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真的看了很多了,但真的很少有让我想要写观后感的,这部豆瓣评分9.5的电视剧,我只能说实至名归。
开头的时候,告诉我们,这部电视剧少儿不宜。花了两天没有停歇的看下来,震撼不少,也明白了为什么是一部孩子需要避免的片子。
压抑绝望感充满了前九集,带着伤痛和不公,将每个人的立场赤裸裸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一位受害者的母亲,在孩子遭遇惨剧之后变得歇斯底里,冷漠的对待丈夫,对女儿漠不关心。
一位加害者的妹妹,受尽舆论折磨,从此无法坦然面对生活和阳光。
一位是律师,年少时与犯罪者一步之遥,使他与犯罪者感同身受,而让他变成了一位为罪犯辩驳的律师。
三条不同的线,受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还有旁观者,三种立场,交织缠绕,变成了整个故事。
这个故事里,没有绝对的对错,没有绝对的善恶,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每个人也都是加害者。
受害者母亲乔安,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曾经的追求独家的坚持已经渐渐被收视率磨灭,再加上她失去孩子之后的歇斯底里和暴躁易怒,渐渐的,给了这个人变成了一个负能量的形象。
对女儿的忽视,让女儿在纸上给她写,“我知道你爱哥哥不爱我,如果哥哥还活着,你会不会开心。”面对丈夫时她拒不沟通,导致夫妻感情日渐淡泊。
如果宋乔安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或许大家会责怪她对家庭对女儿的不负责任,只是,她亦是一位责怪自己没有保护好孩子的母亲,没有人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责怪一位活在内疚和儿子去世的阴影中的母亲。在杀人犯李晓明案里,她是毫无疑问的受害者。
但她亦是加害者。
她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挖掘着时事新闻。她的工作,为了爆点和收视率,轻率而又严格。轻率于为了收视率而渐渐没有底线与良心,严格于心无旁骛的投入与不计代价的付出时间与精力。她为了爆点,看着新闻舆论把人逼向死亡。
或许,会有人批判媒体人良心的缺失,只是那些记者听从上司命令,迫于社会压力,迫于更多的其他原因,变成了所能看见的无良媒体。记者们错了吗?似乎也没有。我们也没有立场去批判兢兢业业的他们。
这么看似乎是媒体风气出现了问题,良心的媒体渐渐变成了顺应观众的墙头草,再深挖一点,会发现,良心的媒体变少归根究底在于,大部分观众都失去了看新闻时的思考能力,正如乔安的一句台词,看新闻的观众只有7岁。也许就因为这样,所以,舆论才能引导人们想法的走向。可是为什么明明我们的受教育程度变高了,反而不去思考的风气越发严重?到底是媒体把我们当傻子还是我们把自己当傻子?我不知道。
其实在乔安的角度有太多太多能够探讨的点了,但在此先探讨到这里。
李晓文,无差别杀人犯李晓明的妹妹。从李晓明进戏院枪杀9人,射伤11人时。她的生活就被彻底改变了,原本温馨的家庭,一瞬间变成了过街老鼠,爸妈只能每天带着口罩度日,甚至不敢面对阳光。
“那么多的人,我们要怎么道歉,怎么去赔偿啊!”这是父亲在绝望之后说的话。一位杀人犯,毁掉的绝对不仅仅是别人的家庭,还有自己的所有亲人。
这个家也算彻底毁了,父亲终日酗酒,妹妹宛如彻底死掉一般,最后被看不下去的母亲,拖了出去,更名换姓,希望她开始新的生活。“一家人死了三个就够了,不能让你也跟着死掉。”至此之后,母亲再也没有和她联系。
对这家人我印象最深的并非是晓文在夹缝中依旧尝试着开始,而是,在某一集开头的有一幕,李晓明的父母,露面的时候,在人海中跪下的场面,周围围满了密密麻麻的新闻媒体记者,密不透风,场面压抑的的紧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没有哪个父母会花20年去养一个杀人犯!”这是李妈妈在律师来找他时歇斯底里说的话,对于这样一个恶魔,父母妹妹都无法找到原因,“他明明小时候很乖的,我们一回来就爸爸妈妈的追着喊。”看着一家人的自责,我有些触动。虽说,家人遭遇非议和不公正待遇是犯罪者的犯罪成本之一,理性的角度并没有错误。只是,将别的考虑进去,去批判所谓对错,他们一家又做错了什么呢,为什么受害者们可以堂而皇之的将罪名安排在他们身上,剥夺他们作为一个人生存的权利?
