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与“闷头干”

      前段时间,我做了一个实验。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每天只重复为了一个目的做一个事情,除了必要的生活步骤以外,我的时间精算到了半个小时。由于任务量的巨大,没有时间社交,没有时间特地去健身房运动,没有周末,自然也没有大段的时间刷朋友圈刷微博刷新闻。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做这件事情。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爆发。总体来说,结果超出了一个月可以达到的预期,尽管它并不完美。

      尝到甜头以后,紧接着,我开始制定减肥计划。计划开始前,先铺垫了自己相关的理论基础。这一个月是否能达到我的预期还未可知,至少事情的开端已远胜我之前的瞎折腾。于是我开始反思,这两件事与别的事情的差别。

      原本,我是非常爱看书的,还有因为剧本的原因,很爱电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时间充斥着各种并不滋养我本身的事物。相当长一段时间,我连微博App都没有,发展到后来每天都刷来刷去,也不知道在刷什么。还好我没有抖音,快视频。在这之前,也有一段时间,沉迷于各种类型公众号,觉得别人说的有道理,能够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但是回头却又发现自己还是什么都没有学会,生活也并没有什么改变。

      不由得想起,有一年的时间,每天上完班,我就冒充学生跑到公司旁边的大学去蹭德语和日语课(离开学校后才发现,学习投入是真的贵啊),时至今日,虽然早就忘的差不多了,但是印象还是远比我每天刷的公众号微博要深刻多了。

      很幸运,我身边还是有积极而专注的朋友,就是地铁里拿着Kindle,每天基本不刷手机,有钱有闲有颜,依旧周末和工作之余认真学习的这帮人。他们可能是花了几年的时间来学好多门外语,练好某种乐器,发展自己的兴趣到优秀,不断的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在这座以悠闲与美食闻名的城市,践行着另一种自律和严格的生活方式。

      有很多别人的例子可以引用,但是别人的例子再有用,也比不过你自己的亲身实验。有次也听一个人物讲,他觉得他的自我提升跟他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了解信息和学习密切相关(比如刷公众号之类的),另外的人当即就有不同的见解。我个人观点是,专业的积累过程一点都不浪漫,没有下苦工,很难出色。

      扪心自问,即时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我还是倾向于选择自己觉得有用有启发性的文字,然并卵,连看过什么大都不记得了,更别说自省其对自身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完全无迹可寻。即使真的有脉络,也是别人价值观对自己的传输,没有自己严谨的思辨和理论基础。

      有人说,看看八卦刷刷视频,无非就是图个放松,想那么多干嘛。这么认为当然没错,也没有人规定,哪一种放松方式就一定比另一种高级。只是,不要低估了一些消遣方式对于自身的消耗,就像喝酒伤肝,夜宵伤胃一样,对精神持续性的麻痹,伤神经。现代社会竞争的残酷性,远胜于农耕及工业时代,会扛锄头也未必有地种,会装零件也未必有产线蹲。

    “碎片化”可以说自己在消遣,是否真的会有质上的提升,真的是个大问号。除非你所有的“碎片时间”都拿来重复的做一件需要大功夫的事情,其实这样,本身就是专注。

      “闷头干”首要的好处便是要先建立自己的规划和逻辑理论基础,然后一步步的,像做数学题一样去解题。一年十二个月,哪怕一个月闷头研究一道菜,一年也能熟练掌握12道菜,够做一桌大餐。按计划去执行和完成的感觉太美妙了,美妙到让人相信自己,爱上世界。

      太年轻的时候,是真的很难放缓一个人的步调,往往因为欲望太多,得到太少。有没有人想过,你碎片化时间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而很多成功引起你关注的背后,却是一帮目的明确目标清晰的人研究你的结果。不把你碎片化,这杯羹不好分。

      被人左右太容易,找寻自我坚持自我却太难。三五分钟内刷刷手机很过瘾,慢慢的,三五个小时,三五天......然后生命终止。

你可能感兴趣的:(“碎片化”与“闷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