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8《山月记》【日本】中岛敦

《山月记》

前言:

偶然在小红书上看见《山月记》这本书的推文,深深的被它的一句摘要所吸引。又看了下内容讲的是不甘堕落又不思进取的故事,且选用的故事都来自中国,这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便开始拜读这本书。


正文:

《山月记》取材于唐传奇《人虎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少年李征才高气傲,早年荣登虎榜,有幸谋得一官半职,但是内心怯弱得自尊心使得他不能静下心来生活,于是辞官而去,潜心诗作。而后来他又忍受不了生活的困顿,再次走上官场,却再难屈居早年能力在自己之下的官员手下,有一天在出公差途中,发了疯,化为了一只猛虎,从此浑浑噩噩度日。

“我不敢下苦功琢磨自己,怕终于知道自己并非珠玉;然而心中又存着一丝希冀,便又不肯甘心与瓦砾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如今想起来,我真是空费了自己那一点仅有的才能,徒然在口头上卖弄着什么’人生一事不为则太长,欲为一事则太短’的警句,可事实是,唯恐暴露才华不足的卑怯的畏惧,和厌恶钻营刻苦的惰怠,就是我的全部了。”

在我还是人的时候,尽量避免与人交往,人们也因此说我倨傲不逊,妄自尊大。人们不知道,其实是我心中某种近似于羞耻心的东西在作怪。当然,曾被誉为乡党之鬼才的我,并非没有自尊心。然而,这种自尊心,无疑是一种怯懦的自尊心。我想以诗成名,却又不进而投师访友,相与切磋琢磨。与此同时,由不屑与凡夫俗子为伍。这都是我那怯懦的自尊心和妄自尊大的羞耻心在作怪。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固又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固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耻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其实,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

于我而言,这种妄自尊大的羞耻心就是野兽,就是猛虎。它毁了我自己,害苦了我的妻儿,伤害了我的友人,最后,又如此这般,将我的外形也变成了与内心相一致的模样。如今想来,我自己仅有的那么一点才华也都付诸东流了。我常卖弄什么“无所作为,则人生太长;欲有所为,则人生太短”的格言,其实我哪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无非是害怕暴露自己才华不足之卑劣的恐惧和不肯用功的无耻懈怠而已。

才华远逊于我,却凭磨砺精进而卓然成家的诗人,不知凡几。只可惜变成老虎后的今日,我才终于明白这个道理。每念及此,我便心如刀绞,悔恨不已。到如今,我已经无法再过人的生活了,即使在脑中吟成多么出色的诗作,也无法公之于众了。更何况我的头脑正在日益趋近于猛虎。我该如何是好?我那虚掷了的往昔的岁月!每念及此,唯有跑上山巅,面对空谷咆哮。这种撕心裂肺的悲哀,我极想找人倾诉。昨夜,我还在那里对月咆哮,希望有谁能理解我心中的苦楚。野兽们听到了我的咆哮声,唯有惊恐万分,跪地求饶而已。山峦树木、明月白露,也以为仅仅是一只老虎在震怒狂吼。纵然我呼天抢地,哀叹连连,也绝无一人懂我的内心。正如我尚为人时,没人懂我那极易受伤的内心一样。淋湿我这身皮毛的,并非仅仅是浓重的夜露而已啊!

这段话是《山月记》的主人公李征在变成老虎后,和好友袁傪相遇时的对话中,最发人深省的语句。李征和袁傪唐朝历史上是确有此人的,只不过人变成老虎的情节显然是虚构的,虽然《山月记》取材自《人虎传》,但是《山月记》的独特之处却在于,作家中岛敦对于李征内心世界的剖析,让我们看到了人生在进退两难之间的蹉跎和无奈。

故事中的李征,像极了我们每个人,我们年轻的时候,总以为自己与众不同,想象着成就一番事业,同时担心自己没有那样的天赋,不愿与人学习和交流;另一边,又看不起不如自己的“庸人”,不屑与之为伍,总觉得会埋没了自己。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往往会犯眼高手低的毛病,不能为了自己的目标付出全全部的努力,同时不甘平庸,却又无力摆脱平庸,最后的最后,人生只有无限的遗憾和悔恨。

我们最怕才华跟不上欲望,可是我们都不想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我很喜欢文中的那个词语:“不知凡几”,不知道有多少,形容很多的意思。这世界上总是有很多人活成了自己心中的样子,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除了嫉妒,也应该看到希望的曙光,看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可能,所以,生活也不至于那么悲观。

平凡也好,伟大也罢,仔细想想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人生最怕的就是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却又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没有遇到伯乐,其实我们哪里是千里马呀!只不过是自己不够优秀的借口罢了。

最后,愿每个人能够认识自己,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找准自己的定位,活出生命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NO.68《山月记》【日本】中岛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