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心》(三十五)破山海明禅师

明末清初四川有一位了不起的禅师,破山海明(1597~1666),号海明,俗姓蹇,名栋宇,字懒愚,是明末清初重要禅宗大师。明清之际,双桂海明禅宗系其法裔遍滇黔乃两川,可谓一时之盛。破山海明禅师参憨山大师,谒天童,得密云圆悟印可,承临济法嗣。是我国著名禅院、重庆市梁平县双桂堂的开山祖师;又是诗人、书法家,拥有很大的影响力。破山海明一生弘法精进,广收门徒,推动了清初的禅僧教育,他撰写的《伏虎寺开学业禅堂缘起》是其禅学教育思想的精辟总结。

当年,他在重庆双桂山开辟一个道场,开始学禅,住在破山,一住便是三年。三年下来,佛门要典,古人“语录”、“公案”之类,早已烂熟于胸。但学识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思绪不畅的痛苦也会随之而来。苦修生活,毫无所得。所谓一生伎俩,尽情搬弄,只是胸中思解不开,昏沉散乱,打拼不下。学问不能打通,好似身陷迷魂阵中不能自拔,苦不堪言。一天他信手翻阅《高峰语录》(前面讲的元代高峰禅师参禅悟道,从大慧杲一直到高峰,参话头才继续流传下来。高峰对禅宗的贡献,就像张居正对明朝的贡献,以参话头为标榜,元明清得以延继。破山海明籍此因缘悟道,即又是一明证)。深受触动,破山海明以高峰的启示,放下一切,以七日为期,背水之战。

据《破山语录·行实》所述,这时,他感到了空前迷惘,要想借助前辈大师来解决,但“每看古人公案、语录,一发如银山铁壁一般”“只是胸中厮结不开,昏沉散乱”。他内心发誓道:“若不明此事,终不落此山”。海明决定从头开始,把各种佛书禅话统统撂在一边,将南宋高峰原妙的《高峰语录》为旨归,“以七日为期,刻期取证”。高峰认为,“千疑万疑,只是一疑”,这“一疑”就是“一归何处”。只要解决了这“一疑”,就是成佛成祖,绝对自由。高峰说:“大彻底人,本脱生死,因甚命根不断?佛祖公案,只是一个道理,因甚有明与不明?大修行人,当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高峰原妙禅师行状》)。这就是他著名的“三关语”,其中心是引导人们参透生死、顿开智慧。

当时依他法子做了四五日,两眼昏花,脚手无力,行路似云浮空也。不惊恐,不怕怖,只是这些无意味的语疑不自决,如有气死人一般。一日发极到万峰悬岩上立定,自誓云:悟不悟,性命在今日了。辰时立起,立到未时之际,眼前惟有一平(坦)世界,更无坑坎堆阜,意欲经行,不觉堕落岩下,将足损了一损。至夜翻身忽痛,有省。密举从前所疑所碍者,如获故物。方放身睡到天明,高声叫云:屈屈。有一居士诣前云:师傅脚痛么?予以劈面一掌云:非公境界!(《破山语录·行实》)。

也就是说,当时尚未开悟的破山海明,来到万丈悬崖面壁,给自己立下生死状,悟不悟性命在今日。干什么?他在参话头,参不出来就死,突然,在参参参,恍惚之间,“意欲经行”,前面突然是个平地,向前一走,从悬崖摔下去了,可是破山非常幸运,被树枝草丛接住了,只是将足损了一下,这样一下子,就是明心见性了。所以全身心轻松睡到天明,天亮醒来以后,心中无所挂碍,一片豁然心朗,他兴奋大叫起来,有一居士认为他脚痛难忍,就好言相劝,破山跟他说,“非公境界!”

——我怎么能把我悟道的庆生的心情跟你讲呢?悟道以后的破山心中犹如朗月,明澈万里,行脚求学,开始了印证悟境的参学。他是没有老师的,要求过来人印证,目的是向善知识印证自己内在的禅悦境界。他自此出山南行,行脚天下,遍参诸方。寻访师友,求法正路,学无常师,遍地为善。他末后至金粟,已经证悟的破山,最后得到密云悟禅师的印证,并于崇祯二年付以法流。

智慧德业

破山不仅精通佛法,酷爱诗文,尤善书法,久享文坛盛誉。诗词构思新颖别致;他的手书《牧牛颂》等拓片,深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他的诗词、语录,经弟子搜集整理,汇集成《破山禅师语录》,流传海内外。为研究我国明清时代风土人情、佛门教义的重要文献。破山是当代书画大师启功最为敬佩之人。他是一位极具社会影响的历史人物,“上自朝廷,下至委巷,近而中夏,远而外,罔不闻知”,其一生德业影响深广。

