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人物志丨看文化人黄侃是怎么高端撕胡适的

胡适=到哪儿去?

话说民国期间,北京大学有一位古文大家,叫黄侃,提倡古文,反对白话文,所以,视白话文旗手胡适为眼中钉肉中刺。

对胡适提倡白话文非常不满,是胡适的死对头。

曾经当面指骂胡适,“你!名字我看就该改成白话文,不叫胡适,叫——到哪儿去!”

说罢,还仰天大笑,气得胡适脸都发白了。


黄侃为何骂胡适?

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黄侃推崇国学,在北大执教时曾说,“八部书外皆狗屁 ”,意思就是说除了《毛诗》、《左传》、《周礼》、《说文解字》、《广韵》、《史记》、《汉书》和《昭明文选》这八部经典之外,其他的在我眼里都是放屁。而胡适,搞新文化运动,主张“打孔家店”(《吴虞文录》),提倡白话文,这就井水犯了河水,黄侃怎么看胡适都不顺眼。

二是黄侃生平最得意的高徒——傅斯年,很快就倒向了胡适的阵营。这无异于火上浇油,狠狠打了黄侃的脸面。

结合二者,黄侃心中埋下了一根刺。

看胡适不顺眼,+1

看胡适不顺眼,+2

……

并且有一次在课堂上,黄侃为了说明文言文的高明,随即就拿胡适来举例。

说道:“若胡适丧妻,家里人拍电报来跟他说“你的太太死了,赶紧回家啊”,长达11个字;如果用文言文呢,则只需“妻丧速归”4字即可,这样电报费可省去2/3 。”

学生们闻此哄堂大笑。


对于黄侃时不时的辱骂,胡适倒气量大,一笑置之,自个儿也说“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反而损害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愿挨骂。”

了解到这段,不得不佩服胡适的修为。

而黄侃生性狂狷,不顾他人褒贬,于大处却丝毫不含糊,这也许就是真狂士真性情了吧。


历史小课堂:

中国历史上,曾有两次人文文化的鼎盛时期,一曰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二指百花齐放的民国时期。

自1840年后,由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乱、灾祸、外敌入侵与王朝更迭,同时又受到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影响,涌现了一大批新式知识份子。新旧思想的火花碰撞,成就了不少文坛趣事。


更多民国文人趣事

微信、抖音关注“光说频道”

编辑 / 黎公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民国人物志丨看文化人黄侃是怎么高端撕胡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