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战国秦汉【105】长平之战(2)第一阶段-赵国失算

上党郡投赵后,公元前260年,秦左庶长王龁帅兵发动上党攻伐战。

古时上党地区,应是今长治地区的统称,这是广义上的上党。狭义上的上党,指长子县。上党地区四面环山,西为太岳,东为太行,南部为中条、王屋,北为太行支脉。且上党地区在盆地的基础上,实为重山环绕的高地。可以说此地易守难攻,如果从南方攻击,翻越重山不说,还是一路攀爬的路径,且整个上党地区呈纯口袋形,极易被困。而且这个地区,在古时,经济发展应该很一般。在《三国志11》这个游戏,上党地区更是一开始根本无人占领。赵孝成王及他的武将集团,一开始可能也是看到此地的攻占难度,才对逼退秦军有着极大的信心吧。

上党地形图(网图侵删)

王龁攻击上党,上党民众往赵国逃亡,这个时候,赵王派廉颇火速赶往长平,并接收逃亡民众。这段文字后,通鉴说“王龁因伐赵”。这个因字,是否可以认为,之前上党实为真空地区,在上党投赵期间,双方,尤其是赵并未对上党地区实际控制。一开始互相都在观望。秦军是打着看,看看赵国你敢不敢来。赵国呢,给秦国回复了试试就试试的态度,派老将廉颇进入长平。

廉颇此时应为60多岁啦,王龁估计不会太老,应该是中壮年。此战开始,廉颇挂帅,让我们想起了谁呢?是否跟关羽类似?骄傲耽误事。一代名将上了岁数,一生征战所向披靡,听说王龁这不知名的小崽子来犯,可能有些轻敌,于是廉颇帅军直接要干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崽子。结果,赵数次冲锋不胜,并亡一副将、四名军官。

赵军损失惨重,虽未说兵士伤亡,但军队大小指挥官直接被秦干掉五个。这是为什么?赵军冲锋是否用了骑兵部,虽未记载,但我想这个可能极大,廉颇老将军善用骑兵,应该是想靠骑兵部把秦军冲散,冲走。毕竟赵国离长平很近,相当于以逸待劳,而秦军征战日久,士气补给应该处于下风。再猜想赵国的战略部署,赵王任用廉颇这个骑兵将军,而未用其他的野战或步兵将军,应该是要贯彻先发制人的思路。

再猜想史书为何不描写赵军战损而特意说明赵指挥官的损失?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大家都懂。在廉颇突袭战中,接连失去五名指挥官,这是诡异的也是震惊的。在苏秦游说各诸侯合纵抗秦时曾说,魏军重甲兵优秀,韩军弩箭精良,秦战斗力顽强,赵国通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他们的特种兵应为善使弓的轻骑兵。

那么我们可以想到,廉颇为什么失利?一是秦军其实有山地战的经验(在突袭楚国时,曾翻越巴蜀地的丛山峻岭)。二是战斗力顽强,在对外扩张之路上,不断地在进行大小规模会战。三呢?三是占领韩地后,我觉得应该取得了韩国重弩的装备。这是很要命的,所以在战争初期阶段,不仅扛住了弓骑兵的冲击,更是狙杀了赵军五名指挥官。

赵军接连失利后,赵孝成王沉不住气了,以至于开始和文官集团虞卿、楼昌开始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做。楼昌建议与秦国议和,虞卿说不妥,现在战争的主动权已经到了秦军手里,秦王就不可能接受。不如用重金拜访楚、魏,重提合纵之事,秦国看合纵重提,就会害怕,才能促成停战之事。

其实对秦求和或求助于诸侯,都不应该是正解。通鉴此处没有提军事策略,从后文看,廉颇应该是想通了,固守长平,阻绝去往长治以及赵国通道,耗死秦军应该也是一种解法。后来常说赵国补给不行了,秦国国力强大能接续。可未曾想,秦国本土翻越千山万水,再经过复杂的太行山道,往长平方向输送粮食得多困难,物产再丰富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吧?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此时的赵孝成王,被猪油蒙了心,更别提放弃上党这鸡肋。

再说说联合谁的问题。秦不会谈和,秦王太暴脾气了。求助于诸侯,又得割多少地?赔多少款,因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上党?不划算。且我们看通鉴后文记载,魏王问大臣对秦伐赵此事怎么看?众大臣都觉得此事对魏利好。如果秦胜,魏国就彻底服气秦国。如果赵胜,就能跟着赵国捡漏。侧面反应了各诸侯对秦施暴时看热闹的心态。也难怪《过秦论》中曾说,灭了六国的不是秦,而是自己。

果然,赵国使节郑朱去往秦国议和后,秦国隆重接待了使节,并向国际社会大力宣扬议和之事,就是拖着不签署停战协议。这又被虞卿看出不对劲了,跟赵王说,这下好了,全天下都看见咱们想和秦国议和了,各诸侯看清楚了咱们的态度,肯定不来救了。秦王看到诸侯不救的态度,更不会议和了。

同时,在战场上,士兵们可不管这个,将军没说停战,就接着攻击。赵军在多次被击败后,廉颇终于被打的没脾气了,也彻底想明白了,便固守防线,增加工事,打算和秦军耗上了。

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赵国在外交、军事上完败。但似乎还有一线转机。最强的防守就是最强的进攻,这句话并不是说着玩的。长平壁垒完善,据传附近还有一道古长城。这种天然屏障,就是上天赠与赵国的礼物。最关键之处,就是看后方物资能不能供应上了。

在这个故事中,赵国在战略选择,外交平衡上,对比秦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对我们来说,在双边关系上,还有事情的取舍上,应该借以深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治通鉴|战国秦汉【105】长平之战(2)第一阶段-赵国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