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变,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这句话曾深深地刺痛了我。说来惭愧,直到退休我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信仰。上大学的时候没有哲学课、逻辑课;学习知识的年龄段没听说过蒙森、伏尔泰、歌德、卢梭、黑格尔;从小被灌输的只有辩证法、无神论、唯物主义。我无从选择,甚至不知道何为信仰?直到长大成人、旅行欧洲、认识基督教之后,才突然感觉到了信仰的存在和力量。
耶稣基督的故事其实很简单:3000年前的某一天,上帝的儿子耶稣代替世人受过,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的善良和爱心,让自认有原罪、有缺憾、在上帝眼中不完美的人类,有了来世的寄托和期盼;让沉浸在嫉妒、贪婪、欺诈、邪恶等罪恶深渊中不能自拔的人,在最后审判到来之前,看到了宽恕、救赎和希望。上帝从此成了信徒们灵魂深处的记忆和信仰。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前十世纪。从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开始,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同时也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皇权想利用它为封建专制服务,信徒们把它作为高贵的信仰,于是,欧洲大陆针对宗教问题演绎了一场旷日持久论战和冲突,史称宗教改革,其实就是欧洲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正是在这场你死我活的矛盾冲突中,欧洲人找到了光明之路。因为对他们来说,信仰上帝的过程,就是追寻真理的过程,就是确认普世价值的过程,就是从中世纪黑死病的阴影中觉醒,一步步走进现代文明的过程。
为什么要改革呢?因为罗马的天主教此时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有的纯真和神圣。十五世纪以来,为了控制言论和解释权:教会宣称自己是神的代言人,也是唯一享有特权阅读和解释《圣经》的人,其他人私下阅读《圣经》就是犯罪;教皇以出售“赎罪券”的形式大肆敛财,以出钱多少来决定你死后是升入天堂还是打进地狱的宣判……腐败和罪恶已经严重地吞噬了天主教会的肌体,人们对教会的独裁专制和神职人员的伪善堕落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只待有人站出来振臂一呼了。
历史选择了马丁路德。1517年10月31日,这位德国神学教授在威登堡大教堂的门上贴出他的第一张大字报《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路德尖锐地指出:教皇及其教会的行为已经违背了基督的意志,必须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路德提出“因信称义”(因信仰而成为正义)的新教改革纲领,反对“因行称义”(因善功而成为正义);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人人可以阅读,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生子等等,得到了民众广泛的拥护和支持,但也惹怒了罗马教廷。1521年教皇下令开除路德的教籍,路德及其追随者与罗马天主教彻底决裂。
也许有人会问,下令出售“赎罪券”的是罗马教皇利奥十世,敛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修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与德国人何干?为什么德国会率先发难?这是因为当时的欧洲人,除了至高无上的神灵之外,还有至高无上的王权。虽然德国向来有“神圣罗马帝国”之称,但它“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伏尔泰语)。德国辖区内的骑士领地有上千个之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有300多个,王权形同虚设,从来都没有建立起真正强大的“中央集权”。这种分裂的状况对于国家而言是悲剧,而对于教会来说却是福音,德国因此成为“教皇的奶牛”。物极必反,也因此率先爆发了宗教改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德国人古登堡于1450年率先推出了机械活字印刷技术,并在欧洲催生出一个产业——印刷业,雨果认为:“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事件”。它使《圣经》进入普通百姓家成为可能,在此之前,教会是不允许普通人拥有、阅读和解释《圣经》的,一方面是为了控制言论,另一方面是因为《圣经》稀缺,只有昂贵的羊皮手抄本,穷人是买不起的。有了活字印刷之后,马丁路德翻译的德文版《圣经》家喻户晓,方便了基督教的普及推广。
