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

图片发自App

今天,我在工作、生活、关系等方面都有满满的收获,打开,思绪万千。凝神沉思,脑海中浮现三个字“安全感”,这就是我今天的关键词。

导师班结束后,我的同学们纷纷建立微信群来分享所学所思所感。其中,如莹姐的分享更是已经具备微课的水准。今天中午她关于安全感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甚至激发了我分享的欲望。于是,在交流群里,我围绕“行动带给我安全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没想到,在今晚SK老师的公益课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原生家庭的交流和互动模式对人的影响》中,我对于安全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课程中,老师提及的知识点之一是家庭关系中的应对姿态。这来源于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萨提亚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其中四种负面影响较多的应对姿态是:指责、讨好、理智、打岔。我的理解是:

指责:不允许他人说“不”,用对外攻击来隐藏自己的伤口。
讨好:不允许自己说“不”,用压抑需求来获得他人的肯定。
理智:不讲感情只讲道理,用头脑分析来回避自己的脆弱。
打岔:难以专注,用吸引注意力来获取关注、归属感。

这四种应对姿态的根源是缺乏安全感,因为担心被批评、被伤害、被无视、被抛弃……

安全感的来源主要是以下三点:

1.情绪的稳定。因为中国社会的角色分工,在家庭里对孩子有较大影响的是母亲这个角色,母亲的情绪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2.关系的和谐。在各种人际关系中,亲密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原生家庭中父母之间的夫妻关系是否和谐,尤为重要。
3.独立自主。能否自己做出选择,并对此负责。

由于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因素,大部分家庭中的应对姿态都是以上述四种负面影响较多的为主。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代就在无意识地不断延续自己父辈的模式——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但是,老师在课程尾声的一段话让我深有同感。

在21岁以前,我们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比较大。在21岁以后,我们的价值观已经趋于稳定,就不能再拿原生家庭作为借口。我们可以学着做自己的父母,可以去表达自己曾经不敢说出来的话,可以去满足自己曾经没有被看到的需求,可以去结束曾经没有好好告别的感情。我们可以去发现四大原始情绪——喜怒哀惧背后的正面力量。比如,在愤怒中感受守护的力量,在悲伤中感受停止的力量,在恐惧中感受保命的力量,在喜悦中感受成长的力量。

是的!已经成年的我们可以做出新的选择!我们可以做出正向的应对姿态,进行一致性沟通。

1.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我现在感觉很(悲伤、愤怒……)”,表达自己的感官实实在在的感受,表达大家可能共有的感受,在情绪上实现同频的基础。
2.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我想要……”,我勇敢地表达出来,但不要求强迫他人必须满足支持自己,而是让内心真实的需求得以展现,让自己这个成年人有机会去满足支持自己。
3.表达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期待。是因为相信沟通对象是真诚的,他是可以理解我的,他是关心着我的。是因为我看到对方在沟通中是有着正面意图的。比如,父母亲的那些较负面的应对中大部分都是出于关心爱护。

同传统的“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不同的是,在看到父母的正面意图前,我们看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真实需求,我们不是用理性分析去强行压抑自己,去伪装自己!

成年后,我们觉得自己应该获得更多的自由。而父母的保护模式,因为我们和这个社会还不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于是持续在线。其实,这两者并不冲突。因为自由不是父母长辈给的,是自己去行动,去做出选择,去为之负责。负责,就是全面负责,包括父母长辈的异议。对异议负责,就是不指责父母长辈,不要求父母长辈必须支持自己。当我们放下对父母的那份“你(们)应该……”的要求后,我们就能看到真实的父母,守住自己的界限,尊重他们,等待他们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后,再找机会和他们建立更深的连接。

今晚公益课的笔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