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的真是我以为的吗

每年总有那么12345678次要翻道德经。

噗╮( ̄ ̄)╭

昨儿又翻了,每次翻第一句就感慨良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且不说,那个“常”在各个版本里,有时候会说成“恒”。

单就这句话,本身也是存在一些值得讨论的。

我一直以来,也都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另一种断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样一来,瞬间就很顺畅了。

这里说的道,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那个名。

这里说的名,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那个名。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证明,这里的“非常”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那个“非常”。

当然,这个解读,不见得对。

我只是想借这个,说一个问题,就是同样一件事,哪怕表象完全一样,我们理解也很有不同。

就好比说,我们看到蒯通劝韩信自立齐王,韩信不肯。

我们认为是愚忠。

问题是,查一下韩信手下,曹参,灌英,和刘邦沛县起家的元老,张敖,那是刘邦的女婿。这样的手底下班底……

再回过头看,韩信拒绝蒯通,愚忠?

非不为也,乃不能也。

我也想啊,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同样一个问题,同样的条件,能够得出完全不同的观点,而我们都会觉得,我,天然就是正确。

引起轩然大波的央视《开学第一课》请来小鲜肉,这么说好了,当时节目的制作人看的角度,大概是看重小鲜肉的流量,拉近和学生这个群体的的距离,肯定不会想到娘炮不娘炮,否则,绝对不会播。

谁知道同样的一个节目,播出后给人看出娘炮,各种反弹。

我不是说娘炮这个问题,只是想说,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不同,哪怕是同一个事物,即便我和你达成一个共识,1+1=2,我想的是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得到两个苹果,你想到的是,一个梨子加一个梨子,得到两个梨子。

有毛病吗?

没毛病啊。

回过头,还是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再看道,可道,非,常道

其实,这两种断句,造成理解意义上的不同,每个人的领悟不一样……并不影响你从中汲取智慧,汲取养料。

当然,从部分认为自己是正统的角度来说,去捍卫权威,唯一真理不容玷污什么的来说……

下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觉得你特殊你就是对的?

我都不提说我对,我说依照道德经作者的智慧,万一同时包含你的理解和我的理解呢?

我想起看佛家的十二因缘,对那种因缘循环,有三世两重因果与两世一重因果的说法……我和那个教授讨论过很多次……

我的意思是,你告诉我,我的哪种理解是正确的?

教授死活不说,给问急了说,只要你能自圆其说,用你的理解解释得了十二因缘,什么解释都是对的。

确实,仔细想想……那种一一对应,绝对正确无误的答案,真的不多。

好在并不是说解决具体问题,只是一种思想游戏,觉得很有意思。

同一句话,你说的是对的,我说的也是对的,谁对谁错?

无所谓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以为的真是我以为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