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别人的话这么有道理?

单位小周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胡思乱想。

每天午饭的时间她就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看书,看看手机,但是更多的时间,是看到她在发呆之后忽然被触动的神情,随即马上掏出常用的笔记本写着些什么。

她在人群中并不出众,但是每当有一些项目规划、设计任务需要完成,她都能适时地提出一些很独特的见解和方案,让总监和同事都能眼前一亮。

朋友有时候就会很好奇,说你这些想法都是从哪里来的?很奇妙,但是听起来其实也并不复杂。

小周告诉我们,她也不知道,就是平时读读书,看看别人的经历,听听别人的见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逻辑框架。

她曾经也是一个没有什么主见的人,大学刚毕业就听从父母的建议来到这家设计公司上班,每天也是按时上下班,规律的生活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直到去年,她为了陪朋友一起去参加一个《论语》读书会,她好像整个人就脱胎换骨,从此身旁就多了一两本书。

她悄悄告诉我,其实这些主见,都是积累出来的。



很多人其实忽视了输入积累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学识就像一个宝石袋,从来没有任何经历见闻的孩子是不可能从袋子里掏出耀眼的钻石的。只有有了一定的沉淀,把这些见闻经历变成宝石装入袋子之中,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输出,将宝石展现在大家的眼里。

但是很多人会固步自封,当袋子里有了两颗想对耀眼的钻石,使得他们在输出时有了些底气,他们便认为这就足够了,继而放弃了输入,每天在炒冷饭中沾沾自喜。

但其实长时间的单向输出真的是一件很耗心力的事情。

前段时间一直想写点东西,写了几篇之后发现完全写不动了,因为没有多余的东西能写了。一天突然想起重述《三国》的想法,读了两天《三国》,突然才思泉涌,想了好多有意思的主题和内容。就像是枯井点了活水,顿时清朗许多。

那是因为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固有思维中太久,会完全按照自己原有的经验逻辑去解释世间万事万物,反而把自己困在舒适圈中,对待事物都只是从片面的角度去理解思考,待人接物自然也就缺了些许巧妙和应变。固步自封,一个人就会一直以这样的固有思维,一直到老,毫无建树。

或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吧。



但是有一部分人,他们也常常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习别人的案例,阅读相关书籍,但是他们始终无法将这些道理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甚至是狗尾续貂门不对户,将一些看似真理的道理生搬硬套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反而走错了道。

那是因为,他们在输入积累的同时,忘了思考。

人们常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攀登。但是牛顿之所以为牛顿,是因为他在通读了前人物理学的理论之后,在看见苹果落地之时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把这些间接经验经过思维的加工变成直接经验,把一块璞玉打造成独一无二的宝玉。

这个时代,人云亦云太容易了。微博微信等平台让大家每天能够接收到各式各样丰富的信息,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反而让思考成为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知识就不能内化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以一种一知半解的状态存在在我们的认知里。外行人或许还会啧啧称赞,但内行人一细究便是能看出不少端倪。

只有思考,外部吸收积累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东西。


眼界需要开阔,思维需要锻炼。只有先开阔眼界,再丰富思维,才能做一个真正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人,做事有想法,遇事有主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啥别人的话这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