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艺术》——梵高大师画作分析

梵高《星夜》

这大概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观看大师之作了。他的珍贵之处如果用具体的数据来衡量,约等于2亿美元。惊叹画作的巨大商业价值之外,不得不打上个问号?到底贵在哪里?

作为一个门外汉,谈谈自己的看法。初看此画,一定会被天空旋转运行的日月星辰所吸引,这便是通过色彩的明暗处理,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视线聚焦(整副画的背景天空与地面的比例大约是2比1)。这种上千条笔触所造成的效果,常常让人深陷幻境之中。每个人因夜晚而休息,休息中进入梦境。那些梦境不过是现在和过去的碎片所织成的故事。你游走在其中,有时路边跳出一条树一般的巨蛇追着你依依不舍。有时候,大蛇换成了阴气森森吊着长舌的女鬼。这次她的使命是要来吃掉你。

从过去到未来,星空多么大啊,地下的人类换了一茬又一茬。小时候在老家挺有意思的。夏天吃了晚饭,大人们聚在村口的石头座周围纳凉,闲聊。我们这些小伙伴也各自开始了吹牛。累了,往往就静静的看头顶上的星星。星星常常和神仙或者明天的太阳有关。在大一些,便不再看天了,看什么?看屁股下面,手心里面。

画中唯一让我疑惑的地方便是那直刺苍穹的一丛飘带似的物体。后来,看了解说,才明白那不是画家的头发。是棵松树。他的用意在于用大胆的画笔向世人宣告他认为的真知。夸张的松树和画中矮小的基督教尖塔,一大一小,对比鲜明,自由的心灵上面压着一座让人喘不过气的大山——基督神教,让画笔刺破伪善的面孔与腐朽的空气吧!



安藤广重《真间的枫叶、手古那神社和真间桥系列》

这副画作和梵高的《星夜》又不同,画的是树杈之间所观看到的世界。个人觉得有两大特色,一是利用视线的远近,将焦点聚于远方的群山,二是利用不同颜色的深浅,造成画作的层次感。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个情感细腻的民族。读过川端康成的《雪国》,“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夜光虫,妖艳而美丽”,这不过是小说里火车玻璃映出的一个淡淡的疏影,作者却能写得美轮美奂。在这画作中,细腻的笔触体现在了树干和树叶,他们的花纹和陈年的树垢均是纤毫必现。

画的天空却呈三种颜色,深蓝、浅白、粉红。这就奇怪了,天空难道不是蓝色的吗?怎么会区别这么大?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天夜晚,这才恍然大悟。哦哦哦,原来如此!

事情是这样的。某天晚上,出门跑步,穿好鞋下了楼来,往远处的天空瞄了一眼,看了看天色,心想应该不会下雨了,然后开跑,跑了两步,怎么感觉这个画面好熟悉,脑中飞快的搜索,安藤广重画的天空不就这样子吗!先是一重深蓝,远一点浅白,最远处就成了粉红或者橙红。只要把画中的落日换成晚上的灯光星月不就行了!再看画中的湖水都是碧蓝碧蓝的,这和平常站在山上看远处的湖水和河水也是一样的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知艺术》——梵高大师画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