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父母养老体现了2种亲子关系,处理好关系需做到这2点

有这样两个故事。

一个是孩子教育问题。

初中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要求家长买个手机,否则就去网吧。孩子妈妈买了手机,约法三章每天玩手机一小时,可是很快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玩的超时间,收回来又不成。孩子爸爸指责孩子妈妈溺爱,惯着孩子,太放纵,家庭关系又不好。

这样的教育问题如何处理?

还有就是父母养老问题。

网络有个故事叙述,作者爷爷奶奶退休,年迈,各子女按月轮流照顾,住谁家退休金归谁。自己父母远离老家,不方便接来住,就出些钱作为养老费用。

后来老人退休金多了,差不多到了每月3000多,老人就不要自己父母出钱,说退休金足够了。再后来老人觉得各家折腾不好,就在大女儿家固定住下来。

作者说,有意思的事发生了,前不久自己叔家孩子去大姑家接老人,说是也尽尽孝心,两家小辈争执起来,甚至到了动手地步。

不难看得出,所谓尽孝心背后是得到老人退休金的利益。问题在于,仅仅出钱就可以养老,该是多么容易的事情。

这样的养老问题又该如何处理?


无论教育还是养老,都是家务事,古人云“清官难断家务事”,然而真的如此吗?

谈教育很多理念,泛泛而谈没有用处,不过也是得勉强说说大概。

教育面对的是自己孩子,“祖国的未来”,注定会超越自己的“后浪”,不信的话体会下伟人早就说过“八九点钟太阳” 这个比喻。

视孩子为弱小,不懂事,需要保护,需要教导,需要引导,于是我们习惯用道理的方式“严格教育”。

常识为之,就是“放手”,加强“信任”,核心指向的是“关系”。

面对这个教育焦虑,试着自问能否做到放手和信任,能否把关系放在第一位?

同时对于养老问题,面对的是年迈父母,越来越需要照顾的老人,不断与社会脱节,身体越发不好,子女这个年龄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间多烦恼”。

老人注定慢慢衰老下去,哪怕再是曾经叱咤风云过,无法与岁月抗争,会视自己为累赘,尤其身体不好老人。

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说的非常深刻现实,不是道德议论可以的。

逆常识为之,养老就是要“入心”,强调“责任”,核心指向的还是“关系”。

孩子教育和父母养老,核心是关系处理,是良好关系的达成,这个当然不是容易事情,为此才需要一次次体验和磨砺。

为此,给出了“放手和入心”,“信任和责任”,这些更多是泛泛而谈。


更具体的要说说如何让关系良好,能够做得到,或者说有可能做得好一些,有哪些比较好的心理应对方式。

我理解就是这两点:积极关注和轻松氛围。

一是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已经谈得很多,就是保持觉察,能关注别人积极之处,目的是较好做到共情,理解对方,解释困惑,让自己心情舒畅。

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没有人喜欢被指责和批评,都喜欢表扬和肯定,用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解释,强化要比惩罚更有利于改变别人行为。

积极关注会让孩子建立自信,让家长解放自己,同时也会让父母看到自己价值所在,让子女减少烦恼,有利于建构良好亲子关系。

这个亲子关系对于我们这些中年成人来说,相对于孩子是父母,相对于父母是孩子。

二是轻松氛围。

至于轻松氛围,指的是心情,这是建构亲子关系的另一个要点。

这也是非常容易被忽视的关系指标。

良好关系一定有积极关注,仅仅于此还不行,还得关系轻松,咄咄逼人的苦口婆心,效果不好正在于此。

想想学车经历,教练再是和颜悦色,积极关注,支持鼓励,但是紧张状态下,动作变形,感受非常糟糕的。

关系也是如此,紧张氛围导致效果不好,轻松些让人放松,促进关系发展。

伟人说过,“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也是人际关系处理指南。

这里表达的就是要有放松。

我们知道包含系统脱敏法在内的心理疗法,指向问题,不回避问题,同时要做的就是放松训练。

一个人持续保持紧张心情,就会焦虑抑郁恐惧,对应之策就是放松训练。

那么保持觉察,刻意训练,必不可少。

比如亲子互动中,别总是板着脸,一脸“严肃”,记得还有“活泼”,自己放松心情,自嘲一番,多有趣味。

孩子喜欢活泼好动,也有技巧方法,稍微引导,自得其乐,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学习放松。

父母年纪大了,如果身体不好,难免心情糟糕,这时候就要主动先自我放松。与其“苦大仇深”,一本正经,不如学习小孩子,撒撒娇,逗逗乐,自嘲自乐。

只要自己保持放松心情的意识,相信会表现出来轻松氛围,就怕压抑自己,忧虑老人的忧虑,加大糟糕心情。

小结一下:

生活就是出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一定常新常有,有问题才正常,有问题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看待问题。

积极关注加轻松氛围这2点,就是建构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和技巧。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庭教育和父母养老体现了2种亲子关系,处理好关系需做到这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