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百年孤独》
最近热播的综艺剧《我家那闺女》邀请到了《家有儿女》饰演杨紫爸爸的高亚麟老师做客。被问到“为什么要结婚?”的看法时,高老师直言道,“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他一解释,全场瞬间泪目:
“父母在,比如说你今年30,你不会做(结婚),哪怕你60,也不会想,因为有一堵墙挡在那,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你开始能清晰看到你人生的尽头。
为什么老人会喜欢催你,唠唠叨叨的,因为他们看到了死神,所以他们想完成那些没完成的。”
这段话一出来,在场的年轻人都一致陷入了沉思,在场的爸爸们都一致表示说的很对。
看到网上有文章因此表达一个观点:能趁父母在的时候,结婚生子就是对父母养育最好的回报。
不过我并不同意于这样的观点,通过情绪感染尤其是亲情去影响一个人的观点实在是有点走捷径。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你去做一些你本身不情愿做的事情,以后的人生你也会继续把这种观点强加在孩子身上,那世世代代的孩子的出生,都是源于上一代人的期望,就像是上一代人减少痛苦的取代物。
社会需要婚姻的存在,本质也是为了社会的安定和谐,所以舆论的导向也是制造一些大龄剩男剩女的焦虑感。可一个人幸不幸福,并不取决于舆论所倡导的婚姻,而是取决于自己的人生,你自己过的怎么样你来主导,你过得舒适那就是一种美好的人生体验了。
之所以现在婚姻依然是主流,也是因为中国千年以来所形成的观念,传宗接代子孙满堂的时代观念一直是我们所倡导的。但是,社会开始变革之后,女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局限于家庭,女人开始走入社会、政治舞台,开始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开始思想的解放。
像高亚麟所描述的,大概就是所有人都害怕遇到的事情,父母逝去,再也不再有最亲的人在自己的人生之中,面对死亡的,不再有了父母这堵墙,同理,我们就是父母面对死亡的一堵墙,有这堵墙,就是安全感。
我们倡导的不应该是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独立面对人生难题,独立能解决问题的人吗?
大概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社会的老年人生活体系还不够完善,老年人如果能在晚年的时候,能成群结队出去外面的世界游玩,有不同的人陪伴,而不是单纯淡出交际圈,回归家庭,那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对“老去”、“死亡”这么恐惧了。
前阵子看到一个日本的文章,写到日本的一个老年人圈子,几个姐妹都是年轻到老的好朋友,没有结婚,一起住在一栋房子里,没事聚聚会或者出去旅行,也不会担心什么“孤独到老”“大龄”的问题,他们对死亡,看的更加明白,在对方有事情的时候互相帮忙,知道如何给自己的生活也能提前做好一些预防措施,不给其他人增添麻烦。
这样的生活,现在看来是未来最理想的生活了:能与一个相爱的人走完一生并且子孙满堂,幸福而让人羡慕;只想好好过完自己一个人的一生,那也没有什么错,自由是需要代价的,只要我们能承担起后果,就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并不能因此遭到舆论的抨击。
人生百态,不是所有的亲情都适合近距离相处,不是所有催婚催育的长辈都有那么深刻的理由。
凡是重大的决定还是要自己独立思考清楚再做决定,因为困顿之时只能自己承担决定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