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力

知行力

由知而行,由行而知,知行合一

提纯

1.知行力不是悬空的,如果抛开事物去修行,反而处处落空,得不到知行合一的真谛。
2.会阅读,在头脑里形成足够多的材料,才能会说话;会说话,才能会写作;做笔记或写作时会查阅资料,阅读才能更有效;说话有足够清晰的逻辑,才能读得好、写得好。
3.干货是风干后的知识,虽能饱腹,却损失了口味和营养,因此提纯不能以“干”或“湿”为选择标准。
4.我们不用把任何工具的使用方法发展成一门学问,所有工具的应用都只有一个目的:提取、记录和存储有价值的内容,并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
5.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本来就有趣的案例,也没有注定无聊的案例。如果你的案例能够唤起别人的沉思或反省,那么,即使只有几行字也具有超凡的吸引力。
6.金句有这样三个特征:有思想深度、有美感,能引发共鸣。
7.案例是血肉,金句是肌肤,知识点是筋骨。无血肉不鲜活,无肌肤难亲近,无筋骨则如同一摊软泥。
8.对知识点的整理,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要放下执念,不能将自己的旧知识强行解释为新知识;其次,知识点只有纵向连接上下文、横向做比较后,才能形成网络;最后,专精不一定胜于广博。

拆解

1.拆书与拆课不同,书追求体系的完整性,而课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把书变成课后,书的原有结构很可能被打乱;讲书和讲课虽然都是输出,但讲书往往是“我注六经”,讲课则更倾向于“六经注我”。后者不拘泥于书,而是借书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认知。
2.拆书成课并不是做减法,在原书的基础上做删减,而是要先做加法,把书读厚,也就是先补充相关的知识。
3.把书读厚的过程,不用读完一本再读一本,而是要把“枢纽书”与“卫星书”当成一本书。每年只要读9~12本“枢纽书”,再以它们为原点,安排其他阅读资料,就可以构建成12堂课。这12堂课之间最好彼此关联,这样碎片化时间的阅读最终能变成系统学习。
4.从表面上看,边读边拆的效率更高,但实际效果很差。庖丁解牛时,只有了解了全牛的筋骨、血肉、脏器,才能目无全牛,游刃有余,不可能只看到一条牛腿就动手。
5.有人觉得脑图越复杂花哨越好,但太繁复会适得其反,脑图的作用只是让信息更立体。
6.拆书成课五步模板:一是破题;二是简单介绍书的内容和作者,主要强调权威性;三是进入核心理论部分,先告诉听众课程的逻辑架构,让听众对听的内容有所预期,最好先从一个故事进入;四是指向如何落地应用;五是结语,这是全课的“总结+升华”,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用更精练、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和表达。
7.生活需要仪式感,创造了仪式感,那些单调普通的事情就被赋予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阅读需要仪式感,拆书时更需要仪式感。

简化

1.知行力既是轻盈的,也是开放的,不要拘泥于某一种学习方式就是最好的。
2.简化不是简单,唯有真正的高手,才能做到大道至简。我将简化力分解为输入过程中的剥洋葱法与输出中的形象法。
3.剥洋葱,从物理上看是从外向里剥的行为,但在拆书过程中,却需要先抵达内核,然后反过来逐层剥开。
4.辩证法虽然好,但如果脱离了演绎法与归纳法,只用辩证原则去看待事物,也容易陷入虚无主义,难免觉得一切都是暂时的,都是错误的。演绎法、归纳法与辩证法,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推理体系,我们要予以综合运用。
5.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是沟通的媒介。我们借助媒介了解共同的主题,而不用执着于媒介本身。当你综合应用归纳法、演绎法和辩证法时,那些复杂的概念就会卸下文字上的伪装,呈现本来面目。
6.判断论证质量的三个标准:一是作者能否保证论证有理有据;二是要谨防虚假二分法;三是论证应当基于理性,而非个人。
7.左脑与右脑的功能虽然存在一侧优势,但绝非绝对分离。在特殊条件下,二者还会发生机能代偿或动态变化。人的认知功能是左右脑协同活动的结果。当我们将知与行视为一体时,首先要将左右脑训练视为一体。
8.当你专注于具体的东西,而不只是关注思想时,说话就变得简单了;当你把要说的文字变成形象时,阅读就变得简单了。

