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大厂镀金后,成了一无是处的“中年”工具人?

伴随着盛夏的来临,今年的春招季基本进入了尾声。面对疫情平稳后的第一个招聘季,很多人蠢蠢欲动,但却纹丝不动。这其中尤以30+的职场“老兵”为“重灾区”。

近日,在某职场社区中,一位头部大厂的32岁员工就客观清醒地剖析了自己简历通过率仅为30%的原因,可谓字字珠玑,不少网友跟帖表示深有同感。

其中年龄毫无疑问成为了“罪魁祸首”。跳不动、接不住、上不了岸、更创不了业,最终只能在焦虑中继续“安稳”搬砖。

不知从何时起,职场的年龄大限,从35岁降到了30岁。

似乎无论是哪个圈层的职场人,30岁后的每一步都步履维艰。

 01、越降越低的职场年龄“大限”

此前,国内媒体曾发起了一项关于「35岁危机」的调查。面对35岁这一“职场大限”,这届职场人显得非常焦虑。

调查显示,85.5%的受访者表示有「35岁危机感」,仅有8.7%的受访者没有。当被问到「你的35岁危机感有多强」时,86.84%的受访者表示危机感在5分及以上。62.23%的受访者表示危机感在7分及以上,还有14.8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危机感是10分。

而在年龄方面,31-35岁的职场人危机感最强,强度平均值达到7.1分。无论是孩子教育、老人赡养,还是职场生存等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压力和挑战都如影随形。

不仅是30+的职场人焦虑感满满,20多岁的年轻人对于即将到来的“35岁”也满怀焦虑,其平均危机值也达到了6.7分。

或许你以为只有互联网这种吃年轻饭的行业才会有职场危机,但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没有什么行业能“独善其身”,安稳养老。

首先来看看职场“网红”互联网大厂。

一位35岁的大厂员工就吐槽:当初以为来大厂是走对的一步棋,然而现在看来却是完全错误。技术方向越来越窄,现在完全废了…… 虽然薪资高了,但外面也接不住了…… 现在有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想要离开这个卷的行业,感觉泥足深陷,前后为难……

更有一名网友爆料:组里不招32岁以上的,大头兵不要35k 以上的,不要大龄未婚女。

那么捧着铁饭碗的国企和事业单位员工就可以安心养老了吗?改革改制、业绩下滑、站队拍马、论资排辈、裙带关系……同样让体制内的员工分分钟想走出围城。

而没有大厂和体制光环的普通私企,30+员工们的境遇更是不容乐观。

虽然经常加班但却拿着可怜的薪水,没有名企背书、名校学历、过硬技术以及丰富资源,外加逐渐增大的年龄,让私企的“大龄”员工们只能老老实实地搬砖。

难道那些已经升至公司中层甚至管理层的“领导”们就没有焦虑了吗?

你可能万万没想到,高层管理者的「35岁危机感」最强,平均值达到7.6分;基层管理者危机感平均值是7.0分,而普通员工则是6.9分。

在获得更高收入和更高职级的同时,压力和危机感也与日俱增。

02、无处安放的职场焦虑

其实,对于30+职场人来说,危机感不仅来源于求职天花板,更有“高不成低不就”的职业发展困境,和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存压力。

呈现出的现状就是:工作越来越熟练,但成长却越来越缓慢,逐渐沦为了工具人;随时有被“新人”淘汰的危险,但却没信心没勇气找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和待遇,于是活得越来越“窝囊”……

而一旦行业有动荡,公司有变革,或者跟直属领导关系恶化,这些创新能力和加班能力已不如年轻人,还比年轻人贵的职场“元老”就成为降薪裁员的首选。

其实无论是「35岁危机」还是「30岁危机」,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是人人力争上游背景下社会“内卷”的产物。

但解决危机的正确操作不是让它消失,而是正视它的存在,并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把握好变量。

要知道:世界上没有永远不失业的岗位,也没有哪一个行业存在绝对的安全感,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和价值感远比每天挖空心思地想着跳槽更奏效。

如果毫无策略和目标地瞎努力,甚至是直接就势躺平,必然造就温水青蛙,最终只能坐以待毙。

有人选择副业傍身,找到安全感

一名大厂员工坦言:“我身边有好多以前在腾讯,中信等大厂的前辈告诫我,在厂里别放弃做副业的可能,尽量抽时间弄点别的东西。今年32了,除了上班,还弄了个淘宝店卖卖运动器材,又经营了一个小型线下俱乐部挣点小外快。即便以后被公司主动抛弃也不怕老无所依”。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打工人走上了“斜杠青年”的道路,充分利用好上班和班后时间,经营起了自己的小事业,不仅让单位时间产出更大的价值,也让自己多了一份选择和安全感。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副业显然是奢侈的。主业都用来996了,哪有时间折腾副业??

有人选择换个赛道,重新出发

所以还有人选择换个行业,跨界成长。

行业确实存在着朝阳和夕阳之分,有些行业吃“青春饭”,但也有些行业越老越吃香。如果你能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对不同行业有一个精准的预判,那么转行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例如从技术密集型转行到资源密集型,从专业业务型转行到综合管理型。

自己能掌控自己的时间和职业生涯,显然对于扮演着多重角色的中年人而言更为重要。

还有人让自己具备稀缺“价值”

一个人在职场上进阶的终极目标,就是从依靠出卖自己的时间赚钱,到学会调用资源和资本赚钱,并最终让自己的价值“资源化”。

彼时,你出卖的不再是自己的劳动力和时间,而是附加在你身上的各种资源。比如:

足不出户,就有回头客跑来下单。

在行业内安插了很多“线人”,都愿意和你交换信息,成为你的信息源。

任何时候想跳槽或单干,都能接到各处抛来的橄榄枝。

别人搞不到的微信,你随时都能联系上。

……

而获取这些“稀缺资源”其实并不难,只需要你在工作时,多动些脑筋,想清楚每件事情背后的底层逻辑。

无论是曾经的70后、80后,还是现在的90后、95后,只有敢于踏出舒适区,真正为自己而工作,让自己具备稀缺价值,才能迎来职业生涯的转机。

 03、写在最后

职场如江湖,对于正在打拼的职场人来说,无论是初入职场时的懵懂无知,还是“而立”之年的危机四伏,都需要审时度势、在认清自己的前提下“武装”自己,学会为自己安排和准备“后路”。

在这个变化才是永恒的时代,只要你肯改变,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虽然与时俱进不能保证我们远离危机,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可以缓解焦虑。

固步自封难以长久,必须要发挥自驱力,向阳而生。真正可怕的不是中年危机,而是正值当打之年,却已经“老态龙钟”。

我们永远年轻,更永远都有机会。

本文由经理人分享(ID:manashare)原创,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顶级大厂镀金后,成了一无是处的“中年”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