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文 | 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拾遗

拆解原因:

最开始以为是刘润写的那一篇的翻版,结果发现不是,只是标题一样,因此想同类下拆这一篇

刘润之前的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3W-bd-cJMYqtAb3PuE4BzA《刘润:比1000万的学区房更贵的,是你家里的书房》

这篇文章只有5k好看,原则上不算是小爆款,从行文上看,只是「素材罗列」,但这种行文强在小素材内的展现上。

标题:学区房这个现象级话题关键词吸睛,书房 vs 学区房

极简大纲:只有两个部分:名人读书+著名调查数据

名人读书部分

韩寒:父亲对其的影响

高晓松:父母家庭氛围对其的影响

杨绛:父亲对其的影响

钱钟书:父亲巨量藏书对其的影响

钱学森:父母对其的影响

梁启超:自己培育后人的方法——读书

著名调查数据:

美国社会学家埃文斯做过一个调查,调查发现了三个结论:

这个三个调查数据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最好的学区房,其实是你家的书房。

总结:博尔赫斯有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

整体结构:分总式结构——通过6个通过书成长的故事+1个社会调查数据,来给出结论:一个藏书多、有文化底蕴的家庭,不光影响着我们,也影响着的我们的下一代。

结构复用:某个名人被某个事情影响的故事结构

结构1:顺序式——韩寒&高晓松&杨绛

1.背景介绍

高晓松出身于书香世家

韩寒的父母都是公务员,韩寒出生后,父亲往书架上添了好些书。

2.父母的做法

为了让韩寒爱上阅读,父亲把文学书籍和一些好书,放到了书架最下面几层。

“当时我家里有好多书,连走廊里都摆满了书。对我而言,读书就像吃饭。

3.引用名人名言/回忆——目的是为了说明家庭读书的氛围,以及韩寒&高晓松热爱读书的情景

韩寒父亲回忆说:“韩寒几乎每天晚上八点开始看书。”“经常连续十个小时都在书房里。”

《鱼羊野史》中回忆道

4.成就——韩寒和高晓松在「书」方面的成就

正是这样的阅读环境,铸造了后来那个《三重门》的韩寒。

正是因为书籍的滋养,

20多岁的高晓松,才写出了1990年代最好的校园民谣。2013年之后,高晓松参与制作了三档综艺:《晓说》《晓松奇谈》《奇葩说》。

结构2:倒叙式——钱钟书

1.先说成就:都说钱锺书是“百科全书”,

2.成就典故:黄永玉一直不太相信——凤凰涅槃的故事

3.牛的原因:钱锺书为什么这么牛?正是得益于父亲钱基博从小的培养。——5万藏书相当于一个中型图书馆了。

钱锺书“百科全书式的脑子”是怎么炼成的?钱锺书说:“多看了一点书而已。”

素材收集:

6个故事+1个素材——可以复用的场景:教育,家庭氛围,父母的熏陶

博尔赫斯有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

“读书是最好的家风,书架是最好的不动产。”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文 | 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