共鸣

1.你的所看、所听、所想、全部行为都可以变为故事。故事既可以用来承载知识,又可以用来触发新行动。
2.故事既非“纯知”,也非“纯行”,而是知与行之间的桥梁。现代人一直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将情感排除在决策之外,但缺乏情感的决策往往无法发挥作用。故事思维不是要把情感重新强加在理性决策之上,而是让我们学会使用在人类诞生开始就长久存在的情感。
3.心理接近性来自心理上的价值认同或价值反对,它包含怜悯、恐惧、厌恶、关心等情绪。
4.共鸣需要一定的腔体,这是产生共鸣的决定因素。我们可以将此概念平移到认知能力上。我们经常说,认知水平高的人有更广阔的胸怀或空杯心态,这其实也是看不见的“腔体”。只有掌握了反共鸣法则,才能不断地扩大“腔体”。
5.以具备共鸣力的故事来影响行为,进而重塑认知,可以从建立“我们”的联想开始。
6.最能引发共鸣的就是“自我”,如果你和一个陌生人第一次交流,发现你们曾有类似的职业经历、共同的朋友、来自同一个地方、出生在同样的年份,甚至名字的谐音接近,这些都会拉近彼此的亲近感。
7.能给听众留下最深、最持久印象的故事大师,都会把听众当成自己的密友,通过释放最愉快和最脆弱的时刻,邀请用户进入自己的体验。
8.感官共鸣是故事里最可靠、最鲜活的诱饵,我们要学会用特定感官体验构建一个故事,让听众获得同样的感受。
9.讲故事的人首先要对生活抱有热忱,能够保持好奇心,对现实生活进行探索。这样的话,当你解释概念时,就能够在脑海中快速找到故事。
10.如果你用“我正确,你错误”的方法处理问题,就会破坏你联系、说服另一方的能力。妖魔化对方会导致双方缺少对彼此的尊重。

结构

1.简单而言,任何故事都可以分成三部分:开头、主体与结尾。但讲故事的大师通过调整结构,就拥有了改变日常世界的魔法。
2.场景化的提纲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它能帮助我们创造视觉概念,如果做得好,还可以帮助我们构想从哪里开始,如何进行下一步,何时结束。
3.在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处于一场注意力大战中,要与无数其他信息争夺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大多数人会在第一步就犯下错误:假设别人坐在演讲台下或者打开了你的一本书,就是准备和你共度接下来的时光。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在走神。
4.开场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有五种方式:①在开头制造意外;②先声夺人,加入一点戏剧性的元素;③立规矩;④引发好奇;⑤深化。
5.人们如何记住一件事与他们如何经历一件事完全不同。对人的记忆而言,最后的体验非常重要。简而言之,如果结尾不令人难忘,那么故事本身也不值得记住。
6.创作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结尾,有七种方法:①镜头回放,简单总结之前讲过的内容,然后展示更宏伟图景与广阔可能;②号召行动,如果希望鼓励别人采取行动,在最后就应该传递有力的信号;③发出个人承诺,一个故事的成功,是因为讲述者自己做出了巨大承诺;④重新审视或者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定义自己讨论的主题;⑤叙述对称,这是一种精心设计的结构,也是为了呼应开头,创造出头尾呼应的感觉;⑥诗意的激励,之前的故事已打动了用户,最后可以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收尾,以此深深触动人们的内心;⑦通过翻转或自嘲,制造一个耐人回味的结尾。
7.讲故事的技巧浩如烟海,但归纳起来,核心就是玩转时空。
8.转场就是将前后两场不同时空的戏连接起来,基本要求是“自然”,高阶要求是“值得回味”。转场通常需要一定的中介物来完成。
9.讲故事就是裁剪的功夫,在无限的时间中,截取与事情最相关的一段,从那件事情开始的时候写起,写到事情结束,前前后后没有关系的时间就不必放入其中了。
10.增强故事的连贯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保持视角的一致与移动;另一种是尽快点明主题和论点。

结晶

1.有价值的知识往往是隐性知识,组织知识创造的关键就是对隐性知识的调动与转化,管理者需要做的就是把个体大脑中的知识“调”出来,“结晶”、固化并转化为其他人也能利用的知识。
2.有故事的历史,不是展示“某时某刻做了某个选择”,而是展示“为什么要在某时某刻做这个,而不是另一个选择”。用故事从行为中结晶知识,核心在于呈现过程而非仅呈现结果。
3.对企业而言,故事既可能是建筑风格、内部装修、人际氛围,也可能是价值观,但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一家企业的故事,必须具备历史的视角。你需要了解创始人与关键领导者的哪些价值观、信仰和经营理念促使组织走向成功,以及它们所构成的故事怎样吸引并留住了那些持有相同信念的人。
4.企业通过读书会结晶知识可分为五个步骤:定方向、预阅读、“脱口秀”、“奇葩说”、自驱动。
5.讲故事既是艺术,也是技巧。我们可以从基本模型出发,再丰满故事。
6.按照约瑟夫·坎贝尔的理论,所有英雄,其实都只是一种英雄。英雄之旅有三个阶段:启程,放弃当前开始历险;启蒙,获得某种以象征性方式表达出来的领悟;归来,回归正常生活。
7.在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故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初创阶段,公司商业模式的有效性还无法验证,不同投资者对估值的看法并不一致,此刻故事会驱动价值增长。随着公司逐渐成长,数字和商业模式会更重要,进入发展和成熟阶段后,企业又需要找到第二增长曲线的新故事。
8.讲故事不是忽悠,而是把自己也相信的事传递出去,促进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改变,否则就背离了知行力。

