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这一点,我的研究生毕业时间就推迟了3个月

豆瓣上有一个拖延症小组,里面有一个小伙伴分享了她因为严重的拖延症导致研究生毕业延期3个月的经历。

这个小伙伴说,她们有两次答辩的机会,第一次是在1月初,如果没有通过可以在3月份参加第二次,要是第二次还没有通过就只能延期毕业了。

因为导师布置的任务相对难一些,小伙伴和导师商量后决定放弃第一次答辩,直接参加第二次。

按照导师要求,要在除夕之前交一份初稿,这个小伙伴一直拖到2月快结束才交,这之后还要写论文、做实验,而且实验还经常出错。

答辩前一天的半夜,眼看时间来不及,小伙伴就随便编了一个实验数据,着急忙慌地做了PPT,结果可想而知,答辩没有通过,延期3个月再毕业。

小伙伴说,这次经历给她留下的印象简直是太深刻了,她以后再也不想拖延了。

很多人在拖延影响到自己生活后都会有类似的想法,但事实上呢?还是会继续拖延,为什么?

《拖延心理学》的作者简·博克和莱诺拉·袁认为,拖延不是时间管理的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在书中,两位作者从拖延的源头开始,一层层扒开拖延症的外衣,帮助我们了解拖延症的根本原因。

01如何界定拖延?

昨天闺蜜小李跟我吐槽,说自己这段时间做什么事都是拖拖拉拉的,每次别人都下班了,就她自己还在公司加班,搞得领导都有点怀疑她的工作能力了。

小李做的是电商行业,她负责的是在线咨询的工作,这个岗位本身就是弹性的,淡季的时候轻松一些,旺季就忙一些。

虽然现在还没有到旺季,但是因为负责售后的同事刚入职,好多情况不熟悉,小李就经常帮她处理一些售后的事情。

以前小李在工作间隙就能完成的一些任务,比如数据统计、分析之类的,就只能等到下班后再做了。

小李的情况很明显不是拖延,是因为临时增加了工作量导致的,但不是所有人的问题都像小李的问题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来。

那我们怎么才能辨别出真正的拖延呢?

答案是:看这件事会不会让你觉得烦恼。

比如,我之前参加了书评写作的课程,按照要求,每周末要写一篇完整的书评作业交给老师。

有一次周末我出去玩了,晚上回来太累不想动就没有写,周一早上看到群里的同学都在@老师交作业,我心里一下就慌了,赶紧打开电脑写起来,一直到晚上作业才交上去。

因为没有按时交作业让我感到着急,那就说明在写作业这件事上我拖延了。

如果是因为临时增加的工作,或者抽不出时间去做一件事而将其延后,这就不算拖延,。

只有分辨出真正的拖延,我们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02为什么会拖延?

我们总是会给拖延找各种借口,比如太累了、太忙了、忘记了……

而事实上,比我们辛苦、比我们工作量大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他们就能按时完成各项事务?

《拖延心理学》中给出了三个原因:

第一,早期记忆的影响

书中说,大部分人拖延的早期症状都是在学校里发生的,并且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

我想起初中有一次,因为没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被老师“请”到教室外的阳台上站着,让全年级的同学来“欣赏”。

从那以后,我的拖延症就一发不可收拾,每次周五回家都带很多课本,总想着周末要好好复习一下,但经常连书包都没有拉开过。

拖延这个事儿,就像毒瘾一样,没有早晚,只有开始和结束,只不过这个结束太难了。

第二,恐惧失败

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拖延是因为完美主义心理作祟,任何事情都想做到100分,如果做不到宁可不开始。

戴森就读于一所竞争非常激烈的法律大学,他成绩优异,毕业后顺利进入了当地一个知名律师事务所。

一开始戴森工作表现还不错,但慢慢地就开始延误很多分内的工作,比如和客户见面、调查客户背景等等。

他总是在庭审日的前两天才开始准备这些,每次庭审失败,他都会说:“如果再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准备地充分一些,庭审就不会失败了。”

相比准备不足导致庭审失败来说,戴森更恐惧的自己什么都准备好了,而庭审却失败了,所以他选择了拖延,以便给自己找个时间不足、准备不够充分的理由。

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中说:

恐惧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恐惧事情本身;

第二个层次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

第三个层次才是真正的恐惧,是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

戴森真正恐惧的并不是庭审失败,而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庭审失败后大家的反应,在他看来那代表了自己的无能,他再也不是学校里那个成绩优异的人了。

第三,逃避成功

可能有人会觉得,成功谁不想啊,怎么会有人去逃避成功呢?

其实是有的,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在逃避成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一个心理学名词——约拿情结,意思就是对成长的恐惧。

主要表现就是在机会面前逃避、后退,不敢去做自己原本能做好的事情,更不敢挖掘自己的潜力。

有一次,一个同事给我介绍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工作,当时面试虽然稍微有些不顺,但最终还是通过了,公司的HR通知我去办入职时,我开始犹豫了。

我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这个岗位,增加同事的负担(跟同事做一样的工作),万一弄得领导对她有意见就不好了,最终因为没有在要求的时间内去办入职,公司重新招人了。

后来同事一直跟我说,我是能做好那份工作的,她们后来招聘的人其实没有我做得好,要是我能把握住机会就好了。

扎克曾说:

成功就像一个电动扶梯,一旦你一脚踏上去,不到顶端你就找不到地方可以下去。

拖延症患者为了不让自己在到达扶梯顶端之前卡住,就直接选择了不上扶梯,转而把精力放在其他看似重要,实际却不重要的事情上,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在原地踏步。

每个人一生中至少会遇到一次成功的机会,重点就在于你自己是否能把握住。

如果你也曾被拖延症困扰过,那不妨读读这本《拖延心理学》,就从此刻开始,不要拖延。

了解更多:

“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每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

这三种思维模式正在一步一步拖垮你

从妻子出轨,到进入一段新感情,他是如何走出困境、获得重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因这一点,我的研究生毕业时间就推迟了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