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21世纪,当我们拥有了更多节省时间的技术,反而觉得时间更不够用了。你还能认真地读一本经典名著么?坐下来亲手写一封书信,写一篇日记么?你还能心无旁骛地休息一整天么?关掉网络和手机,只是陪家人聊天,陪孩子玩耍么?你还能安静地思考一个复杂问题么?
谁绑架了你的时间?
信息革命产生了两个巨大的悖论:一是所有可能节省时间的技术,产生的结果都与人们的预期恰恰相反,而且与以前相比,我们感觉时间越来越少,压力却越来越大;二是到处都能得到的信息不仅没有让我们见多识广,反倒令我们更加茫然无措。慢速的时间正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我们不知不觉地成了科技的奴隶,而我们本来是想用科技来获得自由,现在却越来越困惑。
时间,在脑海中是怎么样的存在,是成长的点点滴滴,还是转眼即瞬那束光,亦或是对将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幻想。也有人说,时间就是过去式、现在式和将来式,时间就是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对时间的认知,让我们渐渐关注人生,正如《时间,快与慢》中所说的“我们决不能束手无策,任由时间摆布,而是要通过集中注意力去主导时间”。
如果说霍金的《时间简史》是在讲作为客观度量单位的时间故事,本书则从心理学的视角,诠释了作为主观感受一部分的时间感。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会不停体验到对号入座的感觉,看到曾发生在自己、父母、朋友、同事身上的故事一一被复现,并通过时间视角的诠释获得新的理解。
作者说:“我们的时间体验就是我们自己的成长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即时间,我们的时间感可以反映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反映我们自己。”
01
《时间,快与慢》这本书的作者是马克·维特曼。
他是德国慕尼黑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从事前沿领域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研究长达数十年,曾在在加利福利亚的圣迭戈大学精神病学部门、德国弗莱堡心理研究所、慕尼黑大学等多个部门任职。
人类有着广泛的时间观念,对于时间快慢不同感知的案例随时随地在我们生活中出现。例如孩子们就很讨厌等待。(他们总会问:“我们还要多久?”)
时间消磨时,无聊总会被我们挂在嘴边。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似乎在加快,时光一刻不停转。那么,我们所理解的时间是从哪儿来的?
在这本书中,维特曼教授凭借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最新见解,探讨了主观时间之谜,解释了我们感知的时间,包括每时每刻的时间与整个人生。同时维特曼教授还分析了时间为什么会加速、我们的成长与时间的关系、时间和意识之间的联系等等。
维特曼教授还解释了,我们如何能够在享受当下和后期满足中做出选择;为什么容易冲动的人最容易无聊,为什么他们总是无聊;是否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的速度,一种独特的大脑节奏,可以从慢节奏的人里挑出快节奏的人;为何持续性的感觉总是被当成”错误的信号”,让我们知道准备晚餐或是等公共汽车的时间好漫长。
02
被消失的现在与被消灭的无聊
在计时装置出现之前,“活着”的感觉来自不断感知变化的当下,而掌控命运走向的密码,被封存在基因里。
基因中埋藏了呼应昼夜交替的周期节律,也设置了衰老死亡的生命周期。大部分人困倦与清醒的时间与当地光照同步;也许是原始人分工的差异,少数人变成了天生的“百灵鸟”或“夜猫子”,他们的入睡时间会提前或者推后一至三小时。人的预期寿命也有尽数:每次细胞分裂,都会造成染色体最后一段碱基——端粒的缩短,在新陈代谢中,DNA累计着损伤与衰老的讯息,最终通往生命凋亡。
内在节律也是其他动物的时间感来源,在清醒—入睡—清醒的周而复始中,过去被抛在脑后,未来无从想象,只有当下的外界刺激带来的反应,成为全部的生命体验。
当人类不甘于本能驱使,试图掌控自然规律与命运轨迹,根据时间节点总结过去与计划未来的需求就产生了。时间的概念源自对“精准预测”的渴望,从而使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成为唯一可以做出长期规划的物种。
对精确感的追求造就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从观察太阳东升西落来定义一天,到观察物体投影的运动定义小时,直到摆钟的出现,使时间的度量首次精确到秒。以秒计的钟表在生活中得到普及,不过100年时间。在这之后,人类快速步入现代社会,开始过上被精确测算与分割的生活。
被消失的现在
加入时间变量后,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变得容易,这导致了科学成果的井喷,从天体运行到生命过程,这些研究被广泛用于指导生活;从预测下一场降雨的范围,到估算抽烟行为会缩短多久的寿命……以时间为坐标的图表,用各种走势曲线,将视角延长到尚不可见的未来。
时钟见证了整个社会生产力和效率的飞速提高,更见证了每个人适应时间的挣扎努力与频繁失败。
几点起床不再取决于第一缕阳光何时出现,而是工作与学习何时开始。几点入睡也不取决于困意来袭的时间,而是当天任务是否完成。无论是否携带“夜猫子”基因,在互联网行业中,超过一半人在23点之后入睡。很多人用咖啡和褪黑素来制造清醒与困倦感,以适应违背身体意愿的时间进度。“睡眠相位后移”(入睡和清醒的时间均延后几个小时)成为一种需要被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因为它无法匹配朝九晚五的工作设置。
现在,从“今日”变成“此时”,又具体为“这一秒”。当下成为时钟上的短暂停顿,转瞬即逝。你可以清楚定位过去事件发生的时间,也可以制订无比细致的未来规划,但你无法在日程表中找到此时此刻的位置。