自省

1.复盘与儒家强调的自省精神一脉相承,孔子曾说“内自省”,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提出“自反”“反求诸己”。《易传》把自省、修养称为“修省”,到宋、明两代的儒学大家则将“省察”作为成为圣贤的基本功夫。曾国藩将这种自省精神的实用性推到极致,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
2.曾国藩在起点时拿了一把烂牌,但是靠极致的复盘精神,却打出了“王炸”。
3.通过写日记,在知中规范行,在行中又升级知,曾国藩的外在行为连同内在气质,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没过几年,他就变得和初入京城时,看起来不像同一个人了。内向的反思多一分,成长就多一分。
4.复盘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它会不断逼近你最不敢面对的地方,而真正的复盘都发生在最痛苦的时刻。
5.倭仁认为“事功”不应该压倒“义理”,曾国藩则是“事功”与“义理”并重,这就是知行分离与知行合一的差别。
6.复盘工作法可理解为三种角色、四个步骤:三种角色分别是引导人、设问人和叙述人;四个步骤分别是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
7.不管个人复盘还是组织复盘,成败的关键都在于心态,复盘既不是批判会也不是表彰会。也就是说,对错误的责任追究和对成绩的表彰肯定,都不应该呈现在复盘会上。
8.AAR模型,即“行动后反思”(After Action Review),目的在于学习,而不是奖惩;重点是接受教训,快速行动,而不是反复分析。

提问

1.在复盘过程中,大的逻辑和方法一点就透,按照步骤向前推进即可,差别都在细节处,细节不到位,复盘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变成了表演复盘。
2.倾听是复盘的热身运动,正如海明威所言: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60年来学会闭嘴。在此之后可以补充一句,要用一辈子才能学会倾听。
3.善于倾听的人,会在复盘中得到三种有益结果:第一,可以鼓励发言者;第二,更充分地获得信息;第三,增进关系,加深彼此了解。
4.听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只有全身心地理解别人的渴望、感受和情绪,才是倾听。特别在复盘时,倾听是第一步,需要以平等的姿态来引导对方。
5.所有的肢体语言都是倾听的一部分。在沟通过程中,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倾听。
6.复盘中的提问,其实是对答案形成过程的探求,而非对答案结果的探求。
7.不善于提问的人,学习思维模式会以别人为中心,掌握不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复盘。
8.不管采用哪种顺序提问,问题都可以分成三个层面,即事实层面、逻辑层面和假设层面。
9.追问中的“三现主义”:现场,即实地考察,与环境中的要素发生实在的联系;现物,即研究与现场有关的证物;现实,即立足实际情况做出评判。
10.生活与工作中充斥着大量的因果谬误,如相关性并不等于因果性,忽略了这一点,就会产生“幸存者偏差”。

螺旋

1.知行合一的显性作用是对知识的探求、获取、访问、积累、编辑与存储,隐性作用则是对知识的采纳、应用、传播和转化,二者每时每刻都在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2.复盘就是既找到真实目标,又还原真实过程,而螺旋力是在目标与过程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3.越是宏大的大目标,小目标就越要具体可执行。
4.确定小目标之后,就要导向“接下来做什么”,即开始做什么、继续做什么、停止做什么。
5.顶级高手都有一键回归本质的能力,听起来这如同某个时刻的顿悟。其实即使有人天赋更好,剥茧抽丝的逻辑能力更强,要想做到直击本质,也要“事上磨”,勤复盘。
6.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那些岔路口,也都是本质的破碎表现,折射出“本质”到底是什么,回望过往种种,你的本性和真心、你所要找寻的终极目标,都已经隐藏其中。
7.从知道到做到,叫“事上练”,然后到“行”和“合”,“合”到“一”,这个“一”就是“致良知”终极的那个“一”,不是终极,不是最后,它是否定之否定,没有止境,可以不停地升华。
8.心学与实学并非割裂的,而是互为支柱,互相支撑。没有心学,实学就会变味成短期的功利主义;没有实学,心学就变成“洗脑”。
9.不用把良知应用神秘化,良知与一切事情的关系,就如圆规、方矩、尺子与方、圆、长短的关系。事物随时都在变,但你自己内心的尺度不会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