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位教育者、写作者,生活记录者。
尼采说过“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可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真正清楚自己为什么而活,还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在这个探索过程当中,我们有可能会跌跌撞撞,有可能会走很多弯路,但更多时候我还是那个会遵从内心的人,大概年轻就是无畏。
在我从校园进入社会工作后,我就经历了三次对我来说比较重大的放弃。
三次放弃
1.放弃新闻,选择教育
我大学的专业其实是新闻,毕业前在报社实习过,那时对新闻也是充满了热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有些新闻和我理想中不太一样,后来读研时也因某些原因,很有缘分地读了教育学。
读书的那三年,因为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几乎每天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那时每天都泡图书馆,在校园最有灵魂的地方阅览着世界最顶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们的思想。
生活看似很枯燥,但其实内心很愉悦。就这样,三年读完了两百多本专著,在孤独中丰盛着自己的思想,在思考中建立着我自己的教育体系。我的教育初心是想成为学生时代最想遇到的那种老师,现在差不多也做到了。特别关注孩子们的心理,所以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2.放弃体制,选择折腾
研究生毕业之后,受身边同学影响,似乎找不到一个有编制的稳定工作好像要差一点,于是毕业前我选择了地方有点偏远但绝对稳定的工作。
有一天我在洗手的时候,听到了来自内心的声音:“我不允许我的青春缺少了奋斗”。
用心工作一年之后,我选择了离职。那时一心想要去闯,不在意要交违约金,不在意会丢掉铁饭碗,不想一眼就看得到未来,想让自己的人生多几种可能性。后来我去了大城市工作,发现自己还是喜欢成都,于是带着微薄的行李回到成都,重新开始。
3.放弃速成,选择积累
长期以来我都有写作的习惯,特别是在第一次离职还没找好下家的那段蛰伏期,我写了很多的文章。2016年在朋友的影响下,开始写公众号,同时在上发表文章。
大概是因为每篇文章都是用心写的,所以文章时常上首页的推荐,获得了一些读者朋友的喜欢。慢慢的有了点人气,人民日报也转载过几次我的文章,印象最深的是高晓松老师也转发过我的文章,当时挺受激励的。
后来转载的多了,邀请合作的也多了,也有一些编辑找我出书。虽然出书一直以来也是我的梦想之一,但是我还是婉拒了,因为我觉得写作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积累和沉淀。我相信微小积累的力量,慢慢来会比较快。我现在的每一天,都在认真积累。
三次觉醒
1.找到自我
我第一次出大远门独自生活,是在读研的时候,一个人来到了陌生的成都。那时的生活状态还挺糟糕的,离开了家,离开了熟悉的朋友,也刚刚结束了一段感情,遇到的导师又很严格。
每天的生活没什么以阳光可言,要难过的事情很多,类似忧愁它时刻跟着我。后来的某一天,说不清楚是哪一天,走在校园里的我突然就豁然开朗了,头顶上的乌云在那一刻全部消散。
我散落在各地的灵魂碎片像合体一样回归到了我的身上。从那一刻我便懂得:从今往后,我不再为他人而活,我要为自己而活。这是一种自我的“觉解”,能领悟到也经历了很长的路。
这和我长期的阅读、思考有关,所以有时多读点书真的很重要。
武志红在《拥有一个说了算的人生》中写道:“当你真正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时,你会喜极而泣,你会看到:原来这才是你自己,原来你就是生命。”
我当时就是这种感觉,当找到自我,不再想着为他人而活时,有一种生命的狂喜。
2.遇见“对的自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每次当我们想要去做一件事时,都希望有人陪着才有动力。特别是旅行,或是体验新鲜的事物,都希望有个如清风明月般的人陪着,否则自己很难开始行动。
我也有这样的时刻,在读研的刚开始时要告别一段感情时,其实是伤感的,但也内心期待着能遇到对的人一起。在我第一次独自一个人生日旅行时,我坐在去往康定的夜路上,外面黑得看不见五指,车堵了几个小时。
我望着星空发呆,就在那个等待过程里我突然领悟到:原来我一直等的那个对的人,其实是对的我自己。其实没有所谓的对的人、对的时机,只有对的自己。那个时候的我状态很一般,那个就是错的自己。
当我领悟的那一刻,我十分的感激,那一年我24岁。
我目前也没有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但是我提前遇到了对的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吗?
