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团队成功研究出蝗虫群居的奥秘,使蝗虫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

  飞蝗聚群成灾机理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中国科学家历时数十年持续研究,最近取得里程碑突破——发现化合物4-乙烯基苯甲醚(4-vinylanisole,4VA)对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定位蝗虫锥形感器中的嗅觉受体OR35是4VA的特异性受体。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康乐研究员团队成功揭秘蝗虫聚群成灾机理的重大科研成果论文,已获最新一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8月13日,中科院在北京就这项成果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康乐院士表示,该团队的最新研究,首次从化学分析、行为验证、神经电生理记录、嗅觉受体鉴定、基因敲除和野外验证等多个层面,对飞蝗群居信息素进行全面而充分的鉴定和验证,发现并确立4VA是飞蝗群聚信息素。而且,这不仅是在昆虫界,也是在动物界第一次发现4VA。

  中国科学家团队的最新研究不仅揭示蝗虫群居的奥秘,而且使蝗虫的绿色和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康乐院士指出,4VA和它的受体的发现,将极大改变防治蝗虫的对策和技术,这项研究成果将从多个方面改变人们控制蝗灾的理念和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科院团队成功研究出蝗虫群居的奥秘,使蝗虫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