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艰难唯做事——读《长安的荔枝》


一口气读完了马亲王的新书《长安的荔枝》。

故事情节挺简单:大唐天宝年间,长安专门负责朝廷果品蔬菜采购的上林署九品小吏李善德刚在五环外买了间按揭房,就摊上大事了:要去岭南采办鲜荔枝!就在他去办理购房和贷款手续的半天时间里,上林署收到采购鲜荔枝的差事。署内同僚自然公推不在场的李善德接了这趟差事。荔枝是岭南佳果,是出名的难储运,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流汁腐烂,色香味俱失。岭南距长安五千里,即使用最快的八百里加急,也难将新鲜荔枝运到长安,圣上亲自派下来的差事办砸了,死一百次都是轻的。

李善德受到杜甫鼓励,决心拼死一搏,只身前往岭南试验转运荔枝,死也要死个明白。经过实地反复测试,终于成功将“新鲜”荔枝运到杨贵妃的生日宴席上,名振长安。这个九品小吏得到右相杨国忠亲口承诺,马上就可以去六品“过渡”了,以后飞黄腾达,前程无限,穿绯着紫,指日可待。

亲身经历了这场空前绝后的荔枝转运的李善德却发现,自己越接近成功,朋友就越少,他痛心自己流失的痛心,也痛心转运荔枝的花费。但在与杨国忠交谈中,发现朝廷不但不用花钱,还从中捞到了近一倍的油水,转运的成本和朝廷的盈余,自然就落到沿途百姓的头上。这激起了李善德做人的良心和做官的初心,忍不住冲撞了杨国忠。在他即将再死一次的关头,却又得到神秘人救助,被长流岭南。在广州从化的荔枝园内,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并甘心终老于此。

马亲王一如既往的虚构史实,一如既往的小人物叙事,一如既往的生死时速。9万字,中篇太长,长篇太短,比起《长安十二时辰》、《两京十五日》、《风起陇西》,篇幅小了很多,也没有不断地在生死边缘游走的刺激,不过故事情节还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让人拿起就放不下。

第一章的故事情节铺垫结束后,从第二章开始,读着李善德为转运荔枝所做的思考、规划、计算,就忍不住拍着大腿叫道,我靠,这不是一本小说版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吗?带着这样的疑惑读到后记,才发现,原来马亲王的创作初衷正是来自《显微镜下的大明》,和朋友“杨贵妃去了日本就吃不到荔枝”的一句笑话,让他尝试从一个实施者的角度来解读“红尘一骑妃子笑”背后的艰辛。

乍一看,李善德是要去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失败的结果是死,在他接手任务的时候,在别人眼里他就已经是个死人了。但是他就象一个项目经理,一步步朝廷缜密地思考、计算、试错,最终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他的许多做法,比如以deadline反推设置时间节点、实地调查研究、进行AB测试、多次试错迭代、数据化管理、引入风险投资等等,竟然就是现代企业每天在使用的方法,他的做法,甚至比那些一言不合就创业的人来得更细致、更精准。抛开小说情节的戏剧性和探讨人性、道德的思想性,这个故事完全可以拿来做一个融合了正向激励、结构性思考、创新思维和项目管理的商业案例。

千古艰难唯做事,一事功成万头秃。马亲王写活了职场人的艰难,也写出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古艰难唯做事——读《长安的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