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训斋语》卷一之1.15

原文

圃翁曰:人往往于古人片纸只字,珍如拱璧。其好之者,索价千金。观其落笔神彩,洵可宝矣。然自予观之,此特一时笔墨之趣所寄耳。

若古人终身精神识见,尽在其文集中,乃其呕心刿肺而出之者。如白香山、苏长公之诗数千首,陆放翁之诗八十五卷。其人自少至老,仕宦之所历,游迹之所至,悲喜之情,怫愉之色,以至言貌謦欬,饮食起居,交游酬错,无一不寓其中。较之偶尔落笔,其可宝不且万倍哉!予怪世人于古人诗文集不知爱,而宝其片纸只字,为大惑也。

余昔在龙眠,苦于无客为伴。日则步屧于空谭碧润、长松茂竹之侧;夕则掩关读苏、陆诗。以二鼓为度,烧烛焚香煮茶,延两君子于坐,与之相对,如见其容貌须眉然。诗云:“架头苏陆有遗书,特地携来共索居。日于两君同卧起,人间何客得胜渠?”良非解嘲语也。


译文

蒲翁说:人往往对于前人零碎的文字材料,视作十分珍贵。对其喜好的人,要价千两金。观察他们下笔书写的神韵风采,真的是宝贵啊。然而据我观察,这些特别的文字只是一时写文章的乐趣所创造的而已。

如果古人一生的重要意义和知识见闻,都在他的文集里,乃是他呕心沥血写出来的。如白居易、苏轼的数千首诗,陆游的八十五卷诗。他们由少到老,出任仕途的经历,游览所到的地方,悲伤和喜悦的心情,隐喻和欢乐的神色,乃至言语与容颜谈笑,日常生活,交际交游,没有一个不寄托在里面。与偶尔写作相比较,那它的宝贵程度不将近万倍啊!我责怪普通人不知道爱惜古人诗文集,而宝贝他们零碎的文字材料,感到十分的迷惑。

我曾在龙眠山,苦于没有客人作伴。白天曾漫步在澄澈碧绿的山涧,路过枝繁叶茂的松、竹林;晚上则闭门阅读苏轼和陆游的诗集。以二更为一节点,点蜡烛焚香煮茶,邀请两位君子(苏轼、陆游)一起坐,和他们相对,犹如见到了他们的容貌须发神情。诗说:“床头架子上有苏轼和陆游的诗集,特意拿来与我同住。日夜与两君子同起同睡,人世间哪有客人能更胜于他们?”实在不是我因怕被他人误解而自为解释。

你可能感兴趣的:(《聪训斋语》卷一之1.15)