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的由来主要有以下说法:
1、东西市的说法“东西”一词的确是在古代就有了。东汉时朝,洛阳和长安是两座繁华的商业城市,洛阳被称为“东京”,长安被称为“西京”。民间有人到东京、西京购货,就称“买东”、“买西”。久而久之,“东西”便成了货物的代名词,于是买“东西”一词就流传开来。
据《巢林笔谈续编》卷上《买东西考》中另一说法,唐朝长安“东西木金市”,长安城里已经拥有了100万以上的人口,是与西方的罗马并列的世界最大的城市。当时长安有市(商业区)坊(居民区)之分,长安的“东市”、“西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活动的市场,在东市上有卖木制产品,西市有卖金(也就是金属)制品。一般为了把物品买全,既得跑东市又得跑西市,由此有了买东西这一说法,但此说亦无据可依,因为东西一词不见于唐、宋文献。
2、五行说我国古代把木、金、火、水、土称为“五行”,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天干",又把"五行"、"天干"对应起来,组成“五方”,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
从上面可以看出,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方属土,由于水、土和火是最常见的物质或现象,以致被古人忽视。而木(植物)和金(金属矿物)最受人们的重视,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物质。于是,人们就把代表"木"和"金"的两个方向连在一起,组成一个词——“东西”,用它代表世界上的所有物体。
有一个小故事,一天朱熹在路上碰到精通五行学说的好友盛温和提着篮子,于是问道:“你去干什么啊?”盛温和答:“去街门买东西。”朱熹愣在当场,原来当时还没有“东西”一词。他不解地问:“买‘东西’?这是什么意思?为何不买‘南北’?”盛温和笑着说:“真不明白?你这位大学问家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你把五行和五方对照一下就明白了。”朱熹低头思考了一会,豁然开朗。
3、从读音上解释“东西”的由来据今文字学家考据“东”字本义为“橐”,义为“两头开口,需以绳系扎的口袋。”而今或有人说“东(橐)以绳系之乃纳百物”故“橐系”久而久之流为“东系”,音变为“东西”。实其说确有所本,考虑古义需综合多方材料,不能仅以文字学释说,在上古音研究理论中有“阴阳对转”一说,而“橐”在上古为入声韵,属于阴声。“东”字为阳声韵,二者发音部位相同,提供了通转的可能性。再论“系-西”二者韵摄相同,主元音一致。中古同为去声,上古应属平声,故也存在转化的基础。
4、俗称什物曰东西,后接着举古人之语,最后得出:“物产四方而约举东西,犹如史记四时而约言春秋耳”。也就是说,一年有四季,历史就以年(四个季节)为线索,所以历史就有了“春秋”一说;同样于空间来说,东西南北皆有物产,所以可以把“物质”通称为“东西”之内的一切。
5、1951年版《辞源》引龚炜《巢林笔谈续编》卷上《买东西考》:“明思陵(崇祯皇帝,即明思宗)谓词臣曰:‘今市肆交易,止言买东西而不及南北,何也?’辅臣周延儒曰:‘南方火、北方水,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此不待交易,故惟曰东西。’思陵善之。”
1987年版《辞源》只说“物产于四方,约言之曰东西,犹记四季而约言春秋。.。”但为什么说“东西”而不说“南北”则并无解释。
6、明洪武十五年编《华夷译语》及收录材料截止明嘉靖二年五月的薛俊《日本国考略·寄语略》等,均无“东西”一词。至嘉靖十一年,陈侃《使琉球录·夷语》载:“买:吾利。卖:高叶。买卖:亚及耐。西洋布:尼失木绵。东西:加尼尼失。”共载日常用语407条,始见“西洋布”、“东西”等音义相关的市肆交易语。又薛氏原书曾经“金陵王文光增补”,材料载止期应上延,“买东西”一词流行上限当在明嘉靖初年,其加载文献的年代可考断在嘉靖十一年。
天启元年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五:“三百贯钱物事……钱物东西。”卷三六:“库中东西……物事那里来的。”又天启四年《警世通言》卷一五:“送些小物事……东西与他。”卷一六:“与你物事……许多东西。”卷三六:“取一件物事在盒内……见一件东西入于盒内。”又天启七年《醒世恒言》卷一三:“若干物事……稀奇作怪的东西。”又《拍案惊奇》卷一:“一件海外物事……是一件希罕东西。”卷三一:“买些东西……许多物事。”又《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京师庙市凡百般货物……好东西、旧物事。”卷一八:“盛出两件东西来……将两件物事吃尽。”卷三四:“见一件物事抛将出来,却是一条软梯……是接引人进来的东西。”明嘉、万年间语义重叠的旧语词“物事”与新生语词“东西”共行,但“物事”的使用率逐年下降,“东西”的使用率则逐渐上升。根据统计,《古今小说》共计出现“物事”28次,“东西”50次;《警世通言》“物事”34次,“东西”52次;《醒世恒言》“物事”19次,“东西”137次;《拍案惊奇》“物事”16次,“东西”112次;《二刻拍案惊奇》“物事”45次,“东西”157次。
7、。今日尚有“南北行”,“南货店”等名称。“南货”之名始见《北史·魏收传》:“南、北初和……求南货于收。”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一:“南货业……皆大江以南之产”。自明隆庆之后,海禁渐松,来自东洋(交趾、暹罗吕宋、猫里务等)及西洋(中东、欧洲)之舶来品渐多,市所贩卖亦由传统南北货而加入舶来品。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五《委巷丛谈》云:“今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不相通用。仓猝聆之竟不知为何等语。”清儒曾考列,“市语如米行、丝行、绸绫行、线行、铜行、药行、典当、故衣铺、道家星卜、杂货铺、优伶、江湖杂流。”凡数十种,号称“江湖人市语尤多……事事物物,悉有稳称”东、西洋舶来品“好东好西”的“市肆交易”稳称“东西”,本为明嘉靖、万历年间地区东南沿海海外贸易方言,随着东、西洋商品大量输入并流通南北各地,并成为社会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