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能改变什么

阅读有什么好?我们不必搬出宋太宗的那句“开卷有益”,也不必说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或“书中自有颜如玉”云云,尤其后两句,似乎更带有功利的目的,就更不足为训了。其实,读书,改变一切或者有所夸大,但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不读书,或者不把读书当回事,是肯定不行的。

当然,读书要悦读,太功利的目的,肯定是不能持续的,而只有读书成为一种氛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自觉,它才有深远的意义。


南京大学教授徐雁先生,是一位真正意义的读书人,不止是因为他把推广读书当成责任,是连任两届的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暨江苏省南社研究会会长,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图书馆学会理事长,或者是家中藏书已达万余册,以及有诸如《秋禾书话》、《藏书与读书》、《中国旧书业百年》等重要的著作,而是因为他具有深厚的读书情怀。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徐雁教授有推己及人,授人以渔的分享精神。多年来,他与同道学生编著的“全民阅读”四书——《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全民阅读参考读本》、《全民阅读知识导航》、《中国读书大辞典》早已在业内外深受好评,洛阳纸贵;尤其是他的全民阅读推广讲座“最是书香能致远——读物选择与幸福追求”,更是有口皆碑,影响深远。


他是如何读书的呢?他特别倡导“从无字句处读书”、“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阅读观”。这种“读有字书,悟无字理”与“读无字书,悟有字理”相结合的阅读与思考方式是对读书的一种崭新理念。这是对读活的书,也是活的读书的倡导,正是现代社会读书人,所必须具备的创新思路。


在他看来,读书是一种修身养性,即所谓“人贵有读书求知、明理处世之志”,以知识芬芳来滋补精神世界。这种影响不是阶段性的,而是贯穿一个人的一生的,“最是书香能致远”,内心世界强大的人,他才能强大。


而读什么样的书,则决定每个人所能到达的高度。他说,读书是增长知识,学习技能,这并没错,但如果只是如此理解,则有所局限,读书更关键的是塑造人。因此,他服膺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还很认同台湾学者高希均先生的阅读观:“读一流书,做一流人”,有了一流的知识储备,在处世待人上,就会更加从容、有底气。

他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知识之所以没有产生“力量”,不是因为读书“无用”,而是因为读了“无用书”。


这就关系到要读什么样书的话题了。或者对更多的人而言,这是很难选择的,因为书籍之多,于今为盛,每个人都要面对着,以有限的生命追逐无量的书籍的尴尬。不过,徐雁说,精读一本书,如同一本万利,使你立于不败之地。这有点以不变应对万变的意味。当然,精读一本书,不能理解为不读别的书,而是要以一本书为起点,上下左右,古今中外,亲近更多的书。


读书贵有疑,他说,古人曾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其实,读书就是为了解决所疑,学然后知不足。但读书会解决某些问题,却也可能涌现了更多的疑惑,这就又逼着我们的阅读不断深入。悬疑解疑的读书法,是读书的目的,它使我们的学问增加,也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近些年,有感于读书氛围的有所弱化,徐雁风尘扑扑,奔走于东南西北,大力倡导读书。他以为,读书要从小抓起,营建家庭的阅读环境,非常重要。在他看来,言传身教,才能引领孩子爱上阅读,让他们终生受益。他说,“一种家风是‘书香’。”


而建设书香校园,也是他所关注的重点课题。他说,以文学作品阅读为基础的阅读,尤其是经典名著和好书佳作的阅读,可以养成一个人关注细节、宁静从容、融会贯通的读书心态和阅读素质,使他能够以不变应万变,淡定地应对当下功利甚嚣尘上的浮夸社会环境。


近日,徐雁推出由郑州大学出版的新著《书来话长》,这是“校园书香阅读文库”的一种。是啊,说起书来,他的话就很多,话题说起来也很长,无非是一种书香的情怀,一个读书人的责任与义务。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图书馆聘徐雁为第十七位“驻馆作家”,他欣然应诺。他所看重的是德清的人文氛围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盏书灯伴一生,这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的心愿,而书灯的光虽小,却能温暖自己,也能温暖整个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能改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