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吸引人的眼球,你也可以c位出道

前天,一个大学同学在朋友圈发了一个舞蹈视频,并配言:“总算可以c位出道了”。视频中的她站在c位上,和一帮人跳起了热舞,动作利索干脆,燃点十足却又不媚俗,很是吸引人的眼球。当她把它发到小视频APP时,短时间内观看的人数就突破3万。

她跟我说:“我喜欢舞蹈,所以我会很勤奋地练习,但是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除了必要的练习以外,你的舞蹈也要符合市场需要,考虑受众范围。当你学会了吸引人的眼球,观看的人多,你才可以说是真正的c位出道”。

她的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任何事情都一样,想要成为某方面的佼佼者,就必须掌握其中的要领,以及考虑市场需求。我之前一直有间断性写作,但很多时候都是有感而发,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出来,完全没有考虑到受众范围,没考虑到市场需要,所以我文章的阅读量很低很低,每次看到这个阅读量就没有动力再写下去。

我忽然明白,你的文章有多少人看,它的价值就有多少。要想在写作上脱颖而出,首先得学会吸引人的眼球。

一位老师说,“观察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最近我一直有去分析网络上的爆款文章,想要学习他们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但每次分析完后,想要尝试写一写都无从下手。直到我最近看了一本书——《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我的思路才渐渐打开。它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写作方法论。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它的作者是布兰登·罗伊尔。他出生于加拿大,就读于哈佛大学,后来在考试培训机构Kaplan担任主管。任职期间他潜心研究英文写作语法和逻辑推理教学,总结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独创了一整套教学体系。先后出版了《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一本小小的金色语法书》等经典著作。他的作品先后5次荣获“国际图书奖”,5次荣获“总统图书奖”金奖,2011年荣获“年度教育图书奖”,成为全球英文写作、语法、逻辑推理领域的标杆。


图片发自App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作者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提出了20条适用于所有人的高效写作原则。关于如何写出一篇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也就是如何写出吸引人眼球的文章,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运用“自上而下”的写作结构

现在网络上比较热门的文章很多都是观点文。观点文,顾名思义就是表达自己观点的文章,与读者产生共鸣。E.B.怀特说,“当你说一件事的时候,确保你说清楚了。如此,你言说的机会才合理”。那如何确保自己要把话说清楚的呢?英语语法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是重点先行。布兰登·罗伊尔在《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提出“自上而下”的写作方法——先写总结,开门见山,也就是把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

观点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解释、告知或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在写作时不宜向读者隐瞒结论,应开门见山的给出,不要玩“我有个秘密”的把戏。

在这个碎片化的阅读时代,开门见山能够直抒胸臆,直奔主题。把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能让读者以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获得最有用的信息,并能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

陈之藩 在《在春风里·剑河倒影》说,“开门见山不难,少费话就行了。水清见底不易,让读者水清见底是谈何容易的事。

著名的TED演讲,它的特点就是毫无繁杂冗长的专业性,开门见山,看法新颖。演讲界中有一个简单的等式:内容庞杂=阐释不足。TED上最受欢迎的演讲者之一,布勒内·布朗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法:

“演讲大纲完成后,将其砍掉一半。当你为损失一半而痛心时,再砍掉一半。更重要的是,在有限时间内,你能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讲多少内容?”

写作,需要一定的铺陈,铺陈是一种在直觉上使结论显得更加合理的比喻或语言策略,但铺陈都是为了结论而进行的,并不是主要部分,可以简洁点,点到为止即可。

所以,在写作时应该要考虑先给读者一个目标,然后再告诉他们抵达目标的方向,否则就无法以最高效的方式传递信息。

形成自己的风格

好作品和普通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你的文章是否有自己的风格。想要塑造自己的风格,布兰登·罗伊尔在《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主要提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论证严谨,例证准确具体

当你提出自己的观点时,必须用例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让读者信服你。

我之前在写书评的时候,老师批改我的书评时提出最多的意见就是素材不足,论证不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读起来比较乏味枯燥,缺乏活力。