仔细想想,这本身就是一个无法权衡的事情。因为我们没有权利去责怪受害者一方,尽管他们变成了加害者。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的人,本身就是错的,因为你本身,只是个人,而这些情况的发生,归根在人性,抛弃人性去看一件事,所谓的客观,不过是一场笑话。
诚然,在这些杀人案件里,大部分或许与家庭环境有关,沟通过少或是家庭不幸,都有可能造成人格扭曲,或许很多家庭难逃其咎。但编剧却给这样一个人安排了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两代人之间存在代沟,家庭温馨,兄妹和睦,妹妹成长的健康善良,唯有哥哥,变成了那样。也正是因为所安排的这样一个家庭,才让我们感觉,他的恶,不是来自家庭,而是来自他自己。因此,我们才坚定的认为,在这场案件里,李家同样是受害者,只是社会舆论并不在乎,他们并不在乎是你们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你们是杀人者的家属,你们就该受到千夫所指,就该生活在阳光的阴影下,就该一辈子开展不了新生活。
李晓文在这类人中是幸运的,她遇到了应思悦,全篇中最温暖的阳光。她有点像黑暗中的冬阳,照顾着李晓文,让她一步步的走出阴霾,一步步拥抱阳光,重新开始。即使坎坷的路太过难走,她还是在阳光的陪伴下,一点点的走向新的生活。
但她仍然很不幸,她隐姓埋名后,却突然发现,她的上司,是哥哥案的受害者宋乔安。知道这件事后,愧疚和不愿面对受害者家属让她第一时间递交了辞呈,可是戏剧化的事情依然发生了,乔安在一次偶然情况下,发现了晓文是杀人者的妹妹,而她也重新站在了风口浪尖上。正如晓文的教授所说的,“你记住,永远不要挑战人性。”而尤其,是受害者的人性。
律师王赦,全篇一位我有些看不懂的人物,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前半截我对他印象很差,更无法理解这样一个人物出现的意义。一位为罪犯辩护的律师,一位经常站在罪犯角度考虑问题的律师。如果我是民众,我也会加入那种谩骂喊打的队伍中,因为在大众眼中,这样一个人,他就是对抗社会的恶。
但看到后半截逐步理解了这样一位人物,一位想要探讨社会,探讨杀人犯为何杀人从而避免的正面形象逐渐清晰。
他可能是少有的坚持着自己社会责任感的人,少有的坚定自己信念,不曾为社会改变自己的目标的人,他可以笑着看网友做他的表情包,可以忍受网友对他的怒骂和讥嘲,可以忍受家人的不理解……
律师在李晓明枪决时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很对,“如果他就这样死了,那么我们前两年的努力又算什么。什么时候法律成为了平息舆论的工具?”那一刻我只能说,我突然知道了律师内心的想法,他是一个旁观者,亦是渴望改变社会的信仰者,一位努力抗争的斗士。
“我只是不希望我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你(李晓明)这样的人出现。”这是他的信念,他并始终践行着这一点,信仰者因为信念而闪闪发光。
但是反向思考下,作为一个自私的个体,我并不理解他。犯罪绝非源自单一简单的原因,所谓的找到原因其实也是一种理想主义,更何况有一些原因甚至是常识无法解释的。人总是渴望用自己能明白的东西去解释一切,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我们所知晓的知识去解决。
这部剧的另一个主题也由律师引出,精神病患者的权利。精神病患者在社会的人权可以等于虚无,大家都害怕他们,妖魔化他们。这部剧也正是在这个角度去探讨关于精神病患者及其犯罪的问题。
犯罪者中精神病患者占比只有百分之五,而这百分之五中只有极少一部分是会攻击他人的。这是来自其中心理学医生的科普。“为什么你们媒体永远把目光放在我们精神病患者身上,而不去聚焦心脏病高血压犯罪?”他们只是生病了,就像糖尿病一样,按时吃药终归会有好转。
可是民众的害怕是对他们的歧视吗?似乎也不是,毕竟即使不可怕,但心里依旧过不去那道坎。
正如剧组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将我们分成了不同世界的人。各自有着各自的立场,谁站在自己角度都是对的,站在别人角度又可能是错的。世界上的善与恶错与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现实也好,理想也罢,只是来源于人们看问题的方式罢了。所谓道德制高点去指责的人,永远无法体会他人的悲哀与痛苦,那一刻,所谓的人,便失去了人性。受害者有权不原谅,而加害者家属也有权重新开始生活,也有权重新站在阳光下,因为,我们都是人,拥有人性,也拥有人权。
而心灵的温暖来源于善良与坚强。剧中有思悦和乔平,永远坚持自己,保持善良,无论遇到什么,坚强乐观。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两个人,才给了全剧一些温暖和光芒。
这部剧依旧可以看成四个家庭的原谅与救赎。乔安一家从冷漠和忽视,变到温暖充满爱。律师一家,从矛盾到迁就,再到支持与鼓励。李家从黑暗阴霾到重新站在阳光下。思悦一家因为弟弟的思觉失调症而重新团结在一起。
救赎的温暖,社会的冷漠,媒体的无良……共同构成了这部有些复杂的剧情,观感有些压抑和悲伤,但又深思。我很庆幸,至少现在,我还不是一位只有七岁的观众。我也庆幸,一切的悲痛没有发生在我的身边,我们没有资格去指责别人,因为,我们的立场,与他们各不相同。
我最开始非常狭隘的把这部剧定位在了恶这个点上,思考着每个人的恶的距离,也曾跟随弹幕将目光定在了一念之间。而英文名的出现让人恍然大悟,《The world between us》,重点并非在恶,而是,我们与我们的世界。揭露的不仅仅是人性和社会,包含的也并不止网络暴力和精神疾病,有对人们权利的探讨,亦有着对新闻媒体的反思,最重要的我们更多的角度去看问题。
看到最后一集的时候,似乎是因为压抑太久,一点点温暖就可以让人热泪盈眶,九集的现实主义,给人带来最后一集理想的光辉。有人在弹幕中觉得最后结局太过理想主义,在现实中李家可能永远也无法开始新生活。但理想些又有什么不好呢?它花了9集让我们认清现实的残酷,最后用一集让我们相信世界依旧满载着善良。
结尾一定是好的,为什么结局不好呢,那是因为还没有到最后的结尾。
抬头看看这个世界,至少阳光还在,希望还在,生活还在,我们都在。
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是,我们心中有光,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