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重视办公室的工作氛围,希望能够和身边的同事处理好关系,彼此也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然而,平时再融洽的氛围都会在开会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工作出现问题,大家互相推卸责任。
于是,有位老员工悄悄告诫我,一定要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而且还要按照领导的指示依令行事,其他方面能不做就不要接触。随着职场经验的积累,我才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那只是偷懒的借口罢了。相反深入工作中,多接触不同类型的工作才能让领导刮目相看,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机会,不断成长。
至于原因,我在作者松浦弥太郎的新书《超越期待》中找到了,书中提到工作的本质,也就是帮助有困惑的人,帮他们找到困惑的原因。不仅销售部门,市场营销、系统开发、宣传部门的工作也是如此,甚至总务和财务部门及公司的管理工作也都是在为公司职员及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人提供帮助。
本书的作者松浦弥太郎是日本著名出版人、作者、生活美学家。18岁时高中辍学。不会半句英文,却只身闯荡美国。靠卖旧杂志漂亮内页赚取人生第一桶金,经营日本第一家移动书店,之后创办个性二手书店COW BOOKS。他曾任日本老牌生活杂志《生活手帖》总编辑,令一本销量低迷的杂志改头换面,变成销量百万级的生活指南。
他用坦诚的态度和文字写作,像充满善意的朋友告诉了我们,比起被赞赏,更重要的是如何感动他人,超越期待。这也是他向上生长的人生无限可能的秘密。
而这个秘密就是:带着经营者的意识,坦诚地与他人建立商业关系,比起被认可、被赞赏,更重要的是为对方做出贡献,让对方觉得开心、感动。商业的基本是超越期待。世界上所有的商业都基于这个规则运行。
本书总共分了6章:
对我而言,马上能用到职场有三个部分:
1、职场工作的开端是要先让对方了解自己开始
一直以来自己将公司放在前面,做任何事情也都先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从而忽略了自己。不是说这种思路不对,但在与他人交谈时,对方直观感受到的先是我这个人,再通过交谈了解公司的情况。
正如,作者松浦弥太郎所说:“即使你隶属于公司,但在跟他人交谈时,对方看的也是你这个人,所以要时刻思索怎么做才能让对方了解自己、信任自己、喜欢自己。”
此时,我们可能就开始犯难了,自己没有擅长的事情,甚至从来都没有想过擅长哪些事情。怎样让对方了解自己、信任自己、喜欢自己呢?我还是等着自己拥有傲人的成绩后才堂堂正正地向对方推销自己吧。
但,现在都不采取任何行动推销自己,我们还能继续前进吗?
其实,当工作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面对很多工作就会得心应手,甚至还能变得自己擅长的工作。所以,工作中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需要自己主动寻找要做的事情。只有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才能有所准备,把握机会,展示结果。
前段时间,有位姐妹收到心仪已久的公司offer,她说很感激过往的自己,因为那时的自己曾对领导说,“哪怕不涨工资也行,只要让自己多接触一些工作就好。”于是,自己就在繁忙的工作中,积累出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以至于现在面对任何困难都能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主动寻找要做的事情,就可能意味着我们要学会主动跳出舒适区。这时,可能会出现很多陌生的情景,有令自己兴奋的;有令自己急躁的;有令自己害怕的等等。有些人就会止步于此,有些人却勇往直前,直到事情顺利完成,经过多次后就将陌生的事情变成了自己擅长的事情。
不是我们没有擅长的事情,而是因为我们缺少一点努力。即便主动寻找要做的事情也意味着要跳出舒适区,让自己担心害怕。但在这个世界上,比起将自己擅长的事情变成工作,更多的人是在工作中发现自己擅长的事情。如果能够打破这种自己不擅长的局面,便会感到工作变得有趣且越来越得心应手,甚至会觉得“工作也不过如此”。
2、超越期待,感动他人,接纳自己
如果你问我:“公司里最难的工作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和他人交流”。因为过往“血淋淋”的职场经历,让我至今面对人际关系,内心仍然存在着恐惧,解决不了就选择马上逃跑,这也成为了自己职场最大的瓶颈。
可是,正如作者松浦弥太郎所说,“在工作中,我们无从选择遇到的人,难免会遇到无法沟通或自己不喜欢的人。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把该传达的事情传达清楚,超越对方的期待,拿出成果,这就是工作。”
书中提到三个要,三个不要。
第一个要:提前收集信息,游刃有余。
接到新的工作任务时,需要提前围绕背后的目的和即将接触的人员的做事风格进行准备工作。过程中即使遇到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坦诚地表示自己不知道。但在过程中没有必要故意展示自己调查的信息,甚至有些事情即便知道也要装作不知道,只要记住自己想说的话即可。
第二个要:审时度势,调整发言。
在与对方沟通的过程中,不能一味表达自己的想法,要让双方都参与到交流中,这样对方也更容易理解你的想法。同时,还需要时刻留意对方的反应,一旦察觉对方无聊的时候,就需要尽量缩短自己的发言时间。
第三个要:“认同”“信赖”“接受”。
这三个字不是仅仅存在口头表达上,而是要以实际行动让对方感受到、看到。所以我们在和对方说话的同时,需要思考用什么样的说话方式获得对方的认同、在什么时候被对方信任、展示什么样的数据对方会接受自己。
第一个不要:不附和。
工作中只会附和别人,或常给自己找借口,以为用这种方式摆脱艰难的局面,殊不知却降低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不仅暴露了自身的性格弱点,还会让对方觉得我们并不是真心想要参与其中。
第二个不要:不发言。
如果不发言、不努力让别人了解自己,有机会时,别人一定也不会首先想到我们。所以,请不要管自己所说的内容是否正确,哪怕没有整理好思路也不要害怕,主动发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思考,才能真正融入其中。
第三个不要:不说不好意思。
请记住工作中有失误并非十恶不赦,没有到需要谢罪的程度。当犯错误时,我们说一句“现在立刻修改”比说“不好意思”更让对方觉得我们是在认真对待这项工作。
3、建立自我品牌,让对方从一开始就信任自己
我一直认为自我品牌是自己想怎么展示自己或想让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为此付出了不少努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但,作者松浦弥太郎却告诉我:建立自我品牌并不是你想怎么展示自己或想让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而是让对方喜欢自己,将对方变成自己的支持者。
于是,我开始寻找自己的强项是什么,正处于什么样的舞台上,只有明确展示自己和别人的差异所在,才能被别人需要。
比如,现在参加线上微信课时,自己不再像过往一样,选择默默蹲在角落围观,而是开始跟着群里大咖们学习,培养自己的技能,进而用这些技能在群内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群友们看到自己,甚至让主办人看到自己,从而为自己争取机会。
这个过程会需要很长时间,中途也会发生一些我们无法预料或无法理解的事情,但无论发生什么不可理喻的事情,都不要因此让内心受挫,不要因为想到它就变得不安,请将它当作“某件事情”去接纳。无论如何请好好守护自己的内心。
写在最后
工作中,与其自己依令行事,不如超越对方的期待,进而超越自己的期待。如果你找不到办法超越期待,请打开这本书,能够以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是时间送给作者的礼物,也是作者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2022年,请和我一起带着骄傲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