几乎就在马丁路德发难的同时,茨温利领导了苏黎世的宗教改革,加尔文领导了日内瓦的宗教改革。他们和路德一样,都是带有文艺复兴背景的人文主义学者,他们认为:只有人文主义是不够的,还要有信仰,没有信仰的生命,就等于没有灵魂的躯壳。
紧随其后,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它就像从天而降的狂飙一样,无情地冲击着天主教会多年来的特权、罪恶和陈规陋习,打破了人们对罗马教廷的迷信。但信徒们对于天主教会并不想推翻、打倒、重新来过,“改革”而不是“革命”,就像相爱相杀的夫妻一样,不分居也不离婚,只想让你改好。
然而说到底,改革还是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残酷的厮杀争斗在所难免。法国的宗教改革曾引发了血腥的“圣巴托罗缪之夜”大屠杀,导致7万名新教徒在巴黎自己家中被事先密谋好的天主教徒斩尽杀绝,被害者都是城市精英,信奉新教的高官和贵族几乎全部遭到处决,其中还有新教儿子和媳妇被天主教父亲杀害的极端行为。惨案发生后塞纳河河水被鲜血染红,巴黎人很久不吃鱼虾。
更为极端的是,这场改革运动还引发了一场欧洲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史称“三十年战争”。拥护旧教的一方除德国旧教诸侯国之外,还有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和西班牙,并得到罗马教皇、波兰、立陶宛的支持;拥护新教的一方除德国新教诸侯国之外,还有丹麦、瑞典、法国、荷兰,并得到英国和俄国的支持。战争歇歇打打,从1618年一直打到1648年,最终以双方签定《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宣布结束。
三十年战争对德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连带饥荒和瘟疫,使德国人口损失三分之一,男性阵亡过半,300多座城市、2000多个村庄毁于一旦。战后的德国领土四分五裂,一度出现大大小小300多个独立邦国、数万个世俗领地和教会领地。分裂割据导致严重的关税壁垒,从柏林到瑞士,当时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德皇的最后一点权威荡然无存,帝国各种机构形同虚设,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已名存实亡。
自此,这场由宗教改革引发的欧洲乱局本该平息了吧——远远没有!三十年战争此后又连带引发了另外三场欧洲战争:荷兰与西班牙的独立战争;法国与西班牙的遗产战争;瑞典与丹麦➕挪威的北德战争。战后的结果发人深思,支持旧教的奥地利帝国一蹶不振,其吞并德意志的野心从此得到遏制;支持新教的瑞典、荷兰迅速崛起;原属西班牙的葡萄牙、原属奥地利的瑞士独立成为主权国家;一开始通过领导反宗教改革运动而强盛一时西班牙,因背逆历史潮流而走向衰落。
最有戏剧性的是法国:法国本来是支持新教运动的,三十年战争后一跃成为欧洲霸主,后来国王发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宗教改革,而是整个社会的变革,再改下去将动摇法国王室的统治地位。于是又转向反对改革,并杀害了7万名新教徒,导致法国出现流亡潮,尽管国王下令禁止国民出国,依然挡不住二十多万法国新教徒流亡到瑞士、荷兰、英国、德国。
让人意外的是英国。这场席卷欧洲的改革狂飙穿过英吉利海峡后,并没有掀起多大风浪,1532年英王亨利八世由于离婚案与罗马教皇反目,愤而至上而下发动改革。两年后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天主教会而成为英国国教“圣公会”;天主教寺院财产收归国有。虽然力度很大,但英王并没有通过行政命令,而是通过法律层面实施,从而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
究其原因,因为十三世纪就开始执行的《大宪章》,《大宪章》的签署使英国形成了“王在法下”的政治传统,强调制度精神,尊重程序,尊重契约,反对极端,提倡妥协。因此,改革所产生的巨大能量都被制度和程序所吸收,从而确保了社会的稳定。而1532年的《至尊法案》实际上就是英国版的《独立宣言》。它彻底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英国最终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控制,确立了英王在教会和尘世两个领域内的最高首脑地位,为今后英国崛起,跻身世界大国行列提供了制度优势,奠定了政治基础。
亨利八世去世后,改革成果被后来继位的信奉天主教的玛丽女王所颠覆,新教徒遭到血腥镇压,天主教又重新成为国教。1558年伊丽莎白女王继位后力挽狂澜,继续推进温和、妥协的改革策略,她一方面恢复亨利八世的改革方案,将“圣公会”正式确认为国教,一方面又尽量在宗教教义和仪式上与天主教趋同一致。这固然是为了使旧教徒接受新教,主要原因还是要以法律形式确定宗教制度。
