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吼叫”长大的孩子,很有可能变成“讨好型的人格”

常常听到很多家长谈话的时候,在别人面前炫耀:

我家的孩子真乖真听话,我说一不二,我指东他不敢朝西去,不收拾他一顿他就不知道好歹。

其他家长在边上不由得赞叹:

你真会教育啊,我家的太调皮了,说啥啥不听,真是快把我气死了。

像上面这样的谈话真是太常见了,大多数的父母面对自己“纷繁复杂”的日常琐事,早已消磨的没有一点耐心。

他找不到一个情绪的发泄通道,恰好碰上孩子,直接点火就爆炸的那种,所以他会用权威、威胁的口气跟孩子讲话,简单粗暴,三下五除二就把孩子给收拾了,让他老实的听话不许反抗,因为“我”就是家里的权威:“你不听老子的听谁的,一个小屁孩你反了天不成。”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跟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百分百会发生的,就看怎么去解决和化解冲突了,如果一味的采用高压权威的态势,孩子只能认输认怂,这种情况下家长赢了孩子只能认输。

如果采用尊重理解和情感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思,同样孩子反思的时候,家长也能做到反思总结,互相成长进步,在这种彼此尊重友好的氛围中,孩子收获的是信任、理解、看见。

上面的两种处理方式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赢了”,一种是“赢得”。

赢了孩子,孩子就输掉了自己。

赢得孩子,孩子充分的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认可。

赢了孩子,只会让他慢慢的变得没有主见,反而被家长吼叫完以后,变成“讨好型的人格”,一般看上去比较“懂事、乖巧,听话”。

受多大的委屈都可以,这种讨好型的人格从孩童时代就开始慢慢建立起来了,因为家长一次次的高压威胁之下,孩子不得不屈服,不得不顺从,最终迷失自我。

“讨好型人格”的最大的特点是,不关心自己的需求感受,只关注别人的感受,尽力的委屈自己,成全别人。活得完全没有自己、没有自己的主张,通过内耗自己的方式来取悦他人。

记得有一次坐公交车上来一对母子俩,因为车上没有座位了,妈妈扶着车厢中的把手,孩子则抱着他妈妈的腿。抬头看向他妈妈笑着说:“今天可不可以不打我。”

他妈妈说你今天的表现很乖,打不打你就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孩子还是很开心的抱着他妈妈……

这一幕让我看得很痛心,小男孩已经6岁多了,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他的高兴与否取决于他妈妈,他用这样的方式博得他妈妈的欢心,只有听话,妈妈不会生气才不会打他。

为什么孩子会变得不反抗、顺从,成为一个讨好型的人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及归属需求。

当家长用威胁吼叫的方式,赢了孩子的时候,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完全被破坏掉了。

家长的威胁,语气语句都如出一辙:

你再不怎么怎么样,我就不要你了;我就把你送人;我就让警察把你抓走……

这种说话方式,孩子能不害怕吗?可能大人以为只是一个玩笑,但孩子信以为真。

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强,但他的解读能力很差。

他会天真的相信,他心里的一点安全感完全被破坏掉了,他只能忍气吞声的委曲求全听话照做。

他会天真的相信,正因为自己的不听话调皮才让爸爸妈妈生气。他会忍气吞声、“委屈求全”的听话照做,再也不敢了,因为他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遭到了破坏。

如何引导孩子走出讨好型的人格呢?

允许孩子说不

让他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不再人云亦云的跟着别人的想法走。这是重要的第一步。

父母改变说话方式

“你再不怎么怎么样,我就把你怎么怎么样”

这样的说话方式和语气改成:

你觉得呢,你自己怎么打算的?讲给我听听,我认同你的观点,爸爸妈妈支持你,大胆的去做吧,做错了也没有关系……

这样的说话方式,让孩子做自己。

遇到不好回答的事,不要委屈自己,先成全别人,而是冷静思考以后再做答复。

多肯定和认可孩子,提高他的自我价值感。

只有自我价值感提高了,他才有自己的主见。

关于吼叫孩子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还有哪些?可以留言评论,对于“讨好型的人格”,你还有什么样的看法可以留下你宝贵的评论,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吼叫”长大的孩子,很有可能变成“讨好型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