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演化》

人类的演化故事,是一个不断寻找适应压力的新方案的过程,一个解决因为大脑和体型的变化所带来的社会和营养需求的过程。

两个模型

  • 社会大脑模型
    一个个体所能管理的关系数量,基于它的社会行为的复杂度。而复杂度又基于它的认知能力。这个认知能力即大脑的容量相关。
    按照狩猎-采集社会社区,层次分为5(亲密朋友),15(最要好的朋友),50(好朋友),150(朋友),500(认识的人),1500(脸熟但叫不出名字)


    社会大脑假说
  • 时间分配模型
    结合某物种栖息当地的气候、食物等生存环境,为了能够生存下去,需要维持摄入的营养和付出的能量相对平衡,其次还要保证它和社会群体凝聚在一起。所以要有觅食,进食,社交,休息的时间。


    时间分配模型

两个模型互相结合,先用社会大脑关系假说测定相关物种的群体规模,然后用时间分配模型揭示物种为了生存所作出的改变。若没有作出改变,就会在演化洪流里被抛弃。

几次重要的过渡

  • 第一次南方古猿
    群体规模小于50人


    南方古猿群体规模

    时间分配:


    南方古猿时间分配

    应对变化:两足行走减少觅食和行走时间,增加进食时间。
  • 第二次早期古人
    群体规模突破50人。
    时间分配:脑容量增加,增加进食时间。
    应对变化:气温下降,学会用火,笑声促进社交。

  • 第三次古人
    群体规模达到100-150人。
    时间分配:进食时间增加
    应对变化:脑容量急剧增加,烹饪解决了时间分配问题。音乐促进社交。

  • 第四次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
    群体规模达到150人
    时间分配:进食比例减少,社交时间比例增加。火的使用,延伸了社交时间的长度。
    应对变化:宗教,艺术出现,聚会,篝火等增加社交的时间。群体规模进一步增大。

对我们现在的借鉴意义

  • 社会性信息更容易让人记住。人类喜欢故事。
  • 要幽默
  • 音乐和饭局利于社交。学习一点音乐。
  • 情商高的人,社会意向性越高。一般分为5度。
  • 维护好我们的社交关系,可以借鉴社会大脑模型,和想发展亲密关系的人要多沟通和交流。接触时间变短,亲密关系变弱。
  • 血缘关系相比于其他朋友关系更稳固。所以维护非血缘关系成本更高。我们有时会叫比自己年纪大但并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叫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这种行为属于泛血缘。为了增加亲近度。
  • 组织凝聚力越大,和别的组织的界限越分明。
  • 友情分为5个维度:共同的语言,出生地,相似的教育背景,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世界观和幽默感。有两个以上相同就可以形成一定亲密感的关系,相似的越多,亲密感越牢固。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类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