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开了八年的城市

      已经给自己放了半个月的假,才有心情想来唠一唠这个话题。

      13年毕业后,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便提着不值钱但满满当当的行李箱来到了繁华的上海,此时我刚刚开始从使用QQ转战微信,余额宝横空出世,那个时候我不知道年化收益率6.3%是什么意思,只知道存一万块每天有1.7块的利益,但其实那个时候的我,手头上连一千块都没有。

        因为大学学的人力资源专业,所以只知道找对口的工作,面试的过程中发现没有投过简历的猎头公司给我打电话,便去尝试了一下,结果阴差阳错的去了一个做金融猎头的公司,原因是老板和我是老乡,人在异乡,听闻公司好几位都是老乡,有了莫名的亲切感,公司一共七八个人,而且可以提供住宿,让刚离开学校的我有了归属感,一切都让我觉得兴奋。可这份工作持续时间不长,不到一年,我就厌倦了每天打CC的生活,原来工作并不是电视上看到的那般光鲜亮丽,当时很多不成熟的小想法在现在看来都是害怕失败的理由罢了。但我很感激那个时候的团队,我记得临近春节前公司关门然后请大家集体去云南玩儿了四五天,那是我第一次去大理和丽江,一切都美的不像话,我还在这个地方结识了来自四川的闺蜜,如今她已结婚生子,老板的这家“小庙”现在也在上海开了多个分公司,偶尔朋友圈的互相点赞让我知道他还在一如既往的坚持做事,认真生活。

    14年裸辞的我在命运的安排下来到了这个我工作七年的地方,在这里,我从一个小白有了自己的小团队,从年纪最小到知心大姐,工号在2000+的快速成长和汰换中流动到公司的前100多位,单纯的工作环境,理性的工作制度,一切是理想的,但内心又好像是躁动的。15~16年上海房价暴涨,随着而来的调控政策是社保须满5年,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其实没有感觉,因为本身也买不起上海的房子。男友为了安我父母的心,我们也担心以后政策管控严格,便在16年6月贷款在已经水涨船高的苏州买了房,果然从16年10月开始苏州也开始限购。当时我们的理想是等上海的资格满了再可以过来,可等一等的结果是18年的次贷危机和大水灌溉,在上车机会边徘徊、纠结、犹豫,以至于后来看的上的买不起,买得起的看不上。

    工作的近两年,不知是身体因素还是心理因素,感受生活细节的能力在逐渐下降,有一个很细微的变化就是除了在公司需要的职场术语和工作语言,好像其他能够让人开心的形容词开始变少,体验幸福的能力也开始弱化。所以一切都是注定的吧,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前两个月我开始投入学习,幸运的透支了学习能力和运气,似乎老天爷也在义正言辞的告诉我“你需要补充着能量了。”

      7月份,带着八年的物品离开了SH,走进SZ,开始花时间重新感受喜爱的食物,夏天的热气在我的脖子上汇集成一条条小河,原来觉得不起甚至聒噪的广场舞也变得可爱了起来,开始和好久不见的朋友家人们语音聊聊天唠唠家常话,开始重拾喜爱的文字和书籍,生活好像又鲜活了起来,晚上快八点,婆婆家的天才暗下来,妈妈家居然下起了冰雹,一切的小事又开始进入眼帘,心上。

      好像,一切都变慢了,我知道,一天的时间并没有延长,只是自己的生活被细细的日子拉长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离开了八年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