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故园的山歌

        ——《故园好风日》后记

                      兰善清

    首先感谢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汉江师范学院副院长、湖北省高校重点人文社科基地汉水文化基地常务副主任潘世东教授,是潘教授及其研究基地一班人开汉水文化研究风气之先河,不断开拓前行,确立了一系列的极富创新意义和重大社会价值的课题,累累获得丰硕学术成果,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方才有此次“发现”系列的课题的成功立项,笔者才得以忝列其中,执笔“发现美丽乡村”一书。得其惠泽,受其眷携,为此安有不先揖一敬之礼!

      “发现美丽乡村”课题的具体呈示即这本《故园好风日》书稿。这本书稿非今日一笔而成,躁腹有日。作为一个山沟里成长的孩子,乡村是我永恒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说它是我心灵始终持守的宗教胜地也未尝不可,想写这样一本书几乎是生下来就有的念想。乡村赋予了我一切的一切,那个很不起眼的土墙瓦屋下记录了我坠地时的一声呱呱啼哭,随后,那里的红薯及其它的叶子伴随母乳生成了我的血肉和大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必修课又助长了我后来逃离乡土的野心和贼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老人的安排,他老人家居然让我既有机会知道这乡土上数千年的过往,又让我亲力亲为了那时代的乡土生产生活,还又让我瞩目到古老土地日益迈进新天地的历史性前景。这其中的千古乡土的前世与今生,一碗苞谷粉糊红薯的当下味道与前后吃法,村庄土命与金命的逸形与幻身,都似乎在赋予我一个使命与责任,让我站在这历史的档口,用我那红薯生成的话语为我的乡土述说评传,并祝颂美丽乡土从此高展从此远航。

      我默默领命了,我悉心接任了。

        多少时,我人在城市,梦在乡村,多少时,我拥抱乡村,痴人说梦。传统农业脚步声响在枕边,耕作的长调悠扬心空,回味着田埂上那信念:做一等人忠臣孝子,记住了庄稼人世世代代的两件务本之事:读书、耕田!我曾混迹于集体生产的人群,“公社是棵常青藤、社员都是向阳花”的歌声曾使我知道了大锅饭的稠与稀,无论柳青笔下的梁生宝还是浩然笔下的萧长春,也都曾是视野里定格!当然,最让我上心的还是工业反哺下的新农村童话,一蓑烟雨一地花红,灰墙黛瓦,公路萦门,极富气质的打开了天外又层天。何止平畴,何止丘陵,何止村落,边边角角都被蓬勃的葱绿赋型,那范儿你说是绅士也行,淑女也行,唱诗班的金童玉女也行。我的农耕啊,田野的果子不再在您额头的汗珠里滚落,而是智慧操纵。村落回初,休闲成仙,乡土画境,我们的田园修行到家,我们都有福了!

      于是,我带着这些心中的积存定义了《故园好风日》,从四个部分去表达我肤浅的想法。第一部分“民胞物与”从天人同在、金色农业的角度讲述“故园”在精准扶贫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的生态复归与新农村上位,纪实了许多暖心的画面和具体生活实景,这里的乡土很景色,很秀丽,很温馨,村民不只是脱贫,生活也不只是温饱,而是健步过上了一种有质量的日子,在建立一种有序的可持续的生活图景。从“物与”的角度我写了传统农业遗惠于我们的那些故土上的财富,它们是曾经生产生活里的小补充,小财富,是曾经过日子的小指靠,而在财富民生的观念下都别有光泽和赋值,都将伴随乡村越来越好的好时光愈加被爱,被宝藏!这部分整体上直接呈现“好风日”的立体可视点,是全书的一个开场白。第二部分“苍生长歌”主要从家风家传入手,从农家本色、乡土情怀的角度写了一组乡土上的人以及他们的生存往事,这里面无论是写我的亲人还是写村上熟悉的人都立足于“这方人”的看点,写乡土传统积淀,写他们在土地岁月上的生命光景,写一方人对一方水土的回馈与诠释,写乡土人生的这一个。无论悲情,无论喜乐,无论何种行为习性,都是“故园”人的写意年华,这无疑将成为“这方人”传承的谈资乃至未来乡土人生刷新的版本。这里面大量写了一些可以吟叹的故事,可以作长歌,可以供天长日久之后的助忆,可以从风俗画的视角看到“故园”的“好风日”。第三部分“岁月屐痕”着重对“故园”往事的追忆,如果说第二部分着重写人的话,这部分就着重写事,写曾经的那些可能永不再来的事,这些事有值得怀恋的村人村事,也有令人窘迫的不说也罢、说了也好的岁月囧事,总之,都是岁月的屐痕,它留给我们的有意义一面是幸福的参照,留给我们另一面的是记忆的收官,千年划过,可以一往情深,亦可以挥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留意岁月留下的屐痕,未尝不是对“好风日”的一种花絮认同。第四部分“留醉仙翁”主要着笔“故园”风物,既作为书名的呼应,也作为“好风日”的一种压轴。灵山秀水自不必少,花草树木亦在眼中,人文财富悉心盘点,饭菜风味也在其列。天赋人为,风物长宜。“柴门任风开闭,茅屋尽日虑闲。站揍粗茶淡饭,报答流水青山。”

      这不是悲叹乡土凋敝的挽歌,也不是写给古老乡风的牧歌,亦不是写给故园变迁的无谓赞歌,是感同身受乡土转身大趋势的山歌!

      一字一字的码,终于收稿,收在初秋澄明的天日里,收在知了与促织鸣唱的交接里,收在板栗出窝、山枣微晕微熏里。此刻一壶山泉,一帘清风,晨曦无尘,朝霞如虹。

      经过了春天,经过了夏天,至此步入秋天,格外念叨太阳的一路伴护,雨的一路濡沐。冷也冷了,热也热了,冷热互济,季节异常分明。天气很是对待起人,人固然也对待起天,这样的天日里春种不惜挥锄,夏耘不吝挥汗,秋获欣然挥镰,冬藏载歌载舞。

                                                2020.9.3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给故园的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