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开拓河西走廊:大汉王朝的绝地反击

大汉王朝休养生息六十余年,前期一直对匈奴和亲隐忍,到了汉武帝时,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对匈奴发起有力的反击。汉武帝时期将星如云,其中最耀眼的两颗是卫青和霍去病,这是属于他们的英雄年代。雄主配良将,这种结合,往往能爆发出核爆炸般的威力。

时间到了前121年,这时卫青的将才已经得以展现,漠南大战中,一战收复河南地,将北方领土推至阴山一线,逼得匈奴王庭北迁。那么,霍去病呢?汉武帝悉心培养多年的青年将才,是否能经得起现实的考验?

这时张骞已经带回西域的消息,汉武帝也决心要打通连接西域的河西走廊,而盘踞这里的匈奴右贤王部肯定不会通融的,那么就只有以武对决,霍去病将第一次走向战场,我们来看看表现如何。

霍去病一战河西,初试牛刀。

公元前121年春天,仅十八岁的霍去病第一次出场,独自率万骑出陇西,在今天的兰州渡过黄河,向西北翻越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孤军深入,一路急行军至今天张掖和武威之间的焉支山,在焉支山附近大破匈奴浑邪王部。俘虏浑邪王王子、相国、都尉,共斩首敌军八千余人,可谓大捷。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骠骑将军率戎士逾乌盭,讨遫濮,涉狐奴……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馀里,合短兵,杀折兰王,斩卢胡王,诛全甲,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馀级,收休屠祭天金人。”

霍去病二战河西,大败河西匈奴主力。

同年夏天,一战河西仅仅过去五个月,第二次河西之战却火速展开。

这次由霍去病、公孙敖两部分别从北地郡、陇西郡出发到匈奴腹地预定地点会师,择机前后围歼河西匈奴主力。

霍去病一路率军从北地郡出发狂奔深入匈奴势力范围,到达预定地点时,等来的却是公孙敖的迷路。兵贵神速,霍去病不能继续等下去,再次选择孤军深入,大迂回,北上河套、向西横穿沙漠,到达今天额济纳旗的居延泽,稍作休整,再南下沙漠,急插至今天酒泉附近。对于匈奴来说,这条路几乎是河西走廊和漠北之间的唯一通道。

祁连山下的匈奴人看到汉军时十分懵逼,这才刚刚半年,怎么又来?懵归懵,还得打啊。汉匈双方展开激战,霍去病部大胜,斩首敌军三万多人,降服两千五百多人。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骠骑将军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捷首虏三万二百,获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

两次河西大战告捷,极大的逆转了汉匈双方的攻守形势,逼得匈奴右贤部的浑邪王和休屠王不得不率部投降汉朝。霍去病一战成名,修成“战神”,骠骑封冠军侯,威名赫赫令敌丧胆。大汉王朝也第一次将河西走廊及周边地带完整的纳入了版图,匈奴人悲歌道:“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汉匈双方激战已有十余年,虽然大汉收复了漠南地区,却谈不上伤及匈奴根本。自河西大胜以后,“张大汉之掖,断匈奴之臂”,断了西域向匈奴输血通道,汉朝实力却大增,又从西域贸易中收益良多,双方攻守形势易位,自此匈奴走向衰落,全面退守漠北。

这就是河西走廊重要性的现实体现,大汉王朝没有掌控河西走廊时,是守多于攻,掌握河西走廊后,全面打开了通向西域的大门,逐渐走向全面强盛。地缘因素的迷人之处在河西走廊体现的淋漓尽致,粗看起来西北地区十分广袤,其中的关键之地却只是河西走廊。

开拓河西走廊之后,汉武帝积极经营,先是设置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又将长城推进至河西,甚至西域一带,而在酒泉沿弱水河道还向北了一段,将长城修至居延泽,这个综合的防御体系,统称为河西汉塞。

我个人认为,河西汉塞是历代王朝中,在西北地区最佳的防御工事,后世两千年从未被超越过。匈奴人以游牧为生,择水草迁徙,游走不定,而长城一直修至楼兰和居延泽,这使匈奴的机动能力严重下降,再也不能自由的迁徙,以后也只能望长城而感叹了。

河西四郡是强力控制,河西长城是防守,再配套以驿站系统、以及迁徙人口推广屯边政策,积极维护西域贸易,西北荒芜之地显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这样就使得汉朝对河西和西域的控制进入良性循环,而不再是花钱的大窟窿。

自西汉以后,河西地区甚至西域,都开始进入儒化的时代,乃至魏晋南北朝四百年乱世,河西地区的儒学也一直兴盛不衰。不得不说,汉武帝的在河西地区的一系列措施,泽被后世数百年,乃至今天,这一方面汉朝远远比唐朝做的更成功。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网友们,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霍去病开拓河西走廊:大汉王朝的绝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