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效能训练》第十章 父母的权威是否必要且合理(笔记中)

三、权威的局限。

1、父母的权威是建立在孩子的软弱和需求之上。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和独立,父母的权威会随之减弱,直到仅剩下道德权威(孩子摆脱不了的伦理关系),或者全部消失。

权威式教育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一定的效果,这一点是必须的。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立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不能惯着,都是权威教育最好的证明。对它的积极意义必须肯定。

作者在这里指出,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父母权威存在的条件会逐渐减弱。孩子慢慢有主见和是非分辨能力了,那么,父母的一些强迫性或者孩子认为的不合理指令,将会遭到孩子反抗。这里作者并没有彻底否定父母权威,而是告诉我们,权威的减弱到消失,是自然的正常发展,父母们要正确看待这种发展,接纳这种历史进程,不要固执的和人类的成长作对。

2、父母权威在孩子青春期失效的原因。

①、孩子不再被父母的奖励所控制,因为这些奖励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迫切。

比如小时候孩子需要吃奶吃饭,离不开父母照顾。长大后他可以自己寻找食物,父母不再是必要条件。比如,小时候买东西必须靠父母,长大后自己也能够挣到钱或者获得物品,不需要必须依靠父母了。所以,象满足孩子需求的这种奖励,已不能完全吸引孩子。所以,奖励逐渐失效。

②、父母给孩子的惩罚不再能产生威胁。

A、父母充满爱心,他们对孩子的惩罚也是善意温和的,而且一直不会有太大变化。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逐渐对这种惩罚产生了免疫。

B、随着孩子的独立,他们可以选择逃离来躲避父母带给他们的不适。不像小时候只能承受。

③、典型的青春期孩子已具有了完全摆脱父母控制的能力。

一些叛逆的代表性孩子,他们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夜不归家、逃学等,有的甚至向父母动手。这些孩子已经能够独立生活,哪怕是通过非法手段填饱肚子。为什么他们会提前拥有独立能力,从发展的角度看,因为他们之前经常受这方面的锻炼,就是父母对他们管的过严,导致他们常常明里暗里反抗,到了青春期时,他们迫不及待的要摆脱父母。

这里,作者指出,青春期的孩子反抗的不是父母,而是在反抗令他们不舒服的权威。

作者给出了一个假设性忠告,如果父母们从孩子出生时较少依赖权利,更多用非权力方法来影响孩子,那么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就不会太叛逆。


3、用权威训练孩子,需要严格的条件。

①、奖励要足够具有吸引力,能让孩子“为了奖励而努力”。

②、惩罚不能太严厉,孩子受不了就会逃离。

③、奖励必须及时。

④、奖惩标准必须长期一致。

⑤、对于过于复杂的事,奖惩会失效。比如,通过奖惩你能让孩子完成今天的作业,但不能给孩子养成长期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通过奖惩你能让孩子一时诚实,但不能一直诚实。

4、父母权威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悖论:

让父母们回忆他们的父母对他们使用权威时,他们的身心感受有多糟糕。但是,这些父母依然对自己的孩子使用着权威。

这个悖论的意思是说,父母们觉得遭受折磨,但他们依然在折磨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一起去思考吧。

下面是权威给孩子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

①、反抗作对。

②、怨恨、愤怒、敌对。

这里作者提到了一个心理现象值得重视:

无论是任何年龄段的人,如果一个人或多或少地依靠另一个人来满足他的需求,那么依赖者总是会对被依赖着产生深深的怨恨和愤怒。

这个原理是这样的,因为依赖者感受到了自己被这种依赖限制了自由,必须服从被依赖者来获得奖励(比如收入)。

所以大多孩子们尽管在上学,但他们不喜欢学校;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公司而频繁跳槽;很多高收入者由于舍不得高收入不能轻易跳槽,但满腹牢骚;“穷国”被“富国”救助后往往不领情。

从这个角度讲,权威下的孩子其实一直对父母心存怨恨。

③、报复、攻击。孩子的逻辑是这样的,“你伤害了我,我也要伤害你——这样或许你以后就不会伤害我了”。

④、撒谎、隐瞒情绪。因为撒谎能避免很多惩罚,甚至能带来奖励。

⑤、推卸责任。特别是在有多个孩子的情况下。

⑥、操纵、专横、欺负弱小者。

⑦、争强好胜,厌恶失败。

因为有些孩子在父母的督促和奖励下,一直保持着优秀状态,形成了成功者的心态,于是事事都要争取优秀,厌恶失败,甚至经不起挫折。

⑧、结成联盟、联合起来对抗父母。

⑨、屈服、顺从,缺少斗志。

⑩、拍马屁、奉承讨好。

⑪、缺乏创造力、害怕尝试新事物、没有成功的把握就不做。

其逻辑是这样的:为了获得奖励,我不会多事贸然犯错,要遵照被认为正确的行为做事。

我不敢做任何超出常规的事——这有可能给我带来惩罚。

⑫、退缩、逃避、幻想、退化。

当父母权威过于严厉,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孩子会选择逃避。

幻想能够让他们不再面对现实,能在精神世界里找到希望。

让自己退化到无能,能让父母们不再对自己抱有希望,放弃严厉的权威。

孩子可能表现出:

白日梦和幻想

无精打采、被动、冷淡

退回到婴儿行为

过度看电视和玩游戏

独自一人玩(与想象中的伙伴)

生病

逃跑

加入帮派

饮食失调

抑郁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效能训练》第十章 父母的权威是否必要且合理(笔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