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 | 《观沧海》与建安风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又经过几年的征战,基本占有了长江以北、长城以南的地盘。下一步是南下还是北上?曹操决定先解决长城以北的乌恒。恰好,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投奔乌恒,给了曹操出兵的借口。

建安十二年三月,曹操自邺城(河北邯郸临漳县)出兵,经过艰苦的跋涉,于8月在柳城(辽宁朝阳市)与乌恒主力决战,取胜。回师途中,曹操路过碣石,写下这首《观沧海》。

东行来到了碣石,终于看到壮阔的大海(这是曹操第一次到海边)。海水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海岛上树木葱茏,花草丰茂。萧瑟的秋风吹来,海中翻涌起海浪。日升月落,难道就是从这大海中出发。灿烂的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为什么在碣石赋诗?碣石在秦皇岛昌黎县,就在北戴河附近,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巡游至此。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的曹操在此赋诗,也就容易理解了。

实际上曹操当时做的是一组诗,叫《步出夏门行》。这个夏门当然不是福建的厦门,而是洛阳的一个城门。组诗由《艳》(序章),《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构成。其中的《龟虽寿》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一年,曹操53岁,所以有“老骥伏枥”、“烈士暮年”的句子。但征乌桓的胜利,显然让他十分振奋——北方已经基本统一,没有了后顾之忧,下一步就要挥师南下,统一中国了。

五十三岁,在今天应该是壮年,怎么成了暮年呢?在三国时代,这个岁数绝对要算老年了,而且还算长寿。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乱世,以官方统计口径看,三国时代的人口减少是最严重的,东汉末年尚有5000万人口,而在三国战乱最严重的时候(赤壁之战前后),还剩不到800万人。当然这和流民众多,很多人口没有进入统计有关,但这个时期的史书确实经常出现“十室九空”,“百里无人烟”这些表述。在那个时代,能活到三四十岁已经很幸运了,所以曹操在《短歌行》里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面对家园颓杞,生灵涂炭,像曹操这样有胸怀有抱负的政治人物,想要力挽狂澜,恢复天下的秩序。但理想的高扬与人生的短暂却无奈的碰撞,而兵连祸结与政权更替也令政治参与者的命运风雨飘摇。在这种氛围下产生的心理,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及时行乐,也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理想主义。

正是这种时代氛围,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风格——建安风骨。它专指汉朝末年建安时期一部分诗人的作品特色。而曹操正是这批诗人的领军和代表。

读曹操的诗有什么感受?雄健、壮阔、低沉、浑厚、悲凉、慷慨。这就是典型的建安特色。

风骨是稍后兴起的概念,见于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

建安风骨的代表还有谁呢?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还有孔融、陈琳、王粲、徐干、应玚、阮瑀、刘桢,称为”建安七子“。

曹操的诗是建安风骨的浩浩主流,不论从哪个历史尺度来比较,他的作品都是第一流的诗歌。曹家的文学基因也着实强悍,曹植是文学史上公认的天才,南朝谢灵运曾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才高八斗就是从这来的。

曹丕的诗也很好,是大诗人的风范,可惜父亲和弟弟不仅是大诗人,还是伟大诗人,把他的光彩给笼罩了。曹丕这个人其实很有意思,他和当时的文人关系非常密切,不仅有政治人物的手段,也颇有魏晋文人的风度。王粲去世的时候,大家都去吊唁,曹丕也参加了,他对大家说:王粲生前最喜欢听驴叫,咱们每人学一声驴叫送送他吧!于是王粲的坟前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驴叫!

挺有趣,不过这离建安风骨比较远,而离魏晋风度则较近。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诗 | 《观沧海》与建安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