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行 事 件 的 规 律 可 探 索 性

【前言】流行有着不可预见性,下面提到的知识点,是可以深思和利用的,但绝对不是可以copy 的,我们可以学习背后的东西,比如作者思考的逻辑,一些实验方法,以及相信科学。

制造流行=内容+广告+病毒式营销,但是流行了然后呢?那些喊麦式广告流行了然后呢?某天在电梯里看到一个靠信用起家(应该算是吧 ..我也八晓得)也打起了洗脑式的广告,希望以后都能带着善意做广告。

不然真的就是 “ 流行了 然后呢?”

科学为未知的东西提供可预见性,记得在哪看过一句话,大意是科学与神学佛学殊途同归。我在德州扑克里学到两件事:1.  相信数学,2. 敬畏运气。

不管做什么要以数据为依据(市场数据、销售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这也是我这两年学到的有趣的事情。指不定哪天想起来随便某篇文章分享下。

关于运气:打鸡血的话就是:功不唐捐,越努力越幸运 。

但是其实努力的人尝试100次,成功1次,就相当于跨越现有的阶段甚至阶级,迈入新的门槛,成功的概率越来越高,接受失败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不努力的人尝试20次,“啊 我累了 啊 我死了”... 所以就反反复复在现在的阶段,间歇性努力带来的只能是反反复复的自我怀疑与失望 (怎么感觉像是写给我自己的警言)。

所以也不算是鸡汤,算是事实吧。

  知识点:

流行事件的核心特点:突然全面爆发,只有当一件事情仿佛在一夜之间迅速被人知晓,这件事情才符合流行的特点。

流行事件的规律:非线性增长,或者叫指数级、几何级的增长。

经典实验 :

六度人脉理论 

通过人际关系,你经过六个左右的人就可以认识任何你想要认识的人,你和奥巴马之间有六个人,你和潘基文之间有六个人。

实验中实验者找了160个志愿者,让他们写一封信,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有E-mail,全凭借邮政寄信。他们需要委托朋友,再让朋友委托朋友,再让朋友委托朋友,把它送到遥远的另一个省份他们不认识的人手上。这些发信的志愿者,他们只知道收件人的名字以及他的职业和大致的位置,其他一概不知。最后这些人左倒右倒,发现这些信件传递到最终这个陌生人的手上平均经过了五到七个人,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对这个实验的理解。


 破窗理论 

假如一个房间的窗户破了,如果没人去修的话,很快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各种各样的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了一个涂鸦没有人去清理的话,很快整面墙都会被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填满。而相反,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是不好意思丢垃圾的,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继续往地上扔。

如何创造流行:“流行三法则”

 一、附着力法则:

概念:能够便于让人去自主地在人和人之间发散的产品就具有附着力

目的:有效沟通

特点:易传播、能自发传播、能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快速传播

规律:在同等条件下,附着力越高的信息引爆流行的可能性越大。

怎么样让产品有附着力:

视觉化

具象化

可操作化

//  Eg :iPod 将1000首歌曲装进你的口袋”,想一想1000首歌曲比8G要更具体,装进口袋是可视的、形象的,并且有行动暗示的。//

二、个别人物法则:

概念:在传播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人

分类:

内行:产品价值发现者

不一定非专家、意见领袖不可,也可以是不同角度发展产品价值的人(比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能够带动产品流行的第一步。

联络员:传播中的大喇叭

特点:爱社交,朋友多,精力旺盛又博学,同类人中有足够的影响力。

传播关键的人脉节点:我们的社会人际关系网中,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其实是并不均衡的,它不是一个平均值,换句话说,20%的人掌握了80%的人脉资源,而那20%的人就在我们的网络社会关系当中占据了一个核心的节点角色。

六度人脉理论有个被忽略的实验结果,在这所有到达最后收件人手里的信中,有一半的信在最后一步都是通过三个相同的人交到这个人手里的,换句话说,那么多信件最后只是靠少数的三个人脉节点实现了最终的连接。

也就是说六度人脉理论它的意义不是说我们世界上的每个人和其他人都只有六步之遥,而是我们的人际圈中有一些特殊的个别人物和其他所有人都只隔几步之遥。

推销员:主动分享传播的人

忠实的、狂热的,不断去介绍和推广产品的人,爱分享、爱传播,发发现都会主动积极给别人介绍。

三、环境威力法则

每个人的传播行为都不是孤立的,深深地受所处的外部环境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我们对环境的敏感程度比想象的要强烈得多。

环境对创造流行的影响:

环境给我们带来的暗示:流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条件是什么,都能影响一件事情能否广泛传播。比如上不了头条的歌手‍,营销传播的时候一定要看准时机,不能有更大的事件把别人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所以设计传播的氛围就很重要。

传播的人群环境:

传播的群体规模大小都会影响我们传播的效率。

通道容量:每个人的大脑可以处理的记忆和信息是有限的。

150神奇数字:我们能够稳定相处的人际关系大概就是150个人,一旦突破150个人意见就难统一,协作就开始走向了低效。

所以,在150个人的小圈子里面,信息是最容易被传播的,要制造大规模的流行,我们应当先在许多可控制的小规模环境中制造流行。

总结:

流行事件的背后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流行事件的爆发是非线性的

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关键的影响因素上

引爆点流程:

  有附着力的产品   

  内行背书推荐(垂直领域测评、指出产品亮点的人) 

  人脉节点大规模推荐(KOL、网红推荐)

  推销员不断地把产品介绍给别人(朋友圈介绍)

  走向流行(各类促销传播活动)

注意:

利用恰当的时机、条件和地点进行传播

主动创造这样的条件来影响用户的行为。

从150个人以内的小群体进行分享和传播,可以更好的引发传播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 行 事 件 的 规 律 可 探 索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