严格设置的时间计划让未来变得迫近可触。人们很快意识到,“立刻”和“马上”是不诚恳的许诺,大家更需要“1分钟后”或者“半小时后”这样精确的预估。一个员工曾这样形容他习惯拖延的老板:在公司内部,遇到一些需要讨论的事情,会选用一套别致的换算标准:马上约等于5分钟,5分钟约等于2小时,2小时约等于2天,2天约等于2周,2周约等于2个月。以上公式可以直接粗暴地简写为:马上约等于2个月。
消灭不确定性与拖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制定死线:闹钟将在5分钟后响起,高铁将在1小时10分钟后发车,明天上午有在另一个城市的演讲,演讲大纲需要在上场前半小时给到工作人员。死线使未来某一时间点变得重要,扭曲了靠近它的时间流逝速度,也制造出一些生产效率的巅峰时刻,那不停奔跑的数字不再是客观的时间评估工具,而是压迫着你停不下来的助力器。
死线让行动意义更清晰地指向未来,这意味着你手头正在做的事不会立刻带来回报,奖赏发生在未来的某个确定或不确定的时刻——下个月初领薪水,半年后考试,或者,不知何时才会出现的六块腹肌。对未来的想象越清晰,就越不在意眼下的感受是否令人愉快。人们称之为“延迟满足”。
现今,“延迟满足”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成功学概念之一。牺牲眼下的享乐成为提升能力的必经之路。在一个充满阶层与身份焦虑的社会中,这种努力甚至被视作实现阶级跃迁的唯一机会。本书作者亦认为,为实现被社会认可的目标而能忍受延迟获得奖金的能力,是一个人进入社会中产阶级的前提。
为了让延迟时间缩短,减轻等待与忍耐带来的不舒适,人类发明了各种时间管理方式。目前最流行的是番茄时间管理法,将时间以半小时为单位划分,每专注工作25分钟,可以休息5分钟。于是,工作目标从不确定何时可以完成的任务,巧妙变成了25分钟后的休息。期待时间被缩短了,实现目标的未来看起来触手可及。
计数与倒计时是另外一种时间管理技术。想象你正在进行一个身体多处肌肉发力的训练动作,例如平板支撑。随着时间流逝,你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你感觉到酸胀、疼痛,甚至开始颤抖,每一秒都漫长无比,你快撑不下去了。这时候突然响起了倒数计时的声音。
痛苦突然变成了期待,注意力从自己转移到了身体之外。每个数字都像一种赞赏,坚持下来变得容易。现在,时间提醒被广泛使用于各种运动场合,帮助那些独自训练的人有效地提高总运动时间。
被消灭的无聊
计时装置不仅掌控了我们的工作节奏,也放大了无所事事的空虚,我们越来越难以接受没有目标和没有安排的时间。而本书作者对时间感这一课题的研究,正是从“无聊”这一体验开始的。
无聊不是忙碌之后的放松休息,而是无意义和不行动,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没有外界输入,只有自己的想法在陪伴自己。
一个受过冥想训练的人很容易度过这样的时刻:他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专注于自己飘来飘去的念头,就可以感受专注与宁静。但对更多人来说,这是漫长而痛苦的时刻,甚至不可忍受。
最近有一个关于“无聊”的实验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果:在封闭的实验室中,为了打发仅仅6—15分钟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刻,71%的男性被试者和26%的女性被试者会选择电击自己,有人甚至反复电击自己。对很多人来说,接受外界刺激,哪怕是令人痛苦的感觉,也比安静独处强得多。
与自己感觉独处的时间通常无比漫长,与外界互动的感觉会让时间变快。现在,消灭因无聊产生的痛苦,成为无数产业存在的理由。借由手机、耳机、iPad、kindle,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永不切断信号的输入:坐在马桶上看书、玩手机,跑步的时候听音乐与计步提醒,甚至洗澡的时候也可以在浴室里放一些音乐。
游戏产业在这方面做的最成功。一个精心设置的游戏,一定会让每次操作都给人继续进行下去的反馈——投入与回报被精确量化,行动立即输出结果;持续行动,带来成就,逐步提升。在一个工作普遍需要延迟满足的时代,这给了人最充分的即时满足:在虚拟世界中,感受到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几百年前,哲学家帕斯卡在《思想集》里说:“人性的所有问题,都源自人类无法静下心来思考。(All of humanity's problems stem from man's inability to sit quietly in a room alone.)”而现在,事情则变成了:所有基于人性的产品创新,都源自对人类无法静下心来思考的洞察。或者像我一个朋友所说:“不耐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动力。”
“眼球经济”的要义,就是每次关注和点击都会被换算成商业价值。所有的商家都在穷尽智慧,让人们注意并使用自己,并因此感到时光飞逝的愉悦。这个时代不允许人在任何一种场景下无聊。如果你竟然不知道怎样打发时间,一定是因为你还没有试过下一个消灭无聊的产品。
03
“感觉网络是个黑洞。网速越快,时间越慢,我只是拿起手机玩了一小会儿,再抬起头,地球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了。”
“不觉得很神奇吗?当躺在床上的时候,你看了看时间是早晨7点,你闭上眼睛睡了5分钟,睁开眼再看,时间突然就变成了8点45。”
“如果你认为1分钟过得很快,那你一定没有做过平板支撑。”
上面的这几种情况,你是不是经常遇到?
在生活中,有时候明明已经过去了一小时,却觉得还不到一小时,这便是低估了时距——主观估计的时间流逝变慢了,然后发现“时间流逝变快了”。影响这种主观判断的因素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控制这种主观判断吗?控制这种主观判断,对于生命的延长有无意义?一切的答案,都在这本书中。
(文章参考百度百科,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