当人们读完一篇文章后,能长时间记住的往往是其中的事例和细节,而我的文章恰恰缺乏这些内容,所以给人印象不深刻。

想要让自己的观点让人信服,必须用严谨的态度通过准确具体的事例去论证。像科学家去验证自己的结论时一样严谨。

“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人工培植豌豆,对不同代的豌豆的性状和数目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计数和分析。运用这样的实验方法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严谨的态度。他酷爱自己的研究工作,并乐在其中,不怕苦不怕累,经过8个寒暑的辛勤劳作,孟德尔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人们分别称他的发现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和“孟德尔第二定律”,它们揭示了生物遗传奥秘的基本规律。

科学家做研究如此耐心和严谨,值得我们学习。在写作时,如果使用模糊的语言会弱化文章主题,因为它迫使读者猜测你要表达的含义,而无法完全专注于你的观点。选择描述性词汇和准确具体事例会让论证更加充分,使文章更有力。

运用短句,保持文章内容清晰。

布兰登·罗伊尔说,保持文章内容清晰的方法之一,就是限制长句的使用,最简单的方法是把长句拆分成2~3个短句。使用短句的关键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短句,长短句相结合,从而创造起伏变化的风格。

短句蕴藏着强大的力量,它的作用不容小觑。我前段时间就感受了一次短句的强大力量。

男朋友是军人,在部队里因为不能经常使用手机,所以我们约定好以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更多的是我给他写。前段时间我给他写了封满满三页纸的信。主要内容都是围绕遇到他我很幸福来写的。待他收到信的第2天,收到了他的一份礼物,礼物里有一张卡片,卡片上有一句留言,很简短,但是却很温暖很感动:你就是我遇到的那个对的人!对的人!看到这句话,我差点哭了出来。后来我在手机上给他回复了一条信息:我的长篇大论都不及你一句话让人感动。他不擅长表达,但他每说的一句话都很真诚,简短而有力量,都会让我感动和感到幸福。


好的短句能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就像男朋友卡片上的留言,打开看的第一眼,就是重复的“对的人”这三个字,不仅抓住眼球,更打动内心。偶尔使用短句,还能给文章增添一份灵动和确保读者能够迅速理解你的观点。

让文章更具可读性

一篇文章投放到市场想要获得最大的受众范围,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文章要有可读性。如何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布兰登罗伊尔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提出了四个建议,我觉得对我们现在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利用排版和设计。增加文档的页面空白,用空白行把段落隔开,避免一大块文字紧贴页面边缘,可以使文章读起来更轻松。

运用可读性工具。就是突出关键词和短语,常用的方法有粗体、斜体、破折号、项目编号。

使用标题。主要说的是小标题,小标题的运用可以引导读者的注意和有助于高效地传递信息。

回顾和修改文章

一篇文章并不是写完了就是真正的完成。很少有人能够一气呵成的写出一篇完美的文章。未经润色的文章就像沙尘暴中移动的沙子,当风暴最终停止,沙子也就静止了。

我之前写文章,基本都是写完看一遍,就投稿了,结果都是石沉大海,这跟我的写作态度有关,写作水平还没到那个高度却又不进行反复地修改,自然就没有过稿的机会。想要写出一篇自己满意并且别人也满意的文章,就必须重读全文,对文章的内容、细节、串联等方面进行修正,直到改到无可修改。

吕叔湘说:“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曾经修改他们的作品三遍五遍乃至十几遍才定稿。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已经为许多人的写作实践所证明,许多大家知道的名作也都是经过了反复的修改。

左思呕心沥血,10年的反复琢磨和修改才最终写成《三都赋》,使洛阳为之纸贵。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也作过多次修改,涉及内容变动达上千处,包括典故、比喻的运用、结构的调整、部分描写的删除、外语原文及音译等等。正是有了对《围城》的精心琢磨,才使得这部作品总体上日趋精致,最终导致了一部光彩照人的文学经典的诞生。

在没有电脑的年代,要修改文稿是多么困难的事,但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把那些多卷本的长篇修改了多遍以至十数遍,丝毫不亚于构思起草时对作品的生命投入。没有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也难怪他们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大文豪。

希特勒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定要把军装做到最帅,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穿上它,然后让他们上战场”。换言之,就是想要吸引更多的人穿上它,就必须把军装做到最帅。在写作方面,并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获得成功,不下一番苦功夫钻研,是很难有所成就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上掉馅饼,那只是个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吸引人的眼球,你也可以c位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