右手一样。因此,想用系住马匹、埋起车轮的办法来稳定军队,那是靠不住的。要使全军齐心奋勇,在于组织指挥得法;要使强弱都能各尽其力,在于恰当地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提挚三军就像使用一人那样容易,这是由于把士卒置于不得已的境地而造成的。

【近义词】

同舟共济  和衷共济

【反义词】

勾心斗角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含褒义。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吴王阖闾率军攻越,双方主力战于檇李。越以死罪刑徒阵前自刎,乘吴军注意力分散之机发动猛攻,大败吴军。阖闾负伤身死,夫差继位为王。过了几年,越以水军攻吴,战于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越军战败,主力被歼。吴军乘胜追击,占领越都会稽(今浙江绍兴)。越王勾践率余部5000人被围于会稽山上。勾践请降,夫差因急于北上中原争霸,未采纳伍子胥建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

        勾践夫妇为吴王“驾车养马”,执役三年,赢得夫差信任,获释回国。勾践为兴越灭吴,“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其在谋臣文种、范蠡辅佐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战略:在内政上实行发展生产、奖励生育及尊重人才等政策,以安定民生,充裕兵源,收揽人心,巩固团结,从而增强综合国力;在军事上,实行精兵政策,加强训练,严格纪律,以提高战斗力。

        当吴王夫差在黄池与晋定公争作盟主时,越王勾践分兵两路攻吴。一部兵力自海入淮,断吴主力回援之路,掩护主力作战;其自率主力直趋吴都,在郊区泓水歼灭迎战之吴军,并乘势攻入吴都。夫差南归,恐因国都失守士气下降及远程奔返造成部队疲惫、决战不利,派人请和。勾践亦以吴军主力未损,不愿进行无把握的决战,遂与吴订和约后撤军。(公元前475年,越再度攻吴。吴军无力迎战,据都城防守。越于吴都西南郊筑城,谋长期围困。吴八次遣使请和,均遭越拒绝。三年,城破,夫差自杀,吴亡。

         虽然吴国已被越国灭国,但是双方的老百姓仍以吴人和越人自称,吴人碰到越人会咬牙切齿,越人见了吴人亦会趾高气昂,一副得意的样子。双方还是水火不容。有一天,在一艘大船上,分别有数十吴人和越人,双方谁也不搭理谁,气氛显得十分沉闷。当船到江心,天色突变,狂风大作,大船在江面上摇摇晃晃,如果大船船帆拉不下来,很有可能被大风刮倒倾覆,情况十分危险。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吴人还是越人都齐心协力去解绳索,顺利地解下船帆。解下船帆,不管再大的风浪也就没事,就这样,经过吴人和越人的共同努力,大船总算是没事,安然渡过了这个难关。

         于是后人就用吴越同舟来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造句举例】

大敌当前,我们不能再继续闹矛盾下去了,一定要吴越同舟,站在一条战线上,共同对付这次外来的敌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吴越同舟|每天学习一个成语典故NO.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