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星座命名的恐龙——南十字龙

南十字龙(拉丁学名:Staurikosaurus)又名十字龙、丁字龙,生存于22500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一般出现在南美洲和美洲,是已知最古老的肉食恐龙之一。它属于蜥臀目、兽脚亚目、艾雷拉龙科、南十字龙亚科、南十字龙属。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的一部分食肉恐龙都是由南十字龙进化而来的。南十字龙虽是已灭绝的恐龙中的一员,但它逃过了第四次物种大灭绝,因此它对恐龙(尤其是食肉恐龙)的演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十字龙唯一的化石标本发现于巴西南部南里约格朗德州的圣玛利亚组地层。因为被发现的时候是1970年,而当时在南半球极少发现恐龙化石,为了纪念这个发现,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内德·科尔伯特便根据只有南半球才能看到的南十字星座来给这种恐龙命名,巴西国旗上也有南十字星座的图案,南十字龙由此得名。

关于南十字龙的类别,古生物学界存在争议。按照其牙齿和形态特征,有研究人员认定它是兽脚类的一种;但南十字龙的骨骸又与原蜥脚下目恐龙相似,因此也有人认为它应属于蜥脚下目类的恐龙。南十字龙可能代表蜥臀目的祖先到兽脚亚目和蜥脚形亚目的分岐进化的过渡期。然而一个在亚利桑那州多色沙漠发现的未命名化石,被认为是种典型原蜥脚下目恐龙,似乎原蜥脚下目是在南十字龙出现之前就已经演化出来了。不过,新的研究则表明南十字龙与近亲始盗龙、埃雷拉龙同属兽脚亚目,是在蜥脚下目与兽脚亚目分开演化之后才演化出来的。

南十字龙的化石记录极不完整,只有大部分脊椎骨、后肢和大型下颌。但是,因为化石的年代是在恐龙时代的早期,所以它的大部分特征都得以重建。南十字龙身长2.1米,高约0.8米,体重约20~30公斤。它的颈部瘦长而弯曲,头相对较大,口内有刀刃般锋利的牙齿,牙齿都向后弯曲,呈锯齿状。南十字龙有灵活的下颌关节,下颌可以前后、左右、上下自如活动,使它能够很方便地将食物吞入腹中。它的骨骼细而轻巧,这使它成为敏捷的猎手。南十字龙对同伴十分爱护,有时还会聚集好几条南十字龙一起进行捕食呢。

南十字龙前肢较小,可能有四指,后肢则可能有五趾(第三个手指与脚趾最长),而后来出现的肉食恐龙后肢只有三趾。南十字龙的后肢长而纤细,从生物学和生理学角度来看,这种特征可以让动物的奔跑速度加快,非常有利于捕捉猎物或逃避敌害。它的尾巴不长(有40多块椎骨),约为80厘米,但与较晚期的其他蜥脚类恐龙相比,它的尾巴已经算是较大的、也是较短的,在奔跑时会保持笔直并离开地面。南十字龙连接骨盆与脊柱的两个脊椎骨以一种原始的方式排列,它的肠骨上有一个发育很好的臀部孔,科学名称叫髋臼,这在其他恐龙身上是很少见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星座命名的恐龙——南十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