这种和平、理性的宗教改革最终形成了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对欧洲大陆的人才形成了巨大的虹吸效应。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时期,法国发生了屠杀新教徒的事件,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有数万名法国新教徒跑到伦敦,他们大都是技术熟练的工匠和有成功经验的商人,随身携带的技术和资金正好为英国发展所急需,这种状态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一直延续300年,伦敦理所当然地成了欧洲的经济文化中心。
伊丽莎白以开明君主的形象统治英国45年,她的一切宗教政策均以国家发展为唯一取舍,她把制度精神作用于信仰层面,为英国提供了一个稳定和谐、远离动荡的发展秩序。她继位之前,英国还比较虚弱,不敢与欧洲列强西班牙、法国叫板;继位之后,虽然不得不面临党争、土地兼并、国内叛乱和对外战争,却以过人的政治智慧化解了各方矛盾,使国家实力迅猛攀升,经济科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灿烂辉煌。伊丽莎白时代被称为英国的“黄金时代”,英国在她的带领下,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站在了现代文明国家的门槛前。
伊丽莎白终身未婚,都泽王朝因此绝嗣,之后她的侄子詹姆斯一世继承王位,建立斯图亚特王朝。此时英国的宗教因素与政治因素纠缠在一起,国王与议会、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国教与新教之间的矛盾加剧,冲突升级,使英国先后经历了四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分别是1640年的英国革命(清教徒革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推翻王权);1661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复辟);1688年的“光荣革命”(政变);最终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国教和新教达成共识:共同迎接信奉新教的荷兰国王威廉三世和王后玛丽(玛丽是英国王室合法继承人)继承王位,英国人以妥协的原则和宽容的精神,使这场延续了一个半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简单地说,宗教改革的历史就是英国崛起的历史,也就是英国王权分离制衡与虚置的历史。自此以后,英国正式确立了一直存续至今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成了英国的执政力量,资本主义由此迅猛发展,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称霸世界睥睨天下的日不落帝国。
不要问上帝在哪里?从这场宗教改革的过程中不难看出:上帝就在马丁路德的勇气里、就在英国君王的妥协里、就在新教徒的坚持里……有上帝的地方,人的生命就有尊严,人的权力就被尊重,人的价值就被尊崇,人的创造力就被释放,人的恶行就被制止,人的欲望就被限制。心中有信仰,人就有敬畏,有底线,有忏悔,有反思,有自律,有爱心,有包容,有感恩,有担当。上帝是智慧的源泉,信仰为人生导航,
今天,全世界70亿人中的50亿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其中以基督教的名义创立的教派共2.2万个,它们分布在世界上24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基督徒近30亿人;迄今为止,全世界各语种的《圣经》译本已达2303种,每年销售的《圣经》多达6000万册,有记录可查的《圣经》发行量累计超过100亿册;诺贝尔奖得主中96.7%的人信仰宗教,其中 93.2%的人信仰基督教——这组数据足以说明基督教文化的普及和影响。
不得不说,欧洲的宗教改革还有最后一个精彩的插曲:因不服从詹姆斯一世对清教徒(清教是新教的一个派别,因主张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因素而得名,他们是更纯洁、更极端、更自律的改革派)的迫害和施压,英格兰斯克鲁比小镇的清教徒于1608年逃亡到荷兰,但荷兰人对宗教过于宽容、道德标准要求不高的态度,让这群清教徒大感不安,于是他们决定离开欧洲,迁居北美开创新生活。
他们获准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弗吉尼亚定居,其中的102人于1620年9月6日搭乘“五月花号”商船,以信仰为锚,扬帆起航,前往北美,开启了基督上帝在美国的历史篇章。船上的41名成年男性在到达彼岸之前,共同签署了一份历史性的文件《五月花号公约》,这份文件后来成为美国宪法的基石。
(已是人间四月天了,国内开始解除隔离,国外疫情依然严酷。相信病毒清零的人开始外出,黄山等地人满为患。我选择相信中央,只要北京不解除隔离,依然家里蹲,写下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