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个性阅读”才能真正完成“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个体阅读”是基础,是形成“对话交流”的前提与关键;“对话交流”是个体阅读与个体阅读间相互的唤醒与启发:“个体阅读”与“对话交流”相互作用并和谐发展便形成了“个性阅读”。接受美学的理论指出:阅读便是创造;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文本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最终产生;文本意义的建构,作者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则要靠读者去完成。在对文本意义的建构过程中,只有个性化的建构才是有意义的,这便是说只有“个性阅读”才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才能真正完成“阅读”。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曾长期存在着学生“个性阅读”的主体缺失。造成此种“缺失”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对话的“个性”缺失,首先来自于教师对话的“个性”缺失。教师对话无“个性”,学生便会无“个性”(即便有,长期也会被消蚀掉)。教师对话个性对学生而言,既是阅读方式上的一种引导与召唤,也是阅读兴趣的点染与触发,更是思维方式上的一种唤醒与启迪。阅读教学师生间来自个性意义对话的展开,并非是教师课程起始阶段便可期待的状态。此种“期待状态”的最终来临,必须是经过教师个性化阅读多次示范后才能实现的。学生的个性阅读,是唐古拉山冰雪融化所凝成的水滴,是深埋在地下的古鼎,是喷薄欲出的朝阳,是躁动于母腹的婴儿。


相对此而言,教师的个性阅读,便是顺势而下的地势,足以让江河一泻千里;便是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挖掘者,足以让古鼎毫发不损的重见光日;便是广阔寂静的一个清晨,足以让这轮旭日临照千里;便是一个极富耐心而又不失方略的呵护者,足以让其从呱呱而泣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教师没有个性阅读的能力与丰富的体验,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的。


学生阅读对话中的个性特征,实际上是学生心理真正意义上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种生命意义的觉醒。一个生命意义一旦觉醒,它便会独立思考,成长壮大。由此可见,阅读对话中的“个性特征”,是发展自主学习与研究性探究的强大动力与不竭能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有“个性阅读”才能真正完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