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

安晚木言


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

有次,听朋友说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听到时有点懵,也有一刻觉得她勇敢,敢于面对自己内心。


当时作为朋友的我,对心理咨询这个领域还很模糊。


简单理解:听人倾诉,开解引导


对于生理有病都抗拒看医生的我,别说心理了。


有段时间,常刷社交平台,经常看到网友分享的生活情感片段和案例,以及评论区延伸出的形态各异的观点和看法,发现千人有千面,每个人的想法就是一棵树上生出来的各个分支,每根都有自己的想法,形态各异。


默默看,很少发表评论的人,看多了,也慢慢有了一些顿悟,这大概就是社交资源的魅力。


有个朋友总劝我,多出去接触一些各个不同领域、行业的人,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多听听别人想法和建议。


才知道,这样的朋友是发自真心为你好。一个人无论认知还是情感的匮乏,都会导致他的想象和思维受限。


就跟小时候课文里学的的盲人摸象一样。


那时候可能只知道,这是有趣的故事,有着意味深长的寓意,长大后遇到某件事就联系起来了。


你看,我们学的知识,并不是没用的。


人不能急功近利,总想学了马上用,马上能看到反馈和成效,看不到就马上撒手不干了。


往往越是这样想,越适得其反。

像最近在看的书:《会赚钱的人想的不一样》《依赖共生》《重塑自我》《亲密关系》《自我边界》《被讨厌的勇气》《九型人格》基本都是跟心理有关的。


或许是深藏的情感和心理问题,慢慢溢出。


让你有理由花时间去了解它。


并不是读了它们,就马上能开通自己心理了。


工作不顺,情感受挫,人生没有方向。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


自责,内疚,失望,伤心,各种情绪纠缠环绕,想摆脱负能量,走上开挂人生。


但这些情绪总是影响着你。


这些情绪源来自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为什么总是纠缠你,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它?


在《九型人格心理学》里这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话:


当我们在童年时受到父母或长辈的谴责,在成长历程中受到某种挫折或创伤,我们便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一种“反应机制”,以“最佳防御姿态”来应对外在的困难和挑战,避免自己受到同样的伤害。


我们如何才能摆脱性格的束缚,开放自由的心灵?心理学家给出了答案:找回真实的我。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大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完整的人格体系。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三者找回真实的我的相互关系中获得解释。

本我寻求欲望的满足,超我接受道德的限制,自我介乎二者之间。人终其一生,都始终在本我中追逐快乐,在自我中接受监督,在超我中受到限制。


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本我以“唯乐原则”为活动依据,它不顾一切地去寻求性、生理和情感上的满足和快感。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是一个逐渐舍弃本我,接受自我与超我,并最终形成性格的过程。


每个人都拥有本我,从出生时的呱呱落地,到年老时的步履蹒跚,每个人无不在本我中追逐快乐,寻求满足。人只有找到本我,才能摆脱自我的束缚,超越超我的限制,更加自由自在地生活,收获更多的欢乐。


当我一次次鼓起勇气,决定开始运营公众号的时候,同时耳边总是会响起否定的声音,心理好像总有两个人在做对抗赛,最终总是否定方战胜了鼓励方。


鼓励方的声音微弱到,逐渐失去了声音。


承认自己在童年的创伤中长大。从小到大“否定自己”这个声音一直伴随着学习、生活和毕业后的工作,同时又有另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要证明给他们看


每当做一个决定的时候,这两个声音就会跑出来打架,从而导致主人得了犹豫、纠结的毛病,又称“选择恐惧综合征”。


印象中的成长,从来没有过一次来自原生家庭正向的鼓励,长大后更是得了互相指责和挑剔的毛病:指责,吵架,逃避。依然逃不出原生家庭伤害的魔掌,甚至放大了童年的影子,成年后的伤害,犹如在童年没愈合的伤口上撒盐。


