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里的端午节

       艾蒿、红色的纸葫芦、新摘的桃枝、粽子,是历史文化名城承德端午节的符号特征。过节前的大街小巷里,贩卖艾蒿、葫芦、桃树枝的摊点随处可见,整个山城洋溢着节日的欢乐。对我来说,城里的端午节虽热闹,却也抵不过童年在农村所过的端午节。

       端午节,少不了要包粽子、煮粽子。端午节前的下午,准备好翠绿的苇叶、略微发白的大红米和软软的马莲草、红枣,家里的大娘、婶子和小媳妇们齐上阵,三五一群围坐在一起开始包粽子,只见几片苇叶在他们的巧手编排下,左一旋、又一盖,马莲草缠绕几下,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便包好了,欢乐声不时从人群里飘出来,融化在空气中。男人们则往锅里填上水,锅底架起木柴,先用大火煮,开锅后改用小火煮上一夜。第二天早上,苇叶、马莲草的清香弥散在小村的空气里,甜蜜的醉在人们的心里。

       端午节这一天,男人们起的比平时早了许多。天刚刚亮,走出家门的男人来到河边采艾蒿。采完艾蒿,从河里提上半桶河水带回家里洗脸用。据说,在端午节这天用河水洗脸一年都会顺顺利利、不生疾病。回到家里,将艾草挂在大门上、放在窗台上,猪圈鸡圈也要放上几株,保佑除病驱邪,六畜兴旺。

       端午是孩子们最开心的节日之一。北方的农村没有划龙舟的习俗,但也不缺过节的欢乐。端午认干妈的习俗延续至今,连年长的老人也不知道这一习俗起于何什么时候,只不过一直在流传着。谁家新生的孩子如果经常得病,父母就会在端午节那天的夜里抱着孩子去到村口的大柳树下,用红布条拴在树枝上,摆上水果、点心等贡品,焚香祷告,替孩子认大柳树做干妈。孩子们知道谁家的小孩认干妈,一般会早早起来,提着小灯笼,一溜小跑提前来到大柳树下,看着大人们摆上贡品,虔诚祷告跪拜之后,一拥而上将贡品抢到手里,大口的吃着。大人们不但不阻拦,还要高兴的请孩子们吃完。在大人的眼里,孩子们吃了贡品,代表着大柳树认下了孩子、会保佑孩子去病解灾、健康长大。吃完贡品的孩子们,鼓着圆滚滚的肚皮,心满意足的提着小灯笼回家,一会便进入甜蜜的梦乡。

       年年岁岁,这一习俗在村里一直传下来。孩子长大了,做了父女,又带着孩子认干妈。可惜的是,前几年,那棵百年大柳树被雷劈倒了。人们发现,劈倒的大柳树枝干流出了红色的液体,像血一样。村民纷纷说,那是大柳树替全村人挡了灾。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过端午节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点点手机屏幕,能够网购到过节需要的一切商品。然而,这样的端午节在我看来,似乎缺少了灵魂——端午习俗、端午文化的魂。

       童年的端午,是我魂牵梦萦的的记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记忆里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