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变老的艺术》听书有感

一、优雅地变老

“优雅地变老”有四条建议,在德语里都是以字母L开头的:运动Lauf、学习Lernen、爱Lieb和笑Lache

我现在正在努力的养成运动的习惯,一方面是因为害怕衰老来的太快,另一方面是因为运动会减压并且带来快乐;同时一直保持不断的学习,一直牢记爷爷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希望在长期坚持学习中能够延缓大脑的衰老,老了以后也因为有所学习生活充实有趣。

爱是指宽泛的“爱”,是指老人应该尝试建立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多参与志愿和民间社会活动,让老人找到自己的价值感。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在浙大儿院随处可见的老年人导医,医院每一个转弯的地方都有热情可爱的爷爷奶奶们,他们长相和蔼,礼貌热情,引导患者及家属耐心热忱,指路或者讲解事项都清晰易懂,让当时询问的我感动不已。

笑,保持乐观和笑容会减缓衰老。爱笑的老人给人一种自然的亲切感,让人心情愉悦。

二、尊老敬老

为什么要尊老敬老,从生物学上说,人类代际养育,传授生活经验后才慢慢走向衰老;从社会正义讲,尊老敬老是纳入法律的义务。人从出生到成年,是老人为孩子提供成功长大的基本条件,从公平互惠原则看,年轻人在父母老去后应该尊敬和赡养他们。

这就是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全部解释。

如何尊老敬老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同理人货换位思考的原则来表述,就是等你老了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现在就应该怎样对待老人。

在我们老家,有句方言这么说的”水沿屋檐儿放“,解释来就是上行下效,孩子看着父母如何对待老人,以后父母老了就会如何对待父母的。

老家隔壁的奶奶在床上瘫痪了三年才离世,那段不能自理的日子里,她家儿媳妇经常吼骂她,还记得我妈经常用“你别这样哦,小心水沿屋檐儿放“来劝告她儿媳妇,大概是劝说的人多了,或是经常被人说,据说后来好些了,也怕自己的儿媳妇在她老了这样对待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一种表述是人越老越像小孩,我们做孩子时不想得到的,成年时就不要强加给老人。所以老人希望得到真正的关心和精神上的交流,保持和年轻人之间平等权利。

所以经常会有”老小老小,老人就是老小孩“这一说。

三、关于死亡

“死亡“真的是太沉重的话题,我不敢去想,也不愿意去想。

死亡可能是对所有人来讲最平等的了,无论身份地位,人终有一死。在死亡面前,所有人同样的渺小,都只是到世上来走一遭。

“已经过去的现在构成了时间,而依然存在的现在构成了永恒“这句话概括为”现在即永恒“,我们唯有抓住现在才是真正抓住了最宝贵的生命。

这也是所有人都强调的过好当下,当下是最宝贵最能掌控的。

认真思考死亡,把死亡严肃地看作自然的一部分,做好随时可能降临的思想准备。

实话说,这个真的太难做到了,我看到很多老死的老人在生命弥留之际还想再多活一会儿,哪怕一天半天的也好。

在老人生命的最后阶段,医生应该对老人实施“最佳治疗“,而不是”最大化治疗“。这个实行太艰难了,这需要家人和医生以及老人等各方面的配合和理解。作为家人,最重要的是保留老人的自尊和自主,不要用在及的判断代替老人的判断,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老人。

我见过癌症患者晚期时,医生建议保守治疗,让患者有质量的过完生命中最后的三到六个月,但患者的家属都希望患者生命可以延长,于是实施各种痛苦的放化疗,最后患者为了亲情和爱忍受痛苦治疗,最终还是没活过六个月,这种”最大化治疗“的例子不计其数。

“最佳治疗“需要具体病人具体分析,需要医生的准确判断,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与老人和家属作充分的沟通。我相信所有有医德的医生在脱离政策经济等因素的情况下,会很中肯的给到合理的建议。

看到这里,我只想说,等我老到不能自理,没有自主意识时,我宁可选择有尊严的结束生命,也不要去做“最大化治疗“,有质量有尊严的活着,对老人对子女都好。

四、写在最后

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这是不变的规律。希望我们努力做到”优雅地变老“,年轻时做到尊老敬老,老了后做一个值得被尊敬的老人,活出自己生命的色彩,在死亡来临时能够不畏惧的去面对,让这一生过得有质量有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优雅变老的艺术》听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