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社会的一把钥匙-书籍《乡土中国》读后感

导语:

有人说:这本出版于1948年的书,是解读中国社会的一把钥匙。

有人说:这本书是学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有人说:读完这本书,会让你更加的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

有人说:读完这本书,会让你更加领略“土”在我们文化里所占的和应当占的地位。

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本月我阅读了这本社会学书籍《乡土中国》,它是今年和女儿共读的第7本书,也是我今年阅读的第13本书。

- 关于作者

在中国谈论社会学,就一定离不开他,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国际人类学最高奖-赫胥黎奖章的中国人。

他与鲁迅先生一样,弃医从文,知识救国,一生都在了解中国和中国人。

他新婚108天就因野外调查痛失志同道合的爱妻。

他的博士论文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他放弃国外优渥的待遇,在抗战爆发后,辗转回到中国。

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大任教期间,他领导开创了中国学术史上神话般的“魁阁时代”,成为当时全世界社会学研究的最前沿和最高峰。

他一生三访温州,四访贵州,五上瑶山,六访河南,七访山东,八访甘肃,二十六次回访江村。

他几乎走遍了这个国家的每一寸土地,直到九十三岁高龄。

他就是费孝通先生,中国最著名的社会学家,也是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二 关于本书

读懂中国需要读懂乡村,而费老无疑是最懂乡村的专家之一。

这本费老的名著,是作者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

社会学”一课的内容集结而成。

作者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就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作者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课题,并借助“乡村社会学”的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因此这本书读来非常的具有社会学活力。

全书共有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的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等各方面。

书中费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书中作者尝试来回答他自己所提出的一个问题,“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费老说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殊的体系,它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搞清楚了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后,才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除了这些概述和分析,费老在书中还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内容,语言简炼,内容浅显易懂,即使是一名高中生读起来也很容易。

三 个人感悟

1 乡土本色-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土是他们的命根

说到”乡土“一词,以前常有人城里人说乡下人土气,并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在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乡土中国》开篇第一章的“乡土本色”中,费老以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来总领全文,阐述了“土”的基本意义与深层含义。

那“土”究竟有哪些基本意义与深层含义呢?

费老说“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只有种地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作为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土”如同老夫老表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中华民族最早发源于黄土高原,中国人的文明底色里与”土“有着割不断的血脉联系。费老说他初次出国时,他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包裹着的灶上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里,告诉他说,假如在国外水土不服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里的东西煮一点汤吃。

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只有依靠土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中原的人即使去了最适宜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在遥远的西伯利亚,只要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一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中国人似乎把”土“装进了基因的记忆里,即便是到了数字化经济时代,我们小区的陈阿婆从四川乡下到上海带孙子时,就利用小区东北角一块闲置的土地,种植了南瓜和茄子。朋友娜娜的父亲一边在城市里做着其它营生,同时还在老家种地和苹果树,老人说只有种地,他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娜娜也曾多次和我说起,每到秋天她就很想回到乡下手掰玉米,只要听到大卡车的声音,就感觉自己身处在夏天的收麦场上。

这些种种,都让我深刻的领略到我们的民族的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特别是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更是黏着在土地上。真应了那句:生命和乡土融合在一起,就不怕时间的冲洗了。

2 文字下乡-不要僵化式的强制推行,改变乡土性,文字才能下乡

第二篇《文字下乡》主要讲的是文字下乡不应该居高临下地、僵化式的强制推行。

费老认为文字下乡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若是因为乡下人不识字就认为其是”愚“,实在是难以让人心悦诚服。书中列举了乡下人在城市环境中慌乱的表现和城里人在乡下无知的反应,认证乡下人之所以被认为“愚“是城市人基于城市文化而下的不合理定义。费老说: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一个面对面的、生活很安定的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表情、动作和声音都能好的传情达意,人与人之间无须通过文字甚至语言进行交流,仅凭世代习俗和日常经验便能轻松交流和达到高度信任,不需要文字这种外在象征,利用联想去帮助人记忆。

与都市不同,乡土社会的人口流动性缓慢,“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生于斯,长于斯,一直到死。这种世代的黏性特点,使得他们所需记忆与生活范围有限,长期处于一个不常变动的环境中,因此要推行文字下乡,必须要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不能僵化行之,只有社会的乡土性改变了,文字才能下乡。

3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格式的”差“与”序”

很多人认识费老,可能是他出名的“差序格局”,它描述的是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

在费老之前,法国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用“有机团体”和“机械团体”两个概念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而费老为更准确地区分中国的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概念,。其中“差序格局”是费老的独创,并被国际社会学界所接受。

费老说,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整片“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成的网络”。西洋社会的格局如同田里一捆捆的柴,常常由若干人组成,有一定的界限和层次组织。分得清清楚楚,不能模糊。

而乡土社会的格局如同一块石头丢在水里所产生的波纹涟晕一般,为“已”为中心,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的远近来划分亲疏,离中心点越近的自然越亲近,越远的越生疏,亲属关系如此,陌生人的交往也是如此。有了这个论述,你会更加体会到见面三分情,五百年前是一家等中国的俗语了。

所以在费老先生看来,在这种公和私相对而言的差序格局会引起不同的道德观念,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权利意识。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中国人的差序格式更讲究攀关系,讲交情。也因此在这个富有人情特色的社会里,讲交情,善人情世故成为了我们的生活的必修课。

小结: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未曾走近这本时,以为它和那些动辄十几万甚至上百万文字的社会学书籍一样会又长又理论,但读完《乡土中国》时,你会发现书的体量很小,原创性却很强。

书中作者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这14个篇章来论述乡土社会的一些现象,并解释中国人这些根深蒂固行为习惯的来源,阐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过去是怎样的,未来会演变成什么样的社会。

因此在读完这本只有7万字的书后,你会了解中国和西方社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本质上的不同,感受到费老对中国人有扎实的了解,有敏锐的观察,有剥丝抽茧般的分析,但却没有那种置身世外的态度,而是处处流露出他对中国人的感同身受和始终作为一个学者的理性思考,这种实地考察和认真做学问的精神会深深触动你的心灵。

这本写自70多年前的书籍,今天读来不仅毫无时代隔阂,相反,它精妙深刻的分析,会让你觉得处处契治,时时惊叹。

费老的这本田野考察走访书,推荐给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中国社会的一把钥匙-书籍《乡土中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