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汁儿咬文——阴阳

豆汁儿栏目


知识不是逗你玩 豆汁儿带你学知识

阴阳这个词,几乎是中国文化中出镜率最高的一个了,倘若你翻一翻中国的古书,会发现到处都是这个词,比如《庄子》说“易以道阴阳”——《周易》这本神奇的书就是说阴阳的。《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形容一个人古怪,我们会说“阴阳怪气的”,就连你身体出了毛病去看老中医,大夫也往往送你一句:“哎呀,你这是阴阳失调啊”。

那这个玄之又玄的词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呀,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读书的经验,就是大凡看上去很玄妙的词或概念,其实它的本源都很简单。阴阳这个词也是。阴阳这个词,出现的很早,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阳字,金文当中,阴阳二字已经连用了。这个时候的阴阳,乃至《诗经》中“既景乃刚,相其阴阳”,都是指这个词的最初涵义:阳,就是阳关洒射,阴就是阳光洒射的否定。

大概西周以后,阴阳开始被想象为“气”。并且用这个“阴阳二气”的模型去解释自然界的现象。比如四季变化。

古人以为,气候的变化都是因为阴阳二气的作用,阴气代表冷,阳气代表热。宇宙间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发生交替变化,便反应在四季的变化上。夏季炎热时,就是纯阳,冬季寒冷时,属于纯阴。阴气和阳气互相消长,春季阳气增长,阴气衰弱,当阳气到达最顶点时就是夏至。夏至是转折点,阴气渐渐强,阳气渐渐变弱,当阴气到达顶点时就是冬至。这时再发生逆转,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于是就完成了一个周期的变化。

再比如,中国出现的最早的对地震现象的解释,也是用的这个模型。周代有个人叫伯阳父,说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就是因为阳气伏在地下出不来,阴气压着无法上升,于是就产生了地震。

此外,日食月食、水旱灾害,乃至瘟疫,古人都用一个阴阳模型来解释,当然,这个解释是很笼统很主观的。

战国以后,阴阳的涵义开始变得丰富,开始有了诸如原力、宇宙的大道、万物的运行规律等意义。到了西汉,经过一个叫董仲舒的整理,阴阳与另外两个大家也很熟悉的名词“五行、八卦”,三大文化融合在一起,终于变得玄之又玄。也是这个时期,阴阳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涵义融入到了中医理论中,用阴阳五行模型来解释人体的运行机制,也就是从那之后,才有了老中医那句:你这是阴阳不调啊

豆汁儿赞助商

你可能感兴趣的:(豆汁儿咬文——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