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后人的黄粑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能是很多外地人听说四川的第一反应吧!确实,这是李白对蜀道的真实描述。但对于土生土长的我来说,蜀道的难已经融入我的血液,儿时地我从未感觉到蜀道的难。我出生在四川达州大竹县的一个小山村,我所在的县城,被一座山分为山前和山后,城里的区域为山前,城里的人被称为山前人,我们山村是属于山后,我们被称为山后人。对于山后人来说,翻过一座大山,也就进城了。以前,常听外公讲,他年轻时挑石膏到城里卖,来回翻山越岭,得花四天时间。

      山前和山后除了地域的区别,在方言上也是有一些差别的。比如,我们山后人把一声的吃(chi)饭说成一声的吃(qi)饭,记得有一次,我和我哥进城,在湖边看人钓鱼,我哥和一个中年人搭讪,他们聊到鱼怎样做好吃时,我哥吐出吃(qi)这个字眼,山前人带着些许“异样”的眼光说,你们是山后的吧!

      其实,做为一个地道的山后人,又有什么不好?山后人守着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守着属于自己的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山后人住的房子旁,都有一片晒场,我们把它叫做“地坝”,它的作用很多,首先它被用来晾晒各种粮食;其次它是过年过节,亲朋好友聊天、喝茶、玩扑克、晒太阳的场所;最后,它也是体现传统民风的“战场”——做黄粑的场地。

      现在城里人都住着高楼,失去了做黄粑的“战场”,如果想吃,只能靠买。在我们山后,有一种“断代”的现象,山后的房子里面住的一般都是孩子和老人,有劳动力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因此,提到做黄粑的工艺流程,很多年轻人也不知就里。而我的乡土记忆里最深刻也最让人怀念的便是每年过年前外公外婆做黄粑的场景!

我记忆中黄粑的做法是这样的,它的原料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原料是稻草,稻草需要选金黄色的上等稻草,把稻草放在地坝上烧成灰,一边烧,一边把烧好的灰用铲子铲在垫了几层纱布的箩筐里(箩筐和纱布先用水浸湿,箩筐放在两张并在一起的长凳子上,凳子下面放一个大盆),同时用水把灰浇湿,下面大盆接流下的水,烧稻草的量和过滤水的量也有考究,需根据做黄粑数量决定,水一般在灰里重复过滤三遍,以便跟稻草灰更长时间接触。过滤出来的水,我们把它叫做碱水,这种水用手去摸它,是一种滑滑的浅黄色的液体,碱水一般用桶装着沉淀一宿,第二天取上面的用。

      第二种原料是米,米分两种,一种是糯米,另一种是粳米,粳米和糯米的配比也有考究,这得根据个人口味儿来分配两种米的占比,如果吃得糯一点得话呢,糯米的占比就多一些,相反则反,但配比得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不然最后黄粑难以成型。米分三步流程,淘米、泡米和磨浆。米淘三遍,泡一宿,泡米的水用碱水。泡米的时候需要用到第三种原料黄栀子果,我们称其为黄栀子,由于我们那边方言不分平翘舌,如果不知道其学名的话,就会以为说的是黄籽籽。把黄栀子果撕破放纱布中,打一小盆碱水,把纱布包裹的黄栀子果放里面浸泡、揉搓,把栀子果里的色素充分溶解在碱水里,其后再把深黄色的碱水放到米里面,充分搅拌,搅拌均匀后,米就变成浅黄色了。这就是我们那边黄粑,黄字的来源。

黄栀子

      磨浆,磨浆使用石磨,我们那边的石磨都是用人推的,用一根J字型的,手臂那么粗的杆,大约2米长,J的底部插入石磨手柄上,J的顶部垂直布置一根约40厘米的横杆,人就是握住这个横杆发力的,力气小的可以两个人推一个磨,力气大的一个人足矣。石磨一般是一个人推,一个人不断在石磨上加米,加一次大约50-100克米,推两圈加一次。石磨的出口用一个布袋(我们方言叫“包帕”)接流出来的米浆,待米浆全部流入布袋,把布袋口用布条系紧,抬到两根并着得长凳子上横担着,放一宿,让水从布袋里渗出,米浆硬化。

石磨

        接下来就是蒸,把固化的米浆掰成女孩儿拳头那么大的块,均匀的放蒸笼里(蒸笼上面一般要隔一层纱布,以免蒸熟的米浆黏在蒸笼上),下一步把蒸笼放锅上蒸(锅下面架着大块柴火),直至蒸到米浆块上有蜂窝孔状。这时,蒸笼上面热气腾腾,想把米浆块弄出来,就需要一个技巧,在锅里面加一大瓢冷水,在冷水里面浸湿双手,掀开蒸笼盖子,拧着纱布的四个角,飞快的跑到碓窝旁,往碓窝里一扔,急急地用嘴把手一呼,立马拉着纱布一角往上一提,抡着碓杵(碓杵是T型的,两手一前一后握竖杆发力)使劲打,一打一哈,好像要使足全身地劲。轮番打了几十遍后,米浆块就聚一起了,这时候,把衣袖往上一撸,马步一扎,两手抱着米浆团往上一提,再往桌上一甩(桌上需先用纱布擦一层植物油,以免米浆团黏在桌子上)。

      下一步是黄粑成型(成型需趁热)。这个阶段需要用到的工具是木模子,我们方言把它叫做“花版”,每个“花版”上面刻有不同花和字,字和花都是寓意吉祥的类型,比如喜、寿、福、荷花、玫瑰、百合等。在“花版”上面用纱布擦一层植物油,从米浆团上扯一小坨下来(大概50-100克),在桌上滚成一个圆团,放“花版”里,用手压平,压好后,斜着在桌上把成型的黄粑给磕出来。这样一个印有花和字的黄粑就做好了,再把它平铺在簸箕里,放在室内自然硬化,一般放在室内的时间是两天左右(过程中不能开窗,开窗被霜风吹了,黄粑易坏),时间长了,黄粑就会干得开裂。

黄粑和木模子

    接下来是黄粑的储存。把上等稻草烧成灰,然后把灰放瓦岗里,在瓦岗里加入水把稻草灰淹没,等到水和灰冷却了之后,再把黄粑放入瓦岗里的稻草灰中,这样黄粑至少能储存两个月。

      这就是我们达州大竹山后人黄粑的做法,过程既简单又复杂,做出来的黄粑是浅黄色的,有一种质朴感。全程制作和保存没有用到现代化原料、设备和工艺。这套制作流程,我小时候,每年都要目睹一遍,因为黄粑是我们农村必备的年货之一。

图片来源淘宝

      改革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祖国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山后人”变成了“山前人”,这是改革发展的成果,也是由穷到富的象征!每次假期我回外公家,总能听到外公感叹:“现在伸脚便能到城里了”!对于外公他们那一代的山后人,走过离家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城里了!而现在大多数人过的都是快节奏、高效率地生活,以前是农村包围城市,现在几乎变成城市“包围”农村了,城市人越来越多,农村人越来越少,一个个村庄正在慢慢消失,由农村人承载地传统文化也在逐渐淡化!以前总听外公讲,他们小时候没吃的,吃过一种白色的泥,从他们嘴里得知,那种泥还很难得,需要走很远的山路,有一种翻山越岭只为泥地感觉!而现在,我们正过着有肉吃,有书看,有歌唱,游山玩水的日子。虽然山后人变成山前人了,但我们仍需承载和传承属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工艺,这样的社会才会更有底蕴和内涵。

图片来源淘宝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后人的黄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