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大学那会,有一次老师上课讲“自由主义”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自由的尽头是哪里?如果没有坚守,自由将毫无意义。”
可能是这番话契合当时的心境,被我记了许多年。遇到关于“坚守”的故事,就会拿这句话来概述故事的核心内容,也每每告诫自己遇事要多一分“坚守”。
今天读的这篇文章《臧哀伯谏纳郜鼎》,我看到的也是“坚守”。
1
《臧哀伯谏纳郜鼎》是《古文观止》的第六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臧哀伯指出鲁桓公从宋国取得“郜(读告)鼎”且“纳于太庙”是“非礼”行为。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鲁桓公二年四月,鲁桓公从宋国取得原属郜国的传国大鼎,放进太庙,这是不符合礼仪的。
历史背景是理解文章的关键。但本文背景交代非常简单,加上标点符号才20个字。因为在文章写成的时候,人们对故事背景都比较熟悉,所以被简略了。但两千多年后的我们读起来就费劲了。
2
背景就从鲁桓公开始谈起。
鲁桓公姬允是鲁惠公和正室夫人仲子所生,是嫡长子。
他母亲仲子是宋武公的女儿,原本是要嫁给鲁惠公的儿子息姑(即鲁隐公),但惠公见其长得漂亮,强占为己妻,生了姬允。
鲁惠公去世的时候,姬允年纪尚幼,便由他的庶兄鲁隐公摄政。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姬允联合公子翚(读挥)弑杀鲁隐公,姬允上台,即为鲁桓公。
接着就解读“取郜大鼎于宋”。
“郜”是一个国家,存在约400年,最后为宋国所灭。但本文所述故事发生时尚未灭亡。铸有郜史硕父鼎,即文中所说“郜大鼎”。
那鲁国何以从宋国“取”鼎?郜国在春秋初期成为宋国的附庸国,鼎也流入了宋国。
公元前710年,宋国太宰华父督觊觎宋国大臣孔父嘉妻子美貌,杀死了孔父嘉,占有了他的妻子。
华父督害怕国君宋殇公处理他,便将宋殇公也杀害了,另立宋穆公的儿子“子冯”为君主,即宋庄公。
为了取得各诸侯国对此事的认同,先后对齐、陈、郑、鲁等国进行贿赂。其中,郜鼎被送往鲁国,被鲁桓公放在太庙里。
“非礼也。”臧哀伯认为鲁桓公接受贿赂并将其放置于太庙不符合“礼”,便向鲁桓公进行劝谏。
臧哀伯是臧僖伯的儿子。
3
文章的核心部分来了。先逐条分析,再做综合分析。
“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
君主应弘扬德行、阻塞邪恶,以此来作为百官的榜样。并且要以这一要求告诫子孙。
臧哀伯一上来就先给君主立了标准:“昭德塞违、临照百官”。按照逻辑,后面肯定要说到鲁桓公“纳鼎”的行为不符合这个标准。
接着,用“昭其俭、昭其度、昭其数、昭其文、昭其物、昭其声、昭其明”七个排比句论证君主该如何“昭德塞违”。
七个排比,让文章行云流水、气势恢弘。有读“汉赋”之感。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讲求美德,就要节俭而有法度,事物的增减都有一定的数量,并用纹彩和颜色加以标志,用声音和光亮加以表现,以此来监察百官,百官这才警戒畏惧,而不敢违反法度。
概括起来就是“用美德和礼法约束百官”。
4
“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如今您反其道而行之,“灭德立违”,把人家贿赂的器物置于太庙之中,并让百官都知道您这一行为。
果然,开始套用自己的提出的标准,指出鲁桓公行为上的错误了。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如果百官都跟着这样做,您又能惩罚谁呢?国家衰败,是从为官者走上邪路开始的。为官者丧失德行,是凭借宠爱而明目张胆的接受贿赂开始的。
换而言之:您接受贿赂,会让百官争相学习,也明目张胆的收受贿赂,丧失德行,最终您还不能依法处理他们,因为您就这是这样做的,那么国家就会逐渐衰落。
“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把郜鼎放在鲁国的太庙,还有比这更公开的贿赂吗?
进一步指出鲁桓公不仅收受贿赂,还大肆炫耀这一错误行为,那就是错上加错。
鲁国太庙是祭祀周公的地方,而郜国跟鲁国是同宗。把同宗的大鼎放到太庙之中,不知道周公泉下有知,是否会被气到。
“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
武王灭商,把九鼎搬到王城,正义之士尚且所有非议。而您却堂而皇之地将象征着违背礼法、表明叛乱的贿赂之物放在太庙之中,这这么能行呢?
您把郜鼎放在太庙中,会被人非议的。
连用三个反问说明“纳鼎”的坏处,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直击要害。
结果“公不听”。
5
读罢此文,有所思。
第一,臧僖伯和臧哀伯的无奈。
对比臧僖伯和臧哀伯父子俩的两次劝谏,能看出两人的劝谏水平非常高,但都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是为无奈。
劝谏的方法类似,开头立标准,然后从标准出发论述君主行为有违标准,是“非礼也”,会给国家带来祸患,劝君主改正错误。
但两者都未得到想要的结果。臧僖伯谏观鱼的结果是鲁隐公“陈鱼而观之”,臧哀伯谏纳郜鼎的结果是“公不听”。
第二,臧僖伯和臧哀伯的坚守。
父子俩敢于去劝谏君主,说明心有坚守,更准确的说是对“礼”的坚守。
捕鱼是“贱业”,而鲁隐公偏偏要去“观赏”,臧僖伯认为这不符合礼,于是劝谏。
接受贿赂且将之公告天下,有失君主脸面,对国家造成损害,“非礼也”,臧哀伯于是劝谏。
如果内心没有标准,那就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有如此口才劝谏君主,我想他们为君主唱赞歌当会更加动听。
但正因为心中有坚守,才觉得要必去去劝谏君主、去改正君主的错误,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家国情怀。
第三,对写材料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因为从事文字工作,才决定认真读《古文观止》,想从中获得写作的智慧。
如本篇文章,文章精简而有力,逻辑清晰且论证严密,都是值得学习的。具体而言,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详略得当,背景交代简短,而劝谏部分详细展开。
二是论证结构采用对比论证,强化被谏者现实感受。
三是行文流畅、气势恢宏,用排比、反问的手法,让文章有了“势”。
四是论理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提出标准、论证标准、总结观点、指向现实、后果展示(以反问的形式),这套写作方式可以直接套用。
有的表达可以在政论文中直接引用。
6
写在最后的故事。
鲁桓公最后没有听从臧哀伯的劝谏,把郜鼎纳为己有,且放置太庙以炫耀功劳。
一个能杀哥哥以即位的君主,会以收受贿赂为耻?臧哀伯劝谏的结果早已能预料。
后来,鲁桓公娶了齐襄公的妹妹文姜为夫人。但这个夫人不正经,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有染,最后齐襄公令公子彭生要了鲁桓公的命。
鲁桓公和文姜的儿子姬同即位,是为鲁庄公。
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