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庄子的寓言故事一段时间了,总是感觉似懂非懂,关键是还有很多观点我是不认同的,唯有今天这篇《庄子·秋水》中“濠梁之辩”的故事,我觉得挺有意思且有所感悟。
这个“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故事太有名了,我快乐生活的文件夹的名字就是“子非鱼”,手机套也是“子非鱼”,突然感觉到我和庄子终于弹了同一首曲子了。
有一天,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上游玩。庄子说:“你看那白条纹的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呀!这是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鱼,你怎么能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同理可证,“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不是鱼,也不可能知道鱼是否快乐,是这么个道理吧?”
惠子的逻辑是,“你不懂鱼”跟“我不懂你”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只要我承认“我无法懂你”,那么,你就得承认“你无法懂鱼”。听上去很有道理,可是庄子没掉入这个逻辑陷阱。
庄子说:“那我就顺着你的话来说吧!你刚才问我‘安知鱼之乐’,我从哪儿知道鱼的快乐呢?这还不简单,我站在濠水上方的石桥上知道的!”庄子用一个文字游戏搪塞了过去,把“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解释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了——无法证明对方的质问,索性把问题简化。
一般认为,“濠梁之辩”的论证方法,存在诸多哲学认知及逻辑规则问题。
在辩论中,庄、惠二人所持观点对立,且论证逻辑相异:在辩论内容上,庄子主张 “知鱼之乐”,而惠子反对 “知鱼之乐”;在论证方式上,惠子 “偏客观知识的逻辑分析”,而庄子 “则重主观审美的直觉体会”。人家惠施有理有据地跟你分析,你却揪着人家的用词大做文章,难免有“诡辩”之嫌。
这组对话还有一种理解方式。从形式辩论的角度上说,惠施认为,自己可以让庄子自相矛盾,于是便说出了“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但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不可能知道鱼是否快乐”;但他没想到,自己脱口而出之后,逻辑漏洞就被庄子发现了,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然你已经默认“我知道鱼儿快乐”这个事实,又何必再来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可见你不是真的有疑问,而只是问我现在在什么地方罢了。
这两个人的辩论,表面上看是好友之间的斗嘴,其实反映了两种思维方式的交锋:庄子代表了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因为他对于事物的认知方式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思考,尤其加入了自己的情绪心态;而惠施,则更偏向西方哲学中的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讲究排除主观臆断,尽量以完全客观的视角观察世界。
两者孰优孰劣,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结论,但是在审美意识上,绝对是庄子更胜一筹。 庄子是站在从感性同通的角度观看事物,惠子和庄子游于濠梁之上,“游”是心境,“濠梁”是美景”,庄子的“快乐经验所描述的不是某些孤立的主体,而是叙述情境的处理”,换句话说,心情好,处处眼光明媚,就连鱼都跟着快乐。
庄子钓于濮水之上,宁做水中之龟也不愿坐王侯之位——千百年来,庄子高洁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他是否真的被楚王招聘为国相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庄子给我们开启了一条栖养心灵的人生道路,让我们知道,在功名利禄的攀附之外,还有另一种活法。
苏轼有一首词叫《卜算子》,其中有两句用来形容庄子,再合适不过,“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庄子就是那非梧桐树不栖、非练食不食的神鸟,即便孤立于寒枝之上,也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人应该有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是任何现实条件都不能换取的,庄子用实际行动守护住了自己的节操与真性,如英国诗人拜伦所言“我不愿用我自由的思想,来交换国王的权杖。”
我还是比较喜欢感性而超脱的快乐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