3.你值得真正的快乐
2012年被称为“世界末日”的一年,我去鸟巢看了五月天的演唱会。
当他们特别地为鸟巢唱起《你不是真正的快乐》时,看着大屏幕上的自由女神像,还有里约热内卢俯瞰人间的耶稣神像时,我感觉我真的放下了。
在那场十万人因为信仰而聚集在一起的盛大仪式里,我悄悄地送给了自己一个礼物:你值得真正的快乐。从今往后,不要再情绪化,不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收起敏感和玻璃心,你值得真正的快乐。
在我探索生命的这个过程里,我有过放弃,我也有自己的坚持。1.坚持每日写日记手账
写日记这个习惯,我已经坚持了二十年,从小学开始,断断续续一直在记录。但是每天写一页,每年写完一本厚重的本子是从2015年开始的,之后就从未断过。写日记手账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所以并不会觉得坚持很辛苦。
有一次收拾书桌,给这些日记本编写年月,突然发现: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部宏大的自传,那我的这些日记本不就是我的编年史吗?
其中2016年这一本厚本,我写完了整整一年,在一次湖北到成都的动车上丢失了,我当时都很想哭,那可是我的一年啊。
结果一周之后有人加我微信,原来我的本子坐动车自己跑去了南昌。而发现的那个人可能看到了它的厚重,寄给我了。
我当时觉得,是你的就是你的,饶多远它都会回到你身边。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我很骄傲的是,因为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所以过去的每天都在滋养着我。
2.坚持记录“每日小确幸”
我除了写日记之外呢,还会每天记录“每日小确幸”,我们有时也会称为“每日小亮点”。
我在知识星球创立了一个社群,和我的川友们一起每天记录每日小亮点。在这三年里,我们每天都会在睡前记录一天里的小确幸,就是那些睡前想起来就会微笑的事情。这个微小的习惯,长期以来给我们平淡的生活中增添了很多的幸福感。每天在平凡生活里找微小的闪光点,即便是每天记录一点,一年也有三百多点,那我们在每个过去和当下都在闪闪发光呐。
3. 写作
潇洒姐说,人总是要沉迷点什么,获得沉迷的心流时间,那么当下你就是幸福的,你也会比别人老得慢。我的心流时间就是写作。
写作就像孤独的匠人,有点孤独,有点痛苦,但是当写下想写的东西时,内心又是无比快乐的。
有次我在学校做了一次关于心理的演讲,下来的时候有同事问我为什么可以出口就成章,我仔细想了下。其实就是长期保持阅读,并且有写作的习惯,所以头脑里会有积累,所以会比别人思考和记得的要多一点。平时我可能比较感性,但写作时就比较理性。
4. 健身
我是从疫情中感受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平时工作忙碌,疏于运动。在疫情给学生上网课的时间,具体来说是从2020年3月1日开始健身的习惯,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天了,健身已经成功地成为了我的习惯。
在一百多天里,无论多忙,我还是会抽出时间运动一下。我健身不是为了瘦,只是为了更加的健康,或是更结实一点,但也不知不觉练成了小马甲线。
我关注到了钟南山院士,他以前得过心肌,但是后来他不断地保持运动,现在虽八十多岁,但我觉得他就像一精神小伙儿。我也希望的运动健身能够影响到家人,让他们也开始重视起来身体健康和运动和重要性,特别是我的爸爸妈妈。
健身和写作一样,投不了机,倒不了把,得一个字一个字写,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日复一日,刻意练习。过程会很艰苦,但是最终的受益人是你自己。
5. 生日季旅行
了解我的人知道,每年的七月生日季,刚好是放暑假的日子,我不过生日,但是我会送自己一场生日旅行。过去几年,我先后去过了5个国家,还去了一些国内漂亮的地方。
这个习惯让我从自己的小圈子走出,去看更多更多元的生活方式。去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希望自己见过世面,也能将自己日常生活收拾妥当。前面我讲的是关于我的一些经历和人生的觉解,我始终认为,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岁月变迁,你越来越增值,想想就很美好。但是有人常常会问:我是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好,还是活出真实的自己好?活在他人期待,还是活出真实自己?
我的回答是:谁规定了我们的人生一定要像格律诗一样,活得押韵又服从?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喜欢你,也会有人不喜欢你。
但是当你活着自己喜欢的样子时,还是会有一部分人喜欢你,还是会有一部分人不喜欢你。但是在所有喜欢你的人当中,多了一个很重要的人,你会喜欢你自己,你会喜欢你自己。
30岁算什么,它只是一个数字。只要你能找到自己,奔赴热爱,就可抵岁月漫长!去认识自己,去与这个世界过招,去过热气腾腾的人生,让梦想照进现实吧!
END
往期阅读生如蚁而美如神,去做那万紫千红的事
高以翔:大概人间配不上你,爱你的人不会忘记你
原来作家们也会拖延,他们怎么克服的呢?
为什么一定要去看偶像的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