时间并不是最好的良药。


有数据显示,全国67%的人有过童年不良的经历。


不否认这些创伤,才是我们变好的第一步,正视自己的童年创伤,疗愈自己,不陷入到重复循环的伤害中,走进自己心理,看清自己。


这才是成长的必修课。


在治愈的过程会有不可避免的痛苦和挣扎,但挣扎过后,你将会获得重生,找到最本真的自己。


然后重新出发,一定会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力量支撑着你前行。


《重塑自我》《自卑与超越》等一系列心理书籍,同样一直强调的是:从童年的创伤中走出来。


否则,就会一直陷入到循环的自我否定中,面对选择永远会面临纠结、恐惧,害怕来自外面否定的声音,以及自己对自己的否定。


它会一直嚣张的跑出来向你示威:“你真的太弱了!快点放弃吧。”


导致的结果是:你一旦决定做某件事,就会条件反射性的预想到到失败的结果,中间每次都会找理由搪塞自己,轻言放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每当在做这件事的时候,都会不时冒出放弃的念头,也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反抗,但于事无补,最终你还是会选择放弃,放弃之后还会自责,即便这样,你下次依然还是会进入到这样的循环当中。


这是一个闭环,我们势必要打破这个环。找到它的源头所在,并正视它,然后自我疗愈,疗愈的过程必然会经过一段痛苦和挣扎,但经过痛苦挣扎之后,“否定自己”的声音就会慢慢削弱,从而走向正向的结果。


很喜欢一段话: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靠着运气;

但是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着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

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而造成的。


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

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有100种方法来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这跟我们有了心理认知,认识自己的情绪,才能与自己和解一样。

挫折打败不了一个人,能打败一个人的

 往往是顽固的观念。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紧急公关》里有这样一个场景:


许雯雯看到坐在医院门口的大爷,为女儿失恋的事想不通烦恼,便走到他身边。


用自己的经历开解他:“有的时候我们想不通一件事情,就是因为,我们太局限在自己的经验中了。在这个世界上,挫折打败不了一个人,能打败一个人的,往往都是顽固的观念。”


大爷听完她的一番话,黯然点了点头。


失恋不可怕,失恋使人成长,在失恋中吸取教训,才不会在下一次恋爱中失去自我,以前老一辈的观念,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已经不适用了。


大爷无形当中给女儿灌输的:“将来要找一个靠谱的男人”,导致女儿没有男人就寻死觅活。


最后大爷用女儿的微博账号发了一段话,对网友的关心表达感谢,告诉大家女儿已经度过危险期,对女儿和男朋友的分手也已经了解情况,请网友们不要再对他进行攻击。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曾经提出过“个人构念论”的观点:个人构念即由个人过往的见识、期望、评价、思维等等所形成的观念。


当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场景时,一个人的脑海里便会呈现出他以往的经验来对该问题或者场景做出判断。


当你的认知能力很低时,脑海里的个人构念就会趋向于单一,缺乏弹性。


因此遇到问题时,你的个人构念所提供出来的对策就很狭窄,但却成为了你的全部,你误认为这就是所有的、最好的对策,没有其他的可能。


而当你的认知能力高,见识的多、读到的多、经历的多、有独立思考能力时,你就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和经验,你的个人构念就会越丰富、越饱满,在同样的问题面前你便不会只是执着于一种答案,而是有几种可能的答案。


知识越贫乏,你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当你固执己见时,不妨提醒自己,也许你的固执里,藏着低水平的认知。


曾经看过一个真人秀的节目叫《隐形亿万富翁》。

三个月内只有100美元,一辆车,一部手机,把一个早已创下22亿产业的富豪,只身扔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要达成“创造价值一百万美元企业”的目标,没有成功,自愿拿出一百万美金。

立下这个承诺后,他全力以赴,虽然最后,只达到估价75万美元,但他说了就马上行动,在遇到很多打击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到最后一刻,凭着死磕精神,挺过来,让人不得不为他动容。


只身前往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凭自己的能力,找到帮他的人,并快速组建了团队,在短时间内创下了估值75万美元的“小卒牛排”。

看完片子,很多人热泪盈眶。

格局的不同,造成了我们本质上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格局是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下层没法看清上层的世界。


人与人最大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

 

这个社会最大的公平就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有100方法收割你,直到让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财富永远都会流向最匹配他的人,就是那些真正能占领认知制高点的人。

这个时代最公平的地方在于,它还不断的去发现高认知的人,让这些人掌控财富,去管理和引领社会。


人类文明的进化,就是“高认知”的人对“低认知”的人管理方式的不断升级。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