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作为当下时代最受欢迎的住宿形式,它区别于普通酒店旅馆的非标准化住宿设施,开始在乡间兴起。民宿一词源自日语“Minshuku”,它具有自然清新的山居环境、质朴独特的建筑风格,多以乡村房屋作为主要设施,强调主客情感互动与氛围体验。即村民把自己的房子开放一部分,提供“食( Breakfast) + 宿( Bed) ”作为产品,此为“民宿”。“民宿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表达着都市人群对乡土文化的回归与构建。
一、民宿与乡土文化
“文化是在悠久历史中经过人们的智慧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历史对人们的风俗习惯、价值模式、以及思维观念等精神产物的提炼便逐步形成了文化。”而乡土文化也是民宿的发源地,乡土文化是民宿的灵魂。
1.民宿中的乡土符号
民宿很多是在当地人的闲置房屋上改造而成,建筑形态上基本保留了当地生活风貌,打造地道的乡村审美景观。如今,大多数民宿时兴以夏令营,农林文化体验、手工艺、民俗、民风等体验为附件价值。民宿分为民宿主自主设计、改造的民宿,和由专业设计师、职业文创工作者设计的精品民宿,后者具有“现代乡土”的特点,即:
“那些由当代建筑师设计的,灵感主要来源于传统乡土建筑的新建筑,是对传统乡土方言的现代阐释。”
如今的民宿体验,更多的是文化价值的体验、民宿及其民宿主的人文价值的体验。即,民宿主与客人之间的互动,与住客而言这是一种融入“当地”生活的一种体验,也是住客与民宿主价值观点相互碰撞的一个过程。正如时兴流行的那句话:去想去的地方,遇有趣的灵魂。而住客与民宿主的互动不失为一种“遇见有趣的人”的一种体现。在风景优美的闪光水色中,与伙伴谈天说地是本就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还有一批人是在都市中生活太久,想要换个环境体验生活的人。他们可能不需要过多的与别人沟通,每日在民宿喝茶、看书即可,这从另外一个方面阐释了,民宿与乡土符号在营造过程中的舒适性问题。从而滋生了“民宿管家服务”,管家力图打造家庭式服务的细节关怀,这种关系正是根植于乡土文化的朴素交往观。
这就是城市和农村人际关系的差别之处,城市讲究实效、高效,而农村则以一种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得以生存。体现在民宿上就是地缘和亲缘的关系,而这种乡土关系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就会被逐渐减弱。这也是很多人开始滋生回归土地这种想法的主要原因之一。
2.民宿主的乡土情怀
目前国内从事民宿行业的基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本地出去的人走回来。比如外出打工、求学的人,因为离开,得以重新思索家乡的含义,同时随着 2010 年世博会后民宿行业的迅速崛起,及乡村旅游的发展,出去的人顺势而为,返乡将自家闲置房屋拿来改造运营。体现了这一批人的价值追求,这个群体返乡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同,通过身份的转变实现自我认同意识,是一种无意识的文化觉醒。
第二类是外地的人走回来,他们是租赁农村宅基地进行民宿搭建的外来投资者。他们多是已经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阅历的人群。来到乡下做民宿,除了政策支持,多是出于对乡土生活的眷念。与此同时,城市和乡村成为了极大的反差:我们离不开城市,又向往着乡村。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几千年的农业社会的表现,人们根植于土地,也无法离开那片养育了人类的故土,是一个依恋、对等的关系。
他们以民宿的形式回归乡村,与传统的“走出去”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一面,那就是“走回去”。这一批人被称为乡村新移民,他们身上有着来自城市的归属感,也有回归乡土的地方感。民宿是他们“走出去”和:“走回来”的桥梁,他们是外来文化的传播者,同时也在积极融入当地生活圈。
二、民宿与乡土文化的回归
费孝通曾经提出乡土的地位:“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文化是民族发展与进步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它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部分,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
1.民宿与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民宿作为一种新新的物质形式,包含了民宿在运营过程中物件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以及蕴含的文化价值,具体表现为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
民宿的物质主体是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的载体,能再次唤起逐渐被城市化的村民对以本土建筑、器物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同时对日益衰败的乡土文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民宿与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传承下来的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活态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一般是以口头讲述的方式或者是亲身行为等动态的方式来进行表现和传承的。”乡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表现为: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宗教制度、手工艺、音乐、舞蹈等。
例如大理沙溪古镇的石龙村,就是充分利用村里人人会唱白曲、打霸王鞭、全村为白村文化村等优势,结合旅游打造的石龙生态鱼庄,就是以吃原生态本地鱼,听地道白曲,并以其他文化体验项目为辅,为游客展示白族文化,让远道而来的宾客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民族文化体验。
三、民宿新现象及思考
随着国内民宿行业的兴起,全国各地的民宿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尤其是 2010 年世博会发展尤为迅速。在民宿业“火热”的背后,则是一系列的问题:环境、民宿安全隐患、游客安全、对传统环境“视而不见”等情况急需解决。
1.民宿主的身份认同问题
民宿业主的身份认同问题。一方面民宿业主把乡村作为一种文化寄托,主动融入本地生活圈子,努力淡化外乡人的形象;。另一方面民宿主在经营民宿时,又希望与当地封闭、短视的价值观念有所区别。民宿经营者大多数是外来者,对当地的语言、生活习惯不了解,在运营期间多聘用当地人作为服务人员,与村中环境、村民的互动活动较少。
这在情感归属和价值认同上存在着一个文化认同的交叠,与此同时这一类人群也正逐渐成为后乡村文化的构成部分。
2.民宿构建中产生的问题
民宿主在对传统民居进行搭建的同时,一方面会对老旧民居进行翻新,间接对古村落、古村镇的保护起到一个保护功能,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民宿主在改造民宿的同时,会完全脱离原有的建筑风格、生产、生活状态,使房屋的性质也在悄然发生改变。这说明传统民居是民宿的“根”,让“情怀”落地也成为了城市人群所面临的新问题。
台湾学者薛仁明曾说:“文明是‘路上有景致,人家有笑语。真正文明的社会应有一个隽永、活泼的乡土空间,安顿好灵魂,让人心重归大地。”而民宿就是这种一种空间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