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的原因——读《对笑喷之弃业医生》

愈发认识到翻译和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对阅读的影响有多大,对于推荐词中的“爆笑”这一概念,我试图去了解,但发现做了一番无用功。译者很努力的试图让读者了解作者写的那些“梗”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发我会心一笑的内容似乎并不多,就算有,也只是在很肤浅的表层,懵懂的揣测作者的本来意图。

这个时候就暗恨自己积累不足,经过包装的整饬的牛排精致可口,我却忽然想看最新鲜的还没有被处理的牛肉,但我是个烹饪技巧和消化能力同样低的人。贸贸然想要看原版,实在是对解牛的庖丁和大厨们不礼貌。所谓吃现成的,有它的好处,只需直接摄取,就能理解其主要讲述着什么。

在字里行间中游走,能微薄的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和生活。医疗卫生领域于我实在陌生,每年都要去医院看病和体检并没有让我对高悬着红十字的建筑生出感情,如果一定要有,我觉的应该是敬畏。没错,我敬畏生命,也敬畏这个与生命出生疾病和死亡关联密切的场所,和死神赛跑的医生和护士一袭白衣被冠以天使之名,我觉得他们仍然是人,术业有专攻,他们的学习经历让他们拥有了行医这种技能,既然是技能,就要接受有人掌握娴熟有人稍微陌生的事实,不过,对于患者而言,总希望从权威人士的口中获得安然无恙的消息。在我曾从事的职业中,与医疗最近的应该是那一段时间不长的医保结算工作,看着一张张票据和一页页药品名录,看着一个个疾病明目,会直观的感觉到,命比纸薄这个词多残酷。医生们在纸上贴胶布对裂缝处进行修补,试图让这张纸恢复原貌和功能,延长这张纸的使用时间和寿命。

看这本书,方发现原来中外的医生都不容易,之前对于外国的医生形象,还停留在《老友记》里瑞秋有钱的牙医前未婚夫和一堆以急诊科医生等为主题的外剧里,中国的很多急诊类电视剧不算,它只是给一个恋爱故事披上了急诊科的环境背景设定和外皮。每年新生报考专业的时候,都会看见这样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句过来人的玩笑之语读来让心心里发酸,我没有学医,但身边不乏有学医的小朋友。漫长的前期投入,并不只是本科多出来的那一年,读研读博对于学医的娃娃来说,是一条看不见的桥,桥下是湍急的河流,但总要一试。

如果布满荆棘的路走一遍前方就是坦途,那么这一切应该很值得,但并非如此。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我,每次看到新闻里某处因医患关系紧张而失去性命的医生和护士,都脊背发凉,一个家庭其实是太过脆弱的,缺少一个人,就少了顶梁柱或者希望。救死扶伤变成了真正的“高危职业”,一条命的消失是发多少条悼念和追忆微博都挽回不了的损失。

为什么离开,因为那些过去积累成了并不满意的现在,想要有一个比现在更好的未来。

有人在笑,笑完了表面的糖。这故事咀嚼起来,其实带着点苦,这点苦,让人回味,让人清醒。

你可能感兴趣的:(离开的原因——读《对笑喷之弃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