着力参话头

破山的根本方法是什么呢?强调以参话头为主。出来弘法的时候,指导弟子在日常生活中参禅悟道,以参话头的法门。提起疑情,疑情是开悟的根本,所以参要真参、悟要实悟,必须引爆激情、顿开智慧。他引用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说明如何参话头,一切处,一切时,都能提起疑情,把住话头,锲而不舍的单刀直入本分事,只要提起话头,牢牢抓住到一处,一时一刻也不放松,甚至在穿衣吃饭处,迎宾待客处,屙屎放尿处,一切时,一切处,日常生活中,时刻参究,看是阿谁,参禅以明心现性为究竟,依打坐为切入,明究本来面目为能事。所以他不执著打坐,也不排除打坐,因为打坐禅定是入道之门,所以破山海明,整个以参话头为己任。

在清朝初年,提倡话头,痛棒热喝,杜绝情识,是破山接引学人的重要方法,所以他以参话头起疑情,为他的禅法心要,同时他又提出佛法无主,要假人宏的观念,也就是孔子所谓的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禅法兴盛与否,就在于培育达人,你看我们现在的达人,破山海明早就喊达人了,提出培育达人的精英,佛教观念,得人得心,失人即废。所以达人不可无也。

百丈禅宗丛林的继续。办好丛林的关键是养育“达人贤才”为目标,并打破门户之见,倡导教禅律三位一体的圆融观。他对于丛林组织者的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一是要有使命感,二是要谦虚谨慎,三是要有慈悲心,四是要有管理能力,五是要有外交能力。在这里破山提出,精英的概念,就是达人的养成,是佛教兴衰成败的关键。精英人才并非生而有之,非生而知之,是天才加之后天培养的结果。

《巴蜀佛教碑文集成》:“据《双桂破山海明禅师年谱》,顺治十七年(1660年),‘峨眉诸刹名宿思聆听法音’,有邀师说法。”破山海明在峨眉驻足期间,贯之和尚亲事破山海明禅师,并请其作了一篇《伏虎寺开学业禅堂缘起》文章。

破山海明提出“吾教建丛林,立规矩,意在养育贤才,陶铸后学,继往开来,如日月光明乎天下……”并且把它提升到了培育僧才的高度。《伏虎寺开学业禅堂缘起》载:

不思丛林者,何所取义。如来无量劫中,修行难得无上菩提,演布三藏,欲后人讲诵参讨,自见本心。古人如此,所以建禅堂以安学者,使用力于此,代出高人,如林内具诸栋梁,故曰丛林。

他认为建丛林立规矩,意在养育天才,陶铸后学,继往开来,如日月大明于天下也。我们前面讲过的,百丈师徒建立丛林,丛林清规的遗训,失去了丛林中陶铸后学的功用,岂不可惜。破山以为,古代丛林兴衰之一,在于得人所以兴,这些人才培养,就在禅堂里面进行,操习给养,使悟本心,即各为一方眼目,辗转教化,续佛慧灯。古代丛林,日夜磨砺心性,一朝一日能得开悟,成为法门龙象,方为一方眼目,继承祖业,教导弟子。所以自见本心后,建禅堂以安学者身心,及至中代出高人,如林美具诸动物,故以丛林为号。所以培养达人,要求学者真参实学,必以斯先觉,复付后觉,达到大家共同成就的目的。他的丛林也就是王绍璠先生一生在做的“零项修炼”。

除此,破山海明在《伏虎寺开学业禅堂缘起》还曰:

(海)明自参学以来,经历多载,见今思古,每自伤叹。……况今教、禅、律流,各执一边,互相矛盾,鲜窥大全。讵知无上妙道,出于口为教,契于心为禅,轨乎身为律,三法本一人所行。今乃分疆自画,去佛法远矣。(海)明不揣薄劣,忧佛道之不行,虑人心之忘古,值峨眉伏虎贯之禅师建一学业丛林,集有志缁流,究性相之深诠,穷离文之妙旨,破目前之坚碍,消历劫之固执。……

破山海明提出了“集有志缁流,究性相之深诠,穷离文之妙旨,破目前之坚碍,消历劫之固执”的主张,认为要成就一代禅门宗师,培育一代有影响的僧才,就必须打破宗派、门阀之见,而融通佛法的三藏十二部即诸宗之学。

“佛法无主,要假人弘。得人则兴,失人则废,所以达人不可无。”佛法是需要有才能之人予以弘扬,才能够被发扬光大。为安学者建禅堂,这是培养佛学人才的举措,其风范可钦。

及其难能可贵的是,破山以出世的身份,斡旋于明末残余势力、农民起义军及啸聚山林的匪徒和清军等各派武装力量之间,积极引导这些手握生杀大权的强梁们体恤民情,尊重生灵,尽量少给人民带来战争的血腥,甚而度化他们皈依佛教,使亿万生灵免遭涂炭。

(一叶/20210324)

你可能感兴趣的:(《禅·茶·心》(三十五)破山海明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