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学者的困境(上)

自学是一个很讲究实操的话题。

干脆,咱先上干货吧。

给自学者的通用实操框架

如何自学一个新领域?

我读过不同领域多个自学者的经历,比如在《自学是门手艺》这本书最后一部分,有很多小伙伴分享自己成功自学编程的过程。我发现,绝大部分知识领域,都有一个通用的自学框架。这个框架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如何决定要不要开始自学

决定要不要自学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下这个领域。比如去知乎搜一下相关问题,或者去翻阅相关科普书。回答 3 个问题(不分先后,随着了解加深,慢慢调整和明确):

- 了解大框架的学习路线图(要先学什么、再学什么)
- 评估学习难度和时间投入量级(一定要规划出「时间投入预算」:能拿出的上限时间是多少,下限时间是多少)
- 明确自己学这个的目的(比如,赚钱?多久能赚到钱?能赚到多少钱?)

我一般会通过知乎live去找某个新领域进行了解,听听这种真实个人经验分享,更容易有心中有数的感觉。

还有一个实际上很影响之后的自学效率,但很多人可能不会想这么深的问题。就是从 Why 的层面去理解这个领域。什么意思?就是你要去想:为什么要有这个领域,这个领域的存在要解决什么问题?去找找这个领域的开创者和顶级大牛的故事去读读。

比如说你要学近代物理吧,可以先找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的人物故事先读一读。你会发现伽利略一开始在物理上懂的不比你多,而牛顿、爱因斯坦也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取得的成绩;你会更对物理研究的思维方式更感兴趣,也会因为接触过大量「原生事实」而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真挺重要的。

回想一下,咱上学学物理、数学的时候,根本不是从先了解这些开始。很多人没学好,其实挺遗憾的。

以上这个过程,算是涉猎一个领域。该了解的信息都了解清楚,该回答的问题都回答明白,再做这个最终决策:你到底要不要进入这个领域,花大力气开始自学。

这个决策要这么慎重,是因为我们每个人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而任何一个知识领域,想要成为熟手,没有千儿八百小时是不太可能的。

第二阶段:自学一个知识领域的流程

决定要学之后,怎么学反而很明确(注意不是很简单),因为很多自学者已经把路径给你蹚出来了:

1. 上网去搜两个问题:「学……有什么用」和「怎么学……」(可能在第一阶段你已经了解过,不妨再专门搜索一下,深入了解)

2. 从众多资料中,挑最好的入门资料或课程去学习(评分最高;点赞最多;或者这个领域实操比较多,那就要重视多找视频资料、关注辅导答疑是否完善等等)

3. 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先去网上多搜搜,实在搞不定的问题,再去找明白人问

4. 学完必须要输出(费曼学习法):学完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点,把它写成一个教程文章(而不是笔记),或者录一段语音、视频教程

5. 学完基础知识就先去找地方用,在使用中不断学习这一领域其他知识;使用中碰到不懂的知识,就去网上搜索答案和资料,针对性地去学这块要用的知识

有了这个流程,剩下的,就是投入大量时间刻意练